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江淮第一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100摄影胜地畅游通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柱山
江淮第一山
诗仙李白曾写下“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的愿望,一代文豪苏东坡曾发出“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的感叹,政治家王安石也曾感慨“看君别后行藏意,回顾潜楼只自羞”。天柱山以其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受到文人大师的热爱,遍布的奇石、怪松、深潭……连缀成一幅壮丽的江山画,如同奏响的华美乐章。
天柱峰是天柱山的主峰,形似刺天宝剑,被誉为“孤立擎霄”“中天一柱”。
天柱山又叫潜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的西部,是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在古时候,天柱山又被称为“南岳”,在五岳中排在第二位,在5000多年前的无怀氏时期就有了五岳之封。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曾登天柱山,筑坛祭祀山川社稷,后来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这次封山拜祭:“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公元589年,隋文帝在攻下南疆之后把衡山改为了南岳,从此以后,“古南岳”便成了天柱山的名号,并尽心地镇守着江山的南大门。
天柱峰是天柱山的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拔的山峰就像是一把直插云霄的宝剑,又好像气势巍峨的擎天柱,被誉为“孤立擎霄”“中天一柱”。雄伟的天柱峰,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正如“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游天柱,必看日出云海。每当日出,霞光首先射照天柱峰顶,但见异石嶙峋、云浪滚滚。刹那间喷薄而出的万道霞光化滔滔白浪为绚丽红波,在氤氲的云层中出现一轮五彩的日轮,光彩夺目,十分好看。如果有人站在山顶,前有漫漫云海,后有彤彤红日,一道七彩光环层层相套,耀眼的阳光照射在身上,在七彩光环的环绕之下,宛如腾云驾雾的仙人施展无边法力,奇妙无比。
在天柱峰不远处的南方,有天柱山的另外一座山峰——天池峰。在天池峰的顶端有一个方池和一个圆池,这里的池水深不盈尺,既不会溢出也不会干涸,于是就被称为“天池”。峰顶巨石盘卧,西南部巨石开裂,宽约一米,如刀切斧劈,深不见底。上面架两条石条为桥,横渡天堑,桥下万丈深壑,令人目眩,人称渡仙桥或是试心桥,取意于“非仙莫能过”“非无隐私者莫能过”。曾有诗戏曰:“莫谓心难试,请君渡此桥。但能鉴白水,即可对青霄。”游人每来到这里,胆子大的人敢站在悬崖边向远处眺望,而胆小的人则只能趴伏在悬崖边俯瞰。站在桥头向下看,脚下有缭绕的烟云,时时还会冒出森森的寒气,令人有登临仙境的感觉。当天气晴朗的时候,伴着阵阵松声,绚丽的云霞上升起来,形成美妙的景观,偶尔还会有“佛光”出现,此时是天柱山一年中风景最好的时候。
蜿蜒起伏的石道引领着我们攀岩登峰,沿途的美景带来愉悦的心情,抚慰疲惫的身躯。在天柱山,巍峨耸立的天柱峰有数十处名崖,每一处都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龙吟虎啸崖,在天柱山群峰之中,气势异常磅礴,岸边有千奇百怪的山石,阵阵清风吹过,挺拔的松柏便如同巨龙长吟,山谷便如猛虎咆哮,还有深不见底的千丈崖,陡峭的崖边甚至都没有飞鸟敢在上面栖息。大天门,上凌霄汉、下临深渊、履云摩天,令人望而生畏……
巍峨挺拔的山峰下,是碧幽清澈的湖水,山水遥相呼应,组成一幅天然画卷。
天柱山多奇石,是在大自然的风蚀、雨淋下形成的,形态各异。
有山有水才是好风光。耸立的天柱山诸峰孕育了众多的水涧瀑布,飞来涧、东关涧、青龙涧……水涧细流涓涓、泉水叮咚,每逢雨后,山溪横溢、飞流奔泻、狂奔怒吼、声若雷鸣。飞天瀑布,水流自断崖飘然而下,碎雨飞花、玉珠抛洒,隆隆水声、震山荡谷,成为天柱山的奇绝景色。
天柱山,这座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气息的名山,不仅是古代达官名宦、文人学士所向往之地,更是今日的游客们一览大好河山的最佳选择,也是摄影爱好者不可错过的风景名胜,静静地等待着大家去追寻、探索,去欣赏那神秘面纱下的绝美容光。
摄影小贴士
地理位置: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部
最佳时节:春夏秋季
最佳美景:山峰、奇石、山涧、日出日落、云海
拍摄建议:天柱山观日台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仲冬雪后和春秋两季是观日出最佳时节。登上渡仙桥,就可拍摄到七彩光环般的“宝光”。 100摄影胜地畅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