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脱贫之变

100 艾草飘香 增收在望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脱贫之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00 艾草飘香 增收在望

  杨沛洁

  2020年5月22日上午9点多,一走进叶县常村镇月台村,记者便闻到了空气中浓浓的艾香味。放眼望去,田地里半人多高的艾草随风摇曳,两台收割机忙碌着。

  “闻着艾香,俺好像听到了乡亲们的笑声。”该村党支部书记李金海看着随机而倒的艾草说。

  月台村属山区村,土地贫瘠,村民靠种植小麦和玉米生活。近年来,村民多数靠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18年3月,在外经商多年的李金海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决心发展村集体经济改变现状。

  月台村是贫困村,村子既不临路,也不临水,只有贫瘠的石头地。村“两委”分析后认为,发展村集体还要在薄地上做文章,石头地虽然贫瘠,但很适合种艾草,而且当地也有收割野生艾草卖钱的传统。

  村干部很快统一思想,不少群众积极响应。该村由于几乎家家都有外出务工的,种庄稼多数是粗放式的,很快,该村就流转到2100亩地种植艾草。

  李金海把每亩地流转费付到了1000元。“是不是疯了?这样的薄地500元就能租来。”有人不理解。李金海坦言,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让群众增收吗?他这样做也是给自己加压,给村干部压担子: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倒逼着村里把艾草种好。

  上任3个多月后,李金海就把21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艾草。

  然而,创业的道路总是充满坎坷。艾草一棵棵被精心种下后,气温却一直居高不下。艾草经不起炙烤,更经不住干旱,没到冬天就“全军覆没”了。“别说每亩七八百元的投入了,仅土地流转费用就是210万元呀!”村民们议论纷纷,李金海和村干部们顶着巨大的压力。

  “多亏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支持。”李金海动情地说。他们分析总结出了原因,艾草冬季种植最合适,可是资金从哪里来,怎么给村民兑现地钱?县领导在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让相关部门对接,为该村周转来80多万元;常村镇也为其协调来60万元,并协调来新的艾苗。看到上级干部的支持,李金海更加坚定了决心。

  2018年冬,艾草地里又被精心地种上了艾苗。2019年,他们收获了两茬多艾草,村集体有了不错的收入。同年,凭着2100多亩艾草资源,也凭着执着的创业劲头,该村的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引来了艾草深加工企业。自此,艾草有了相对稳定的销路,50多名妇女和老人也能边看孩子边到工厂打工。

  今年,艾草长势喜人。5月,该村迎来了头茬艾草收获的季节。“看这长势,每亩地预计收获800到1000斤。明天开始,我们至少调剂5台收割机加紧收割。”李金海介绍说。按一年收获三茬来说,每亩地能收获1吨多艾草,“刨除所有投入,每亩地只赚300元的话,今年村集体就能净赚60多万元”。

  中午做饭时分,村里的大喇叭响起。李金海在大喇叭里喊道:“乡亲们,再给我6个月,肯定会听到你们的笑声。”

  听着这自信的声音,记者猛然想起,就在采访之初,有村民找到李金海,要把地交给村里入股种植艾草。

  读者网评

  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月台村流转土地种植艾草实现增收,又招引加工企业提供家门口就业,就有效补上了土地贫瘠种植增收困难短板,打开了群众致富的希望大门。贫困村肯定有这样那样的先天不足,脱贫路上横有这种那种脱困的障碍,只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丢弃抱怨,迎难而上,定能寻找出脱贫“密码”,打赢脱贫攻坚战。

  ——网友“乡风” 脱贫之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