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荷叶田田 菇香家园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脱贫之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7 荷叶田田 菇香家园
胡耀华
2020年5月7日,鲁山县团城乡寺沟村村民委员会门前正在建设的一座观光园内,荷叶已露出了水面,工人忙着施工。观光园旁边一座农舍内,58岁的高富全正在厨房忙着和面烙油馍。
“关科长,是您啊!”腾出手,高富全一边在自来水管下洗手,一边笑着说。
关科长叫关涛,是市委组织部代表委员工作科科长,也是市委组织部派驻寺沟村工作队队员。
“来,刚出锅,您尝尝。”说话间,高富全的妻子王三妮将热腾腾的油馍递到了关涛面前。
油馍很香,油而不腻。关涛接过一块尝了下,赞不绝口。
“不是你们帮助,俺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想想以前,比比现在,感觉做梦似的。”高富全感慨地说。
寺沟村在深山区,下辖10个村民组,434户139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238人,全村耕地面积392亩,山林面积13200亩,森林覆盖率92%以上,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如今,在扶贫政策帮助下,该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着力改善村庄环境
3年前,寺沟村还是这样一番场景: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一些贫困人家没有稳定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7年11月,市委组织部青干科科长李庆被派驻寺沟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5月,为扎实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关涛和同事丁楠入驻该村组建驻村工作队。
“刚入村,老天便给了我个下马威,因连降暴雨,房屋漏了,电也断了,整整3天无法与外界联系。”回想刚入村时的情景,关涛历历在目。
要想富,先修路,可村里没资金。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单位扶持点、企业扶持点、政策上倾斜点、亲朋好友帮助点,终于修建了村内外道路,打通了村与村之间的“瓶颈”。修建河坝、护坡,重建村室,建设便民服务大厅,建起文化大舞台,栽花种草,成立了保洁队,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村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现在好多人结婚都来俺村拍婚纱照,有的还发到了抖音上。”提起村内的变化,一些村民自豪地说。
贫困户增收乐悠悠
在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关涛等人更是牵挂村内贫困人家的生活状况。
高富全家本来就不富裕,父母又常年有病,因此被认定为贫困户。
“特别是近两年,得到了扶贫政策上的很大帮助。”高富全说,驻村工作队先是给他家修建了房屋,帮他家流转了土地,村里又给他和妻子安排了护林员和保洁员的公益岗位,每月仅此一项就收入1000元。儿子出外打工不仅能报销交通费,每年还奖励3000多元。2019年,因有了稳定收入,高富全家成功脱贫。
“想想以前,看看现在,变化真大啊!”高富全笑着说,特别是他家门前,原来就没路,出个门儿连自行车也骑不了,现在小轿车能开到院子里。他想好了,回头开办个农家院,专门做农家饭和烙油馍。说到此,高富全更是一脸笑容。
其实,像高富全这样摘掉贫困帽的农户,在寺沟村有很多。
今年50岁的王松现2016年被认定为贫困户,记者到他家采访时,他和妻子正在厨房内有说有笑地包饺子。
“这都多亏了关涛科长,给俺办理了小额贷款,安置了易地搬迁房,我们终于过上了安逸日子。”王松现高兴地说,2018年,关涛帮他办理了5万元小额贷款扶持他种植香菇,到2019年,他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有了余钱。也是这一年,王松现家不仅脱了贫,一家人还住进了新房,他自己还当上了村护林员,每月有500元收入,女儿上学还有补助,真是高兴极了。
招商铺就富裕路
为避免脱贫人口返贫,在做好帮扶的同时,关涛等人将村内20多户村民的50亩土地进行流转,然后以招商引资形式对外租赁,发展集藕、鱼混养,垂钓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为村民增加收入。此外,在关涛等人的努力下,工作队又以入股分红的形式争取项目资金120万元,对村内一家鹿场进行了扩建,每年又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村里还种植了30亩冬桃,与邻村合办了民宿,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夯实了基础。
“这个驻村工作队为村上办了很多好事,比如关涛同志,家里孩子才三岁多,但他很少回家,下田间,到地头,访群众,听民意,经常在村里忙,使扶贫攻坚工作得到了高质量发展。”当天上午,团城乡党委书记李建军说。
读者网评
带着感情去驻村,想着群众来扶贫,连阴雨后感同身受的泥泞不堪,让驻村第一书记心中种下了第一份责任。从文章中可以看出,92%的森林覆盖率,地还都是山坡地,贫瘠还耕种不便。于是驻村人员开始修道路、打造观光园,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使贫困户吃上了油烙馍、包上了饺子,改变了生活,既有烟火气息,又特别接地气。
——网友“刘强强” 脱贫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