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脱贫之变

94 移花修路 妙手绘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脱贫之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94 移花修路 妙手绘春

  邱爽

  2020年5月19日上午,鲁山县梁洼镇东街村贫困户刘社在自家门前新修的水泥路上,边看孙子骑三轮车,边跟邻居唠家常,“咱们真得感谢人家示范区派来的干部,人家筹集一百多万元给咱修路,咱村的环境比以前强多了!”

  提起以前的东街村,刘社直摇头。脏乱的街道、破败不堪的院墙、到处污水横流……“现在,你看我们村漂亮不漂亮?路修通了,污水整治了,有垃圾箱、有公厕、有文化广场,能在这样的村里生活,我感到很满足。”刘社说。

  5月中旬,群芳盛开,东街村主干道旁栽种着各色花草,顺着街道望去,整个村子仿佛是一个乡村花园。东街村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对口帮扶的非贫困村,虽是非贫困村,但贫困户却有106户356人,初期贫困发生率达到11.5%,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落后。

  2018年底,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法制办副主任闻凯来到东街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闻凯说,刚到东街村时,村里主路上垃圾遍地,臭气熏天,出行道路又窄又烂,“尽管东街村不是贫困村,可是人居环境还赶不上很多贫困村。如果不彻底改变村里的面貌,村民们就不可能破开‘贫困’这个心理上的茧,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闻凯(左)与贫困户交流核桃种植经验

  摸清村里底子后,闻凯就和村干部商议确定了工作方向: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东街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规划,在不改变农村风貌的基础上对村里人居环境进行绿化美化。

  闻凯协调示范区专业测量队对东街村进行了整体航拍测绘,对需要重点打造的两个水塘和一个游园进行了人工地形图测绘;协调郑州和美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指派资深设计师,对东街村的人居环境提升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规划坚持就地取材、留住乡愁、美观大方的原则,将全村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别进行打造,规划要素和交通区位、现状环境、历史人文紧密结合,着力打造水清、路畅、街美,居民健身有场所、休闲有去处、活动有组织的新农村画面。

  规划设计做出来了,如何落地却没法一蹴而就,钱成了最大的拦路虎。闻凯展示了当初他算的一笔账:全村需要绿化的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如果请专业的园林公司进行绿化,至少需要花费39万元;播撒花草种子每平方米18元,至少需要花费9万元;植树每平方米60元,至少需要花费30万元。

  这可怎么办?闻凯和村干部一合计,决定自己动手。2019年6月中旬,他协调有关企业捐助了一批月季、红叶石楠、百日草等花草种子,就近分配给了沿路各农户种植,同时邀请专家上门指导种植;又协调示范区提供了500棵大叶女贞和桂花等绿化树木;同时协调镇里购置了2000棵月季苗。这样下来,几乎没有占用村里的帮扶资金,就让东街村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闻凯说,今年计划再栽种第二拨花草,待到明年花开之时,便是真正的满园春色。

  与此同时,闻凯和村干部还千方百计争取基础设施资金项目。2019年协调资金171万元整修了1.2公里的东西向主干道,铺设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投入15万元修筑了村北排水工程。今年又争取到示范区人居环境提升专项资金10万元。这些资金项目进一步落实了既定规划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人居环境。

  “闻队长来了之后,不仅把村子变漂亮了,还把我们家门口的土路修成了柏油路。”贫困户王国强是二级肢体残疾,只能依靠轮椅活动,下雨天尤其不便,现在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了。近年来,通过人居环境提升,村子里2000余米主干道进行“窄加宽”,对部分土路进行硬化,新增、更换路灯50盏,基本解决了居民出行问题。

  闻凯还引导村“两委”在村里设置了专门的垃圾回收点,建立保洁员队伍,教育和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整治“垃圾山”“黑水坑”。在积极落实规划蓝图、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闻凯还和村干部积极谋划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村里引入的环保砖厂2019年底正式投产,一期年产1.2亿块,预计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将成为村里的龙头企业。目前,砖厂实现92户贫困户就业,带贫4户,将来可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

  “闻队长请的专业设计师就是不一样,给咱设计的美化方案真上档次,等这些规划全部变成现实,咱东街村可不得了啊!”东街村党支部书记王长兴说。落实规划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他们在争取更多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计划动员东街村在外面创业的企业家为家乡建设提供支持,争取早日实现规划蓝图。

  目前,东街村106户贫困户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11.5%下降至1.3%,剩余18户今年可以全部脱贫。闻凯说,他们将会坚持既定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读者网评

  这次打工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让我吃了一惊,门前的烂路已经整修一新,还铺上了沥青,一下子变得“高大上”了,感觉像是“上高速”,再也不用踩泥坑了。村里的树木鲜花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干净了,还有垃圾桶、垃圾车收集垃圾,感觉在农村生活和城里生活差不多了,给扶贫工作和扶贫干部们点赞!

  ——网友“会飞的鱼” 脱贫之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