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 边陲锁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100名胜古迹畅游通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嘉峪关
边陲锁钥
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位于嘉峪关的山谷中部,因其地势而得名,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重地,所以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万里长城最西段的起点,明长城西端最坚固的第一重关,更占据着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巍巍雄关有着无可替代的军事作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是华夏最忠诚的守护者。
嘉峪关,这座长城沿线最为宏伟、规模最大的关隘,这座守护华夏的中国最大的关隘,已从初始的2500平方米,经过不断的扩建,到现在面积已达到3.35万平方米。千百年来,它如同巨人般牢牢地守护着华夏子孙,守护着泱泱华夏大地,千年如一日,毫不松懈,令人赞叹!
雄伟的嘉峪关关楼,镇守边疆。
嘉峪关作为中华大地北边边防的军事要塞,这里不仅有着坚不可摧的城墙,也有着系统全面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主要由内城、外城和城壕3道防线组成,防御严密,并且与长城连成一线,使其更加坚固。
来到大西北的茫茫戈壁荒漠之中,满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黄色,连这座“天下雄关”嘉峪关也与这满天的黄色融为一体。实际上,嘉峪关的城楼确实也是用黄土经过夯实垒就,只有西侧的城墙用砖包裹,雄伟无比又坚固异常。首先来到嘉峪关的外城,映入眼帘的便是气势非凡的城门,大门正中刻着“嘉峪关”3个雄浑苍劲的大字,书写着它那睥睨天下的气概与守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大门上的城楼,巍然耸立,凌飞的檐角、坚实的门柱,宣扬着凌然不可侵犯的霸气。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将内城环抱其中,又与长城相连接,形成并守之势,防守更加严密,无懈可击。穿过外城,便可进入如梯形般东窄西宽的内城,东有“光化门”,意为紫气东来,光华普照;西有“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内城的墙上还建有阁楼、角楼、箭楼、闸门等14座,内城里还保存有游击将军府、文昌阁、井亭等建筑。嘉峪关的关城几乎完好如初,是众多关城中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嘉峪关矗立于大漠边缘,在那广漠无垠的沙海中,更显其雄壮非凡。从城楼上望去,绵延万里的长城如同一条巨龙在黄海中遨游,阵阵浑厚悠扬的驼铃声从远处传来,仿佛还能看到那从“丝绸之路”上来自遥远国度的驼商。
清代林则徐被贬新疆,途经嘉峪关,为其雄伟气势所感,有诗赞美:“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极力赞美其雄壮威严 ,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指出嘉峪关真乃“雄关”。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一碑,上书写着“天下雄关”4个大字,是当时的边境总兵经过嘉峪关时所写。由此可见,嘉峪关之雄伟壮美非同一般。
“天下雄关”碑在关西门外百余米处,为清代肃镇总兵李廷臣巡查嘉峪关防务时所写。
“长城第一墩”是明长城西端的起点。
嘉峪关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长城第一墩,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雄关”,修建时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相传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建造工匠非常擅长计数算法,经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为99999块砖。竣工后,却多出1块,放在了西翁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知道后,便要处罚他,易开占却说:“此乃神仙所放,为定城砖,如搬动,城楼便会坍塌。”所以至今仍在此处安放。
从远处望去,阳光下的嘉峪关,傲然雄立,巍巍挺拔,历经600多年的沧桑巨变,不变如初,它支起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国人的骄傲。
旅游小贴士
地理位置:甘肃省嘉峪关市
最佳时节:四季皆宜
开放时间:08∶30~18∶00
旅游景点:关城、内城、光化楼、关帝庙、东西翁城、游击将军府、文昌阁、“天下雄关”碑、长城第一墩
特色风味:粉蒸肉、麻婆豆腐、粳粉酿皮、粉汤羊肉、豆沙切糕、锅贴饺子、酿皮子 100名胜古迹畅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