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笼内兔欢 棚下菜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脱贫之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64 笼内兔欢 棚下菜鲜
牛超
一间间整齐的兔舍,每个兔笼里住着一只獭兔或肉兔,环境整洁。兔子眼睛血红,耳朵直长,毛色或白或黑,安静地待在笼子里。
“我能有今天,都是张书记的功劳。”2020年5月15日,宝丰县周庄镇中和寨村6组的张军营说道。
獭兔养殖,他成致富能手
张军营今年52岁,没有结婚,与母亲相依为命,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的张书记叫张旭峰,今年49岁,是宝丰县周庄镇中和寨村驻村第一书记,来自市农业农村局。
据张军营介绍,他因癫痫病不定时发作,劳动能力差,生活得不到保证。“张书记到村里任第一书记后,特别关心我。”张军营说,为了给他治病,张旭峰通过朋友联系市中医院精神内科的医生上门为其诊治。谁知,治疗时他突然精神失控,端着脏水泼向医生,并拿起棍棒乱舞,打中张旭峰的头部。张旭峰不顾疼痛,上前抱住他进行安抚。
“经过半年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我的病情明显好转,能够干一些体力活了。”张军营说。张旭峰和村里协商,为其安排了保洁岗位,每月500元。
2017年底,市农村农业局在中和寨村推行獭兔养殖,村里的贫困户和部分农户与獭兔养殖合作社签订协议,享受“一免一包一保证”服务(即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按市场保护价包销售、保证成品兔及兔崽利润),张军营获赠17只獭兔。2018年他想扩大养殖,张旭峰帮其办理了5万元的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并帮忙注册了家庭农场,办理了营业执照。同时,张旭峰还带张军营到舞钢市等地学习养殖技术。
“我不仅养獭兔,还养肉兔,现在共有兔子近500只。”张军营说,除了养殖,他还尝试从事肉兔成品加工销售,专门买了一台饲料加工机,学会了网上销售。现在,他每月通过卖肉兔、兔崽收入近5000元。再加上每年的光伏产业扶贫项目、金融扶贫补贴,算下来一年纯收入达到3万余元,不仅顺利脱贫,还成了致富能手。
扶贫基地,助力大家脱贫
5月,麦香满天,沿着石香路前行,麦田里一座座塑料大棚格外显眼,路边一块牌子上写着“中和寨产业扶贫基地”。走进基地,棚连棚、棚挨棚,有的大棚里是绿油油的青菜,有的则是菌类。
中和寨产业扶贫基地能在中和寨村落户,张旭峰功不可没。据了解,张旭峰任第一书记后,有次到县扶贫办送材料,正好了解到一名投资人想到村里搞生态农业,张旭峰抓住了这个机会。随后,不仅村民与企业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而且企业还与村里签订了产业帮扶协议,吸收该村贫困户到扶贫基地打工,男工每天60元,女工每天50元。
2018年4月中旬,扶贫基地食用菌种植急需用水,多处打井找水无果,附近河流水质又不适合食用菌生长。得知附近一村民家中有一口吃水井,水源较旺,张旭峰多次找该村民商议,最终在保证正常用水的前提下,村民答应引流。
目前,扶贫基地共有蔬菜大棚32个,主要经营食用菌、娃娃菜等, 40多位贫困户劳动力在此上班,丁菊红就是其中之一。
当天见到丁菊红时,她正拿着小铲子蹲在蔬菜大棚里除草,她介绍说:“地肥草长得也快,天天都要锄。他们是按天结算工资,一天50元钱。”
丁菊红今年50岁,丈夫因病干不了重活,2014年他们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助其脱贫,村里为丁菊红安排了公益岗位,每月500元,后又安排她到扶贫基地打工。
处处美景,村内焕然一新
漫步在中和寨村,游园、大舞台、文化广场、户外 LED 电子显示屏、整齐排放的共享单车、村史馆……目光所及,处处美景。
去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等扶贫部门先后投资480多万元,打造品牌中和寨:常庄至中和寨800米景观路实现加宽铺油;6个自然村新修简易排水道、铺设天然气主管道;升级改造文化广场、文艺大舞台,安装电子大屏幕、太阳能路灯;乡村巴士开通;建起村史馆、退役军人之家、游园,栽下桃树、杏树等千余棵果树。至此,中和寨村实现了“通、绿、透、净、美”。
读者网评
我老家也是宝丰县的,就业是民生之本,为各种贫困、伤残人员家庭谋一条路,关键是“授之以渔”。感谢国家能有这么好的政策,才能让村民有致富路子,让村中处处是美景,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网友“柳暗花明” 脱贫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