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纵饮狂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李拾遗想了想,对李正说道:“正叔,来的是卢国公家的那位小公爷啊?”。
李正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恍然大悟的自责道:“老奴愚钝,还请少爷见谅,来的是卢国公府的大公子,太子中允的程若冰!”。
李拾遗诧异的开口说道:“原来是他啊!”。
“公子是见还不见,但老奴以为,程公子能如此冒昧前来,一定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要不然也不会之前连张拜帖都不送!”李正说道。
李拾遗听完李正的话,点头表示同意,之后张口说道:“既然是宗爷爷派人前来,想来一定是有什么急事儿!”
“而且这个程公子也等了有一会儿了,咱们也不好慢待,我这就换了衣服,正叔你去把程公子请到正厅来!”。
李正赶忙回答道:“是,大少爷!”之后派执勤的仆役拥簇这李拾遗,去后院洗漱换衣服,自己则是到客厅去请程家小公爷。
李拾遗来到后院,仆役们已经告知春桃李拾遗的到来,所以春桃在院落门口守候,见李拾遗来到后院后,立马安排人给李拾遗洗漱,加上更换衣袍。
一番洗漱之后,李拾遗穿着官袍来到正厅,于程若冰相见。
程若冰此人长得眉清目秀,年岁同李拾遗相仿,身穿一身六品官袍,正坐在正厅的右边小口饮着茶汤,见李拾遗到来,就站起身相互见礼。
见礼之后,李拾遗,程若冰二人又分宾主落座,相互谦让着喝着茶,好半天李拾遗才得空询问程若冰来意。
听见李拾遗的发问,程若冰不紧不慢的放下茶碗,柔声说道:“外祖父听闻李兄来到长安,立节郡王又派人通知外祖父说李兄也会参加这场晚宴!”
“说来也巧,这场宴会小弟也借祖上之光也要参加,外祖父就命小弟过来给李兄带带路,好一起参加这场晚宴!”。
这根李拾遗心中想的八九不离十,但又感觉宗爷爷此举是不是有一些大费周章了!
虽然自己初入京城长安,但这场宴会在京的亲王,郡王,国公,国侯都会参加,自己一个小小的正九品文林郎,在里面也就是混场饭吃,并不起眼,宗爷爷为何会多此一举?
程若冰见李拾遗心中还是有疑惑,才把此行的真正目的说出来,只见他正色说道:“外祖父叫我来并不都是因为宴会之事,还有原因是关于咱们俩的官职!”
“李兄,你知道南诏吗?外祖父准备让咱们到六诏为将!”。
李拾遗这才恍然大悟,六诏为将,这才是程若冰此行的目的,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经过相互兼并。
最后形成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称为六诏。
蒙巂诏,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
唐设置阳瓜州,以蒙巂诏王世袭阳瓜州刺史。其王雟辅首死,无子,弟佉阳照继位;佉阳照死后由儿子照原继位;照原在位于圣人继位之初。
照原后来失明,当时其子原罗在南诏当人质,南诏王归义(皮逻阁)欲吞并蒙雟诏,把原罗放还蒙雟诏,国人立原罗为王。
数月后,蒙舍诏指使人杀死照原,驱逐原罗,吞并了蒙雟诏。
越析诏,唐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位于六诏之东。唐朝设置越析州,以越析诏王世袭越析州刺史。豪酋张寻求与越析诏王波冲之妻通奸,更杀了波冲。
唐剑南节度使召寻求至姚州,杀了寻求。
部落无人领导,于是连同土地归附南诏。波冲兄子于赠不同意,与一些部众渡泸水,走到龙佉河建邑。后来南诏进侵,于赠战败后投泸水死,政权灭亡。
浪穹诏,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位于六诏西北。
唐朝设置浪穹州,以浪穹诏王世袭浪穹州刺史。丰时、罗铎、铎罗望、望偏、偏罗俟、俟罗君父子相继为王。
铎罗望在父王罗铎死后继位,亦被唐朝封为浪穹州刺史。曾与南诏发生战争,不胜,率部守剑川,改称剑浪。
俟罗君(《新唐书》称罗君)时,后来南诏击破剑川,虏俟罗君,把他徙置永昌(今云南保山),浪穹诏亡。
邆赕诏(音ténɡdǎn),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位于六诏之西。
唐朝设置邆备州,以邆赕诏王世袭邆备州刺史。邆赕诏王丰咩被唐御史李知古所杀。其后,咩罗皮、皮罗邆、邆罗颠、颠之托相继为王。
颠之托(《新唐书》作颠文托)在父王邆罗颠死后继位,在位年期不明。南诏后来攻占野共川,颠之托被俘虏,徙置永昌(今云南保山),邆赕诏亡。
施浪诏,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在今云南洱源县青索,位于六诏东北。唐朝设置舍利州,以施浪诏王世袭舍利州刺史。
施浪诏王施望欠,住在矣苴和城。他后来与咩罗皮合攻南诏,不胜,更被南诏进兵威胁,施望欠与族人逃到永昌(今云南保山),把女儿献上南诏王乞和。
施望千是上任王施望欠之弟,望欠被南诏击败后,望千逃到吐蕃,被吐蕃立为诏(王),在剑川建立根据地,有众数万人,死后由儿子千旁罗颠继位。
施浪诏后来被南诏灭亡,千旁罗颠逃到泸北,有子孙在吐蕃。
《新唐书》称千旁罗颠是望千(施望千)之子,而《蛮书》则无千旁罗颠此人,书中记载施浪诏末代王为傍罗颠,是千傍之子、施望千之孙;千傍是施望千之子,末代王傍罗颠之父。
蒙舍诏,唐朝前期云南的一个部落,六诏之一。细奴逻在巍山盆地创建"蒙舍"(舍国)、自称"诏"(王),因处各诏之南故又称南诏。
唐开元二年,皮逻阁完成了统一六诏的丰功伟绩,因"破河蛮"有功,皮逻阁被敕封为"云南王"。次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
与其说是六诏,不如说是南诏,要说起西南诸国,没有人强过李客家,因为李客在西南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着这些南蛮,不让他们有坐大的可能。 纵饮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