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 九曲黄河第一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100古镇畅游通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碛口
九曲黄河第一镇
碛口,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因作为渡口而形成的古镇,它位于山西吕梁地区滔滔的黄河边上。滚滚的黄河水造就了碛口,给其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也因此孕育了碛口鼓楼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碛口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建筑备受瞩目。
碛,一个特殊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形态,据说是黄河上形成的一段一段波浪起伏的浅滩。滚滚的黄河水在这样的浅滩上奔涌向前,泛起洁白的浪花,成为碛口壮丽的景色。站在这里凝视远方,仿佛听到了旧时的纤夫在浅滩拉纤时发出的唱和声,那些弓着腰、曲着腿的纤夫们光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和浑黄的黄河水交相辉映,将黄土高原上的粗犷和力量展示得淋漓尽致。只是如今岸边再也没有勤劳的纤夫,有的是扎着白头巾的老人撑着船横渡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运送着前来欣赏的游人。
碛口坐落在吕梁山上,依傍滚滚的黄河,许多建筑凿山而建。
古老的黄河石铺成了一条条小道,依山势拾级而上。
古老的碛口斑驳而又充满古韵,那辉煌悠久的历史文化闪烁着光芒。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旁,老建筑参差罗列,老店铺、老字号挨挨挤挤,门对门,窗对窗,各种明清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随处可见。建筑的门前有着宽敞的走廊,昔日络绎不绝的车马在这条斑驳的道路上留下深深浅浅的车辙印迹,门旁边的拴马石久经风雨显得有些沧桑。漫步在五里长街上,烧饼铺里散发出浓浓的饼香,朴素美观的各种条编用具,鲜亮耀眼的铜器制品,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走进明清时期,感受着这里昔日的繁华景象与浓郁的商业气氛。
黑龙庙修建于明朝,具体年代不详,是当地为祈雨而建的庙宇。建筑坐落在卧虎山上,脚下就是滚滚的黄河。山门左右两边各有一对雕刻精细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地站立着,庙里正殿中央的黑龙王正襟危坐,似乎在震慑着黄河,保护当地百姓,以免黄河泛滥成灾。
在黑龙庙里有一座华丽讲究的戏台,戏台正对着正殿,在长方形的围台合起的院子左右为配殿和看台,这样形成了人神共赏同乐的温馨场景。戏台有着非常好的扩音效果,每当戏曲进入高潮时,据说连黄河对岸的人都能听得到。
在碛口的旁边还有一座很有特色的小村庄,村庄一面临水,三面环山,景色很有古韵。村里的人都是陈氏后裔,历史上的村庄规模宏大,布局和结构都很有特色,气度不凡,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湮没,成为黄河沿岸貌不惊人的小村庄。
除了深厚的人文景观,碛口还有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即高原土柱林。土柱高低、大小不一,非常壮观,最高的有10多米,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形成这种奇迹的真正原因,据说是很久以前发生的地震将堆积的山石集聚在这里,经过千万年的风雨侵蚀,由于各种原因得以保存的石头形成了这些土柱林。
临街的民居上挂着鲜红的灯笼,点缀在熙来攘往的人群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画意和幸福祥和的画面啊!到了放河灯的日子,满眼望去,全是灯的世界,一盏盏红红的河灯顺着滚滚的河水漂流而下,沉沉浮浮,漂浮不定。如果数量足够多,整条大河上都是红红的河灯,在漆黑的夜里,河流好像一条火龙,上下跳动,缓缓前进。每当此时,古镇就显得非常有韵味,更加魅力无穷。
如今的碛口古镇显得沧桑古旧,昔日繁忙的店铺、南来北往的商客、照亮夜空的河灯都随着滚滚的黄河水一去不复返,让人唏嘘。取而代之的是发出“突突突”声、充满节奏感的摆渡船,在黄河两岸来回摇摆……
旅行小贴士
地理位置: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最佳时节:9月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旅游线路:碛口古镇—黑龙庙—西湾村—冯家会土林—香炉寺—娘娘庙—寨子山—骆驼峰—李家山村—麒麟滩
特色风味:哨子碗脱、红印印饼、豆腐、黄河鲶鱼、刀削面 100古镇畅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