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100名胜古迹畅游通

彬县大佛寺 关中奇观

100名胜古迹畅游通 李良才 2407 2021-04-05 18:2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100名胜古迹畅游通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彬县大佛寺

  关中奇观

  它是古丝绸之路上遗留的明珠,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种子,这座因山成刹、依山开凿、巍峨古朴的彬县大佛寺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大佛窟中的大佛是全寺最大的佛,宝石蓝螺髻护顶,两耳垂肩,平和安详、端庄肃穆。

  彬县大佛寺,原名为“应福寺”,地处陕西省彬县城西的清凉山脚下。大佛寺的来源有着辉煌的历史,是唐太宗为了纪念阵亡的将士而建,后来宋朝的仁宗皇帝为了给母亲祝寿就改名为庆寿寺。大佛寺的石窟在唐朝时期开始大规模开凿,于贞观二年(628年)基本完成,共有130孔洞窟、446处佛龛、1980余尊造像,密密麻麻地分布于陡峭的山壁上。

  来到大佛寺,放眼望去,那依山而立的楼阁典雅壮美,那大大小小的洞窟多如蜂窝,山下绿树成荫,景色秀丽,引人驻足而立。

  走进大佛寺,最先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高耸云立的古刹,为保护大佛窟而建,寺有楼亭5层,高38米,因山而起,依窟造楼,精巧宏伟。古刹的下部两层是由砖石砌筑,两边分别有石阶,可攀登而上,坚固异常。中间有专门供人进出大佛窟而成的甬洞,在第二层的正面是为人们瞻仰大佛像而砌的拱洞,共有3孔。两层基座之上便是3层楼阁,建筑精巧,装饰辉煌,最上一层的正中央高悬“庆寿寺”匾额。

  由护楼进入大佛窟,这是全寺最大的石窟。窟内有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彩塑像3尊。大佛居于中央,静坐于莲花台上,身披袈裟,腰系丝带,双手一只放在膝上,一只高举做法印状;宝石蓝螺髻护顶,双耳垂肩,眼神平静地注视着前方,仿佛静静地注视着这片大地上的众生。整座佛像看来端庄肃穆、形象传神。大佛的左右两侧有随侍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身高均有15.6米,头戴宝冠,身着华服,雅致恬静。

  大佛窟的两侧则是大大小小的窟群,各有千秋。在大佛窟以西200米处便是丈八佛窟,又称“应福寺”。造像以丈八佛为主,高7.5米,两旁随侍的菩萨身高5.8米。此处沿山开凿九孔小石窟,共有各式造像108尊,造型不一,端庄肃穆。

  彬县群众有个顺口溜:“邵州有个大佛寺,把天顶得咯吱吱。”并流传着“丈八佛见大佛”的故事。相传,随着大佛寺的名声远播,位于不远处的八丈佛感到很不服气,想和大佛寺中的佛探讨佛法。丈八佛来到彬县,一见到大佛就觉得他确实不负其名,便甘拜下风。八丈佛参观过这里的各处洞窟后,便决心跟随大佛好好修行,以后便在“应福寺”坐禅,为表敬意,丈八佛便一直站着。直到如今,我们一进“应福寺”便可看到站立的丈八佛,千年如一。

  千佛洞中有造像300余尊,多为浮雕,千姿百态、各有特色。

  大佛寺中的浮雕飘逸优美。

  大佛窟东侧的千佛洞,主像为弥勒佛,除少数立像外,大多为浮雕。这些造像千姿百态,大多灵动飘逸,宛若流星。大佛窟西侧的罗汉洞,有100多尊造型各异的造像,以释迦牟尼像为主像,其余为其笛子、菩萨、力士、金刚等。千佛洞的东边还有一修行窟,迥然有异于其他洞窟,内无造像,也无题字,多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的洞窟。洞窟之间有着狭窄的竖井相通,有的建有石廊,有的是简陋的石阶勾连。大佛寺这种规模庞大、布局规整的寺庙石窟群在我国的寺庙中非常少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大佛寺是文化交融的结晶,这里不仅有着汉文化的特色,也有着西域少数民族和印度佛教的文化色彩。这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真实写照,是中西桥梁丝绸之路北道的地标,也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盏明灯。

  千年的悠悠古道,已被历史的风沙掩埋,而这古道上的大佛寺,历经沧桑,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对其进行无尽的探索。

  旅游小贴士

  地理位置: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城西

  最佳时节:四季皆宜

  开放时间:08∶00~18∶00

  旅游景点:护楼、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

  特色风味:彬县荞麦凉粉、酒枣、方师酱汁猪蹄、红焖羊头、辣子蒜羊血、御面、杏仁油茶 100名胜古迹畅游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