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 乌江画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100古镇畅游通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龚滩
乌江画廊
和那些名扬四海、游人如织的古城古镇相比,龚滩好似一颗被遗落在乌江绝壁上的珍珠,蒙尘已近2000年。龚滩远离俗世的喧嚣,处在静谧的群山之中,将所有的过往和回忆都隐藏在蜿蜒如蛇的石板路和临江而立的吊脚楼之中。从龚滩至万木段,乌江崖壁陡峭、奇林怪石、林木茂盛、溪水碧幽,宛如一幅生动、真实的山水画,被誉为“乌江画廊”。如若没有大的改变,这样静默的龚滩或许继续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但“厄运”还是降临了。
临江而立的龚滩地势起伏大,多采用吊脚楼的形式进行房屋建筑,被著名画家吴冠中誉为“琼楼玉宇”。
生于乌江,亡于乌江,这或许就是龚滩古镇的命运。明朝中期由于乌江东岸的山壁上岩石崩裂,落下的巨石把乌江隔断,成为险滩,旁边的龚滩因祸得福成了“上下船只卸载过,运输换船货堆山”的物流中转站,南北的商客在此停船靠岸,再辗转去到其他地方。从此,龚滩商贾云集,商业繁荣,成为集镇。在1700多年里,龚滩享受着乌江带来的福利,逍遥自在。2004年7月,随着乌江彭水水电站项目获批,龚滩古镇走向被淹没的命运。2008年10月,龚滩古镇在原址下游复建成功,并开始接待游客。
富含艺术与文化品位的亭台楼阁式吊脚楼。
青石板路是龚滩的奇绝之一,历经岁月的石板路光滑玉润。
穿镇而过的石板路由二尺见方的青石板铺成。千百年来,搬运工们手拿竹竿“三步两打杵”,年长日久就在粗粝的青石板上留下深浅不一的“杵窝”,成为古镇的特色景致。正是这些竹竿支撑起龚滩人的生活,看似简单却很悲壮。在街道两侧伫立着风格独特的封火墙、清幽静雅的四合院和古色古香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成为古镇不可或缺的景致。
除了这条商铺林立的1000多米长的老街之外,古镇上最让人向往的就是那一幢幢吊脚楼了。龚滩临江而建,它的吊脚楼也是临江而立,三面悬空,剩下的一面临街开铺。临江而立的吊脚楼依据山势攀延起伏,倚着悬崖峭壁,错落有致,尽显精湛的建造工艺。吊脚楼看似简单古朴,但在细节之处隐藏着建造者的精雕细刻,那一勾一画让人回味无穷。临高楼而远望,俯仰之间,蓝天白云,巍巍大山,滚滚乌江,尽收眼底,犹如遗世仙人,悄然独立。在这滚滚的乌江水和千仞绝壁的映衬下,沧桑古朴的小镇浑然天成,有着不同于江南水乡古镇的韵味。
在龚滩不仅只有吊脚楼,还有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也在悄声诉说着它的往事。有人说,龚滩古镇地势险要、风貌清幽静雅,与凤凰、周庄相比似乎更加真实。龚滩的四合院多是灰墙青瓦,古拙朴实,屋顶点缀的琉璃瓦反射着光线熠熠生辉,凌空翘起的屋脊四角各有一根铁锥直刺长空。推开宅门,雕梁画栋,虽略显陈旧但颇具匠心,回廊栏杆间的雕花亦清晰可见。
龚滩古镇共有200多座四合院,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而凄美的爱情故事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怜悯和唏嘘。鸳鸯楼原是当地两家豪门大户连接的天井,由于距离较近,两家的孩子青梅竹马,暗生爱慕之心。但因当时龚滩种族观念根深蒂固,两家势如水火,相爱的两人无法在一起,于是二人终生都未嫁娶。为了纪念两人忠贞而又悲惨的爱情,当地人就把这栋楼命名为鸳鸯楼。置身于楼中,昔人已逝,所有的爱恨都随历史的烟云消散得无影无踪,只留下被今人演绎的各种关于爱情的传说。
雾蒙蒙的乌江在龚滩前缓缓流过,不时有游轮穿梭其中。
临江而建、崎岖不平的龚滩也是桥的故乡,卷拱桥、平板桥、屋架桥……不一而足。其中,桥重桥无疑是最负盛名的,有“不知桥重桥,不是龚滩人”之说。桥重桥是由两座古桥重叠成的一座小拱桥,建造形式独特,并置的两桥之间有几米的石板路连接,可通上下。
古时的龚滩是乌江上重要的商业码头,商人纷纷在此汇聚。
如今的龚滩古镇是按照原有的面貌复制而成,不仅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青墨如玉的石板,还有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虽是新建古镇,但与原古镇相比也不遑多让。只是背夫越来越少,注定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年轻的人们都走出老街去寻求新的梦想和更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把过去的龚滩比作一位头戴花巾、身穿布衣、臂挎竹篮、不谙世事的村姑,那么如今的龚滩则是一位身着锦衣、言笑自若、热情好客的大姐,欢迎着四方来客。
旅行小贴士
地理位置:重庆市酉阳县
最佳时节:3~5月、9~11月
开放时间:07∶30~18∶00
旅游线路:古街—夏家院子—董家祠堂—鲤鱼跳龙门—永定成规
特色风味:香菌丸子、老腊肉炒山蕨巴、猪蹄风萝卜、排骨干豇豆 100古镇畅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