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脱贫之变

40 西瓜圆圆 生活甜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脱贫之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40 西瓜圆圆 生活甜甜

  王桂星

  2020年5月7日下午,天空飘着细雨,叶县廉村镇甘刘庄村新修的柏油路面格外洁净,行道树翠绿泛光,月季花娇艳欲滴,一个个身影在农田里忙碌着,俨然一幅和谐安宁的乡村画卷。然而,在2015年之前,这里有的却是坑坑洼洼的路、随意堆放的垃圾,以及茫然无措的村民。这些改变,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驻甘刘庄村第一书记毋景有关。

  8亩地年收入五六万元

  在甘刘庄村边的一片瓜田里,年逾六旬的村民郑娃正在冒雨整理瓜秧,用土块把一根根半米多长的瓜秧压在地面上。虽然手上鞋上都是泥,但郑娃还是干劲十足,雨水混着汗水在脸上流淌。

  “瓜秧长了,再不压好,起风刮乱了就不好收拾了。”郑娃说。他家今年种了8亩多西瓜,全靠他和妻子打理。之前,田间没有水井,浇地不便,他只种了1亩多西瓜。毋景帮助甘刘庄村在田间打了水井并架设了电线之后,他一下子种了8亩。

  毋景在田里查看村民种植情况

  提到毋景,郑娃满脸感激。郑娃说,2015年毋景刚来驻村时,他的大儿子上高中,二儿子读小学,60岁的他没有什么技术特长,只能守着家里的4亩多责任田,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毋景来驻村后,不仅帮郑娃全家4口人免费办了医保,为他大儿子申请了助学金,还为他们翻建了厨房和卫生间。大儿子考上大学后,毋景不仅为他募到2000元捐款,还争取到每年4000元的助学金。后来,毋景鼓励他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并帮他争取到4000元的扶贫资金。

  郑娃算了一笔账:8亩西瓜每年可收入3万多元;西瓜过后种黏玉米,8亩地又可收入1万多元;黏玉米之后种萝卜白菜,又是一两万元。“我这8亩地1年种3季,虽然累点,但每年挣五六万元没问题。”郑娃满脸自豪。

  在郑娃家的西瓜、蔬菜销售问题上,毋景也没少帮忙。2018年冬,郑娃家的数万公斤萝卜白菜销售无门,眼看要烂在地里,毋景联系了多家宾馆、饭店和企业食堂,及时帮郑娃打开了销路。

  6头牛给10万元也不卖

  同样在雨中忙碌的还有甘刘庄村村民娄国卿,他养了6头黄牛,需要大量青草做饲料,每天割青草是他的重要任务。来到娄国卿家时,他刚刚割了满满一三轮车的青草,正在喂牛。牛圈里6头黄牛,4大2小,膘肥体壮。

  牛圈旁边是猪圈,一头老母猪就要生崽儿,娄国卿准备把猪崽儿全部留下,可以赶在年底前出栏。

  娄国卿今年69岁,是养牛老把式,原本只养了1头黄牛,毋景帮他争取到扶贫资金后,他扩大了规模,黄牛增加到6头,同时还养猪养羊。

  “可别小看这6头牛,给10万块钱国卿也不卖。”毋景说。春节前,娄国卿1头牛卖了22100元,5头猪卖了22000元,2只羊卖了4000元。

  “那头母牛可惜了,要不然也能卖2万多。”娄国卿说的那头母牛,去年8月份因难产遭受重创,濒临死亡,娄国卿只好忍痛卖出,只卖了6800元。

  说起此事,毋景给娄国卿出了个好主意——为黄牛办理保险,再出现类似情况可获理赔,减少损失。毋景准备帮娄国卿申请政府补贴,补贴后娄国卿只用出20%的保费。

  香菇大棚提供10多个岗位

  “这儿摆得太密了,再摆开一点儿。”在甘刘庄村边的香菇大棚里,村民张小莲、郭秋丽等人刚刚采摘完最后一茬香菇,正在转移、摆放菌棒。她们在这里打工,风刮不着,雨淋不着,每天工资50元,还能兼顾自家农活。

  香菇大棚有10个,是毋景利用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和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扶持资金为甘刘庄村建的,他和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其他两名驻村工作队员每人也集资了2万元。2018年秋,香菇大棚建成后,毋景专门挑选了甘刘庄村十多个贫困户来打工。

  在帮助村民脱贫上,毋景根据村民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寻找脱贫门路,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有技术特长的,鼓励其充分利用特长发展致富项目;没有特长的,就通过发展扶贫项目带动就业。

  在毋景等人的支持下,甘刘庄村一个个种植专业户、饲养专业户、伞厂、门厂、床垫厂……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村民们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读者网评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是,受自身眼