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脱贫之变

25 “椒”生元珠 “杏”福百味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脱贫之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5 “椒”生元珠 “杏”福百味

  王春霞

  2020年5月7日上午,看着坡上刚刚长出嫩芽的花椒树苗,69岁农妇闫杏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都活啦!好哩很!”

  “这样的坡地很适合种花椒,以后技术上有啥问题,市农科院的技术员会过来指导。”蹲在旁边的何延西说道。想起一个多月前,一群医护人员在坡上帮她种植花椒的热闹场景,闫杏老人心中满怀感激:“树苗是市中医院免费送来的,大家又帮我栽了半天,要是我老婆子一个人,不知道要忙活多少天呢。”

  闫杏是宝丰县前营乡马庄村的贫困户,何延西是市中医院工作人员、驻马庄村第一书记。今年3月份,市中医院购买2000棵花椒树苗扶持马庄村贫困户,闫杏在自家坡地上种了200棵。

  六旬老妇成了家中顶梁柱

  正是麦子黄梢时节,马庄村周围是黄色的麦浪,村中两条主路新铺上了黑亮的柏油,走起来还有些粘脚。“这柏油是昨天刚铺的。随后路两边再进行绿化……”何延西边走边介绍,“马庄村包括大马庄、小马庄、党庄和梁庄四个自然村,1690口人,1500亩地,原先有贫困户41户,大部分已脱贫,仅剩4户孤寡老人,已由政府兜底保障。”

  马庄村是市中医院的对口帮扶村,原本在该院设备科工作的何延西从2015年9月开始进驻,村里的老少爷儿们早已把他当成了村里人。走上去年新修的党庄桥,看着因疫情暂停的泥河河道治理工程,何延西说:“泥河从马庄村流过,如果治理好,马庄村一定会变得更漂亮。”

  此时,闫杏在河北岸自家地里忙,干瘦的她正独自挥着镰刀割艾草。“何书记,你来啦!”看到何延西,闫杏忙着打招呼。作为闫杏一家的帮扶干部,何延西从旁边村民那里借了一把镰刀,弯腰帮老人割艾草。“这块地有一亩,去年种的艾草,今年刚割第一茬。”闫杏边割边说,“专门有人来收购,听说今年价格有点低,一块四五一斤。”

  2013年春天,一直在附近一家工厂打工的闫杏的大儿子突然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年仅36岁。全家不惜一切四处借债亦未能抗过病魔,半年后儿子去世,为年迈的父母留下了8万多元的债务和一双年幼的儿女。儿媳不久就改嫁了,丈夫有高血压、糖尿病,干不了啥活儿,家庭的重担就落在闫杏的身上。

  “儿子走的时候,孙子12岁,孙女才3岁……”闫杏不敢回想,当时自己是怎么撑过来的,只知道自己急出了耳聋的毛病。家里原本有3亩多地,她又租了几亩地,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忙活,抱定一个信念:“干一年是一年,孩子一年大过一年,总会熬出头。”

  热心帮扶让她渡过难关

  对于闫杏家的困难,何延西一直记在心上。作为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闫杏家享受到了多项政府补助政策。政府为每个贫困户买了4只羊,目前由村里找人统一代养,每户贫困户一年的收益是1300元;政府在荒山上投资了光伏发电项目,每个贫困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

  “除了这两项收入,村里还给闫杏安排了一个打扫卫生的公益岗,每月有500元收入;她的小孙女还享受低保,这些加起来每年的收入有1万余元。”何延西说,加上每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收入,2019年闫杏家脱了贫。

  “这些年,何书记和市中医院没少帮扶俺家。”前往坡上看花椒苗的路上,闫杏感激地说,“几天前,何书记还陪着我老伴看病呢。”闫杏的丈夫从年前开始眼睛就一直流泪看不清,眼球往外凸出。4月27日,何延西驾车带着闫杏夫妇赶到市中医院看病,医院还免去了几百元的医药费。经过检查,她的丈夫眼睛上火长了毒疖子,现在已慢慢好了。

  “今年俺心里格外轻松,孙子19岁了,上了技校的汽修专业,现在边学边干,能养活自己了。”孙子孝顺懂事,说“奶奶别干了,我长大了,你该歇歇了”,这让闫杏颇感欣慰。

  上到坡上,看着成排已成活的花椒树苗,闫杏蛮有信心地说:“小车不倒只管推,自己坐那儿不干,对不起政府的扶持。我要看着这些花椒树长大,幸福生活一定会来的。”何延西不由感叹:“老太太干劲十足,我们扶持着也有劲儿。”

  走在回村的路上,闫杏感叹道:“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可大了,修路,修下水道,建村卫生室,老百姓心里可高兴。”

  何延西说:“村里刚整修了一个广场,向县教体局申请的健身器材快到了,很快村民就可以到广场上健身了。”

  读者网评

  老年丧子,老伴还有病,拉扯年幼的孙子孙女,闫杏这位老太太“小车不倒只管推”,中国母亲的坚韧和顽强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幸运的是,她遇到了一位热心帮扶的扶贫干部,给了她有力的帮助。相信,她们一家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网友“完颜后人” 脱贫之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