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纵饮狂歌

第140章 :吐蕃内乱(三)

纵饮狂歌 微笑卡夫卡 5738 2021-04-05 18: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纵饮狂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上元元年,安西四镇复归于唐朝;仪凤三年,吐蕃进占安西四镇。

  仪凤四年,崔知辩击吐蕃,唐朝占安西四镇;同年改元调露元年,唐安抚大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

  根据藏文史料记载,芒松芒赞在676年逝世。葬于松赞干布陵之左,陵墓中填满了财宝,称"俄谢晒波"陵。其子杜松芒波杰嗣位。

  由于杜松芒波杰年龄尚幼,唐与吐蕃的战争又十分激烈,重臣皆统兵在外,因此吐蕃保密了芒松芒赞的死讯三年,使大唐不知道吐蕃的权力的真空。

  所以汉文的史料记载,直到仪凤四年,论钦陵才向唐朝通告了芒松芒赞的死讯,并公开祭祀芒松芒赞的遗体。

  杜松芒波杰继位之初,当时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十分激烈,噶尔·钦陵赞卓在两国的边境作战,而大相噶尔·赞悉若多布则联合西突厥攻打安西四镇。

  执政的重臣皆带兵在外,吐蕃境内有贵族阴谋叛,继位第一年象雄发生了热叶辛库布里布、觉仁祖果的叛乱。

  第二年热桑杰崩日叶、库赤聂止松也举兵抗命,杜松芒波杰的母亲赤马类暂时管理了朝政,下令诏回赞悉若等人平叛,并停止了对唐朝的攻击。

  唐朝趁机派李敬玄、刘审礼率一十八万大军讨伐吐蕃,论钦陵率军防御于青海,击败并俘虏了刘审礼、王孝杰等将;李敬玄在黑齿常之的力战下逃脱。

  刘审礼等人都被拘禁于吐蕃,但王孝杰却由于长相酷似芒松芒赞而被吐蕃人尊敬,并释放回国。

  由于赞普杜松芒波杰年幼,且吐蕃发生一系列内乱,为了掩饰其权力的空虚,吐蕃隐瞒了芒松芒赞逝世的消息长达三年之久。

  直到第四年,在完全解除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祸患之后才遣使通告唐朝,并公开祭祀芒松芒赞的遗体。

  而唐军乘此机会派遣裴行俭,假借送波斯王子俾路斯回国即位的名义出兵西域,征服了西突厥,擒其可汗阿史那都支、李遮匐而归。

  吐蕃进攻河源军(今青海西宁市),为唐将黑齿常之所败。

  吐蕃在东线作战受挫,转而攻打东南,唐朝西南地区的战略要地岷江畔的安戎)被吐蕃占领达六十余年之久。

  今日西洱河的六诏和诸蛮在这年投降了吐蕃,联盟对付大唐。

  此时吐蕃东与唐朝的松州、茂州、巂州接壤,南到北天竺,西到安西四镇,北与突厥接壤,其国土纵横万里,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帝国。

  就在此时,专权的大相赞悉若与另一位重臣噶尔·芒辗达乍布发生严重对立,芒辗达乍布率兵攻杀赞悉若于孙波。

  论钦陵从东部返回,清除了芒辗达乍布一派势力,被杜松芒波杰任命为大相,掌握大权。天后娘娘武则天趁机在西域设置昆陵、蒙池两都护府。

  687年,论钦陵在安定了吐蕃内部之后,率军大举入侵西域,连陷数城,西域震恐。

  689年,唐朝又派宰相韦待价统兵西征,但按兵不动,因此被诛杀。

  次年,党项首领曷苏叛投武周(690年武则天代唐称帝,改国号为"周"),被吐蕃追及杀死。

  武则天派熟知吐蕃情况的王孝杰出征西域。这使武周的战局大为转变,周军收复了安西四镇。

  随后王孝杰在694年击破吐蕃噶尔·赞辗恭顿(汉文文献称勃论赞刃)和西突厥可汗阿史那俀子部于冷泉,噶尔·达古日耸(汉文文献称悉多于)在逃亡中被粟特人俘虏。

  这时的吐蕃国内的矛盾已经没有办法调和了,但接连的对外作战,也大大减缓了国内矛盾,加上苯教还在帮助吐蕃贵族安抚民众。

  但到了景龙元年,杜松芒波杰在征讨六诏期间病死于军中,尺带珠丹继位,由于年幼,政权由祖母没庐氏赤马类执掌。

  尺带珠丹即位之初,吐蕃没有强有力的统治者,且内无谋臣,外无良将,因此政局动荡不安。属国起兵反抗,居心叵测的大臣们也纷纷叛乱。

  从景龙二年开始,大臣岱仁巴农囊扎、开桂多囊叛乱于那拉山,西南的属国尼婆罗、悉立也发生了叛乱。

  摄政的没庐氏先后发兵征讨叛乱,于景龙三年平定了悉立,又先后处罚了一些大臣,基本巩固了政权。

  当年,唐休璟陈大慈率唐军击败吐蕃军,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唐朝对吐蕃处于优势。

