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纵饮狂歌

第60章 :闲聊

纵饮狂歌 微笑卡夫卡 3641 2021-04-05 18: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纵饮狂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李安走去了房间,看着自己宅邸的花园,天气越来越暖和,园中的桃花也长出稚嫩的**。

  看着园中的春景,李安的心情大好,也有了野趣,待着小厮缓步走着,享受着自己偷来的半日闲。

  身后的小厮不敢提醒李安马上就要开席,只能悄无声息的跟在自家的老爷身后,小心的伺候着。

  李拾遗和宇文璋从后门进来,有说有笑的向客房方向走去,准备换身衣服,去参加李安精心准备的晚宴。

  但一进门,二人就看见李安在桃树下看树赏景,赶紧上前请安,李安看见二人回来,也是高兴的颔首,把李拾遗扶起,一同返回屋中。

  分宾主落座之后,屋内的仆役给这三人上了茶饮,李安还沉浸在刚才的春色中,嘴里还哼着蜀中的乡土小调。

  李拾遗见状,心里不住的发笑,也知道自己这个八叔,最喜欢吟诗作对,在益州的时候,就听说才华横溢李八郎的外号。

  虽然,做出的诗词也只能上眼,但是架不住李安家资颇丰,还有祖上传下来的爵位,在前年还被圣人恩封为榆林县子,虽然不能世袭罔替,但在蜀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了。

  这下子,李安在益州诗坛就更加有名气了,加上李安放荡不羁,还不吝啬钱财,但凡友人有难,都会仗义疏财,帮友人摆脱困境。

  李拾遗即使在绵州读书,也常在同窗口中议论这位李八郎,在他们嘴里,李安几乎可以跟卢照邻,骆宾王这帮大家相提并论。

  也是,蜀中文脉一直凋零,虽然杨家在蜀中兴办官学,但大多教出来的都是经世济国的官员,很少有诗坛大家。

  就算扬家嫡子杨炯自小在蜀中长大读书,但是祖籍是关中人士,所以,杨盈川的万般才名,蜀中是一点光都沾不上的。

  而今年李安已经就任三泉县父母官了,整个益州诗坛也是哀嚎,但是里面有几分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在李拾遗看来,自己八叔写的那几首酸诗腐词也就那么回事儿,不管是文采还是立题立意,都差些功夫。

  李安的父亲,也就是李拾遗的叔祖也是怎么认为的,但一点也不耽误他老人家往外掏钱。

  用他老人家的话说,他儿子不嫖不赌,就喜欢文教盛事,自己当父亲的,不能放过让自己儿子闻达于诸侯的可能,一定要鼎力相助。

  在这些事情交杂在一起的时候,就造就了李安在益州的鼎鼎大名,甚至益州刺史黄源,在给圣人的奏疏中还提道过此事。

  远在长安的圣人大感兴趣,立刻召见了大宗正,问清了原由,大宗正见宗室子弟有如此清名,自然是赞美不断。

  说是圣人治理天下有方,以前走马章台的纨绔子弟都开始醉心读书了,说明圣人注重文教,是大唐的幸事儿。

  当时在圣人身旁,陪圣人下棋的宗楚客,知道李客跟李安的关系较好,也帮着说了几句好话。

  大家都如此锦上添花,圣人自然大感欣慰,欣慰李家子孙终于不只会弓马骑射了,也出了一些读书的种子。

  这也让宗室子弟有了一些出路,不至于天天的在家里瞎胡闹。

  既然有了表率,自然不能少了伯乐,也正好让天下人知道,自己大兴文教之事,也让天下读书人有一条晋升之道。

  这样,李安就成了三泉县令,接到吏部的任命时,李安也愣在了原地,从前宗室子弟多数在军中任职,或者是什么州的大都督。

  大多都是虚衔,像李安这样的正印官员,还是头一个,已经忌酒多年的老爷子,当晚就喝的伶仃大醉。

  而天下的宗室子弟,得到消息,也都高兴的手舞足蹈,都是青春年少的岁数,像自己父辈一样在家里,每日的风花雪月。

  听着是十分开心,但你也不能日日这样过啊,谁不想名垂青史,谁不想建功立业,加上这样没日没夜的荒唐,家中的子嗣也日渐增多。

  不少分家过的庶子庶孙,虽然都在衙门中是一个小官,但大多都过的不错,该当官当官,该做生意做生意,反倒比在家里的时候好很多。

  反观他们这些嫡子,如果没有宗正寺允许,吏部根本不会给他们授予官职,就算有,也会紧着晋阳那边的宗室,那也是僧多粥少,根本就不够分。

  现在好了,有李安这个表率,大家也就放宽了限制,该读书读书,该投军投军,哪怕后来当不了大官,起码也做了一些正经事儿,总比在家瞎胡闹强。

  要说其他人会羡慕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这样的生活早就恶心了,每一天还重复着饮酒作乐的生活。

  如果一年来一次,大都会很开心,但是这帮嫡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喝酒作乐,早就厌烦了。

  就这样,李安在天下宗室和士族面前是露了大脸了,大家都用李安的例子激励自己和子孙。

  尤其是看见李安做的那几首破诗,就更加坚定了他们出来当官做事儿的决心。

  就在李拾遗在脑海里编排李安的时候,就在耳边听到宇文璋的话:“十二,发什么楞那?李兄问你话那?”说完还用手捅了捅李拾遗。

  这时,李拾遗晃过神,赶忙起身,向李安赔罪道:“八叔,刚才有点晃神了,没有听清八叔说些什么,还请八叔恕罪!”。

  李安毫不在意的摆摆手,示意李拾遗坐下,接着说道:“没有说些什么,就是说,今天在三泉县城内游玩的怎么样?”。

  李拾遗重新回到座位上,揉了揉胳膊,之后轻声回答道:“我和小舅舅在城内转了一圈,发现三泉县商道繁盛。”

  “其他的倒是和昌明,绵州并无差别,要说有,也就是昌明和绵州人更多一些,城更大一些罢了!”

  李安听完李拾遗的话,随意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转过身去,接着问宇文璋道:“宇文兄,今日出去卖茶,可否买到心仪的了?”

  “如果没有,明日我让人把这些茶商叫到府上,让你在好好挑选一番!”。 纵饮狂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