避祸卷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经世韬略(套装共14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避祸卷五
【原文】
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人心有所叵测,知人机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
【译文】
胸怀天下的人,应该收起自己的抱负;因为牙齿坚硬却最先失去,舌头柔软却一直留到最后。柔能克刚,而弱能战胜强。人心无法猜测,知道别人心思的人往往处境危险。所以能都洞察先机的人应该懂的隐藏。
【原文】
考祸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此为上智。祸之于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识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后可以全身。
【译文】
思考福祸的源头,兴衰的始末,在事情初露萌芽之时就开始准备对策,在危难还没有到来之时就避免发生,这是最大的智慧。普通人对于灾祸是躲不掉的,只有智慧的人才可以察觉前兆,内心明镜却藏而不露,才可以保全自己。
【原文】
君臣各安其位,上下各守其分。居安思危,临渊止步。故易曰潜龙勿用,而亢龙有悔。夫利器者,人所欲取。故身怀利器者危。
【译文】
君王和臣子各自安于本职位置,各自坚守本分。居安思危,面对深渊要及时止步,不要急于行动。所以易经上说:势头虽好但比较弱小,应当谨慎,不可轻动,有能力的人应当戒傲。利器是人们都希望得到的。所以拥有利器的人便会危险。
【原文】
宜示之以无而去其疑,方无咎。不矜才,不伐功,不忘本。为人以谦,为政以和,守其常也。
【译文】
应该让别人看见自己虚假的一面让他们以为自己没有,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猜忌,这样才没有祸患。不自夸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功绩,做人不忘本。为人谦和,政事平和,才能够长久。
【原文】
有隙则明示之,令其谗不得入;大用而谕之小用,令其毁无以生。
【译文】
与别人有不和就公开它,这样对方就不能进谗言了;重用一个人却对外说是小用,使得对方无法诋毁。
【原文】
不折大节,不弃小惠。进退有据,循天理而存人情,此所以为全身之术也。
【译文】
不失操守,坚持施小恩小惠。当进则进,当退则退,遵循天理,讲究人情,这就是最好的保身方法。
【原文】
必欲图之,勿以小惠,以大德;不以图近,而谋远。
【译文】
一定要得到的,不要用小恩惠,要用重大恩惠;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要图谋长远的打算。
【原文】
恃于人者不如自恃。自恃者寿,自足者福。顺天应人,故常在。
【译文】
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自己才能够长远,容易满足就能够感到福气。顺天应人得以长远。
【原文】
自爱者重。危房不可近,危邦不可入。明珠必待识者,宝剑只酬壮士。
【译文】
自爱的人能被人敬重。将要倒塌的房子不能接近,将要灭亡的国家不能走近。明珠一定要等待识货的人,宝剑只有赠送给值得的人才能展现价值。
【原文】
以贤臣而事昏主,危矣。故明主则谏,昏君则去。不去而隐于朝,宜也。知其雄,守其雌。事不可为而身退,此为明哲保身之道也。
【译文】
贤能的臣子如果去侍奉昏庸的君主,那就危险了。所以当他遇见圣明的君王就会进谏,遇见昏庸的国君就会离开;即使不离开也该隐身于朝廷。拥有刚强的才能,但是需要保持沉默。事情不能强求时就要全身而退,这就是明哲保身之道。 经世韬略(套装共1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