  为了防止唐朝进攻吐蕃,没庐氏曾于景龙元年和景龙二年两次遣使请求和亲,但皆被唐朝拒绝。

  景龙三年又派遣尚赞咄赴长安请求和亲,吐蕃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以求婚。

  最终中宗决定让自己的十四岁的养女金城公主和亲吐蕃,金城公主携带了大唐的经书、历法书籍以及医学著作。

  吐蕃通过用大量钱财贿赂当朝宰相杨矩,得到了青海东南部的九曲之地。

  大唐以雍王李守礼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赞普,第二年年,公主至吐蕃,赞普为之筑城以居之。

  712年,尺带珠丹的祖母没庐氏病逝,由大论韦·乞力徐尚年(汉文文献作乞力徐)摄政。

  714年,吐蕃遣使赴长安,请求唐朝派使臣前来会盟,并要求以河源一带为边界。唐玄宗派遣左散骑常侍解琬前去会盟。

  但吐蕃对会盟的结果十分不满,派大论乞力徐、大将坌达延率兵十万,进攻唐朝,唐将王晙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

  薛讷率唐军夹击,斩首一万七千,获马羊超过二十万,追击吐蕃军,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

  唐军前后杀获数万人,拆毁吐蕃建立的城堡和桥梁。之后,吐蕃向唐请和,并要求用与唐朝平等的礼节,当今圣人不许。

  武街之战后,唐蕃关系恶化。

  吐蕃遣使通好于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突厥、突骑施等国,多次骚扰唐朝的西部边境,皆被唐朝击败。

  715年,吐蕃联合黑衣大食攻打西域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区,介入拔汗那国的王位继承斗争,但为唐朝所败。

  715年,吐蕃与阿拉伯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率军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

  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

  716年,吐蕃进攻松州。松州都督孙仁献袭击吐蕃于城下,大破之。吐蕃再次请和。717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大破吐蕃于九曲。

  此后又于717年与突骑施、黑衣大食入侵安西四镇,战于塔里木盆地西北,但战败。

  718年,戊辰,吐蕃奉表请和,乞舅甥亲署誓文;彼此宰相皆著名于其上。

  719年,唐蕃双方会盟,停止了战争。

  721年乞力徐尚年死后开始亲政。他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红册木牍制,将各地的户籍、税收、兵籍等的管理收归朝廷管理,并设立红册木牍典籍备案。

  同时对没用的官吏大幅度裁员,削减支出;打击强权大臣并多次巡视各地。他还下诏对贫困地区的税收进行减免。

  开元元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国,小勃律国当时是唐朝属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

  陇右节度使王君㚟贪功主动袭击吐蕃,献捷于长安。

  唐军破吐蕃军于青海之西,俘获人员辎重牛羊而还,同年,吐蕃军劫掠瓜州,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张守珪击走之。

  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今青海省龙羊峡),擒获甚众。

  辛卯,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吐蕃大溃,获其大将一人(斩副将一,上级五千首)。

  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729年,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

  信安王李祎率唐军攻占石堡城,分兵据守要害,令敌不得前进。自是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圣人闻之大悦,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军。

  五月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

  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吐蕃人又进攻小勃律,玄宗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奉诏,遂破勃律。737年,崔希逸发兵大破吐蕃于青海之上,杀获甚众,吐蕃将领乞力徐脱身走。自是吐蕃复绝朝贡。

  杜希望率众攻占吐蕃新城,以其城为威武军,发兵一千以镇之。杜希望又从鄯州发兵夺吐蕃河桥,于河左筑盐泉城,吐蕃发兵三万反攻。

  左威卫郎将王忠嗣率所部攻击敌军,所向辟易,敌军遂乱。杜希望纵兵乘之,吐蕃军大败。

  开元两年,吐蕃攻陷石堡城,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击破吐蕃大岭军,又破青海道莽布支营三万馀众,斩获五千馀级。

  河西节度使王倕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王难德阵斩吐蕃赞普之子琅支都。 纵饮狂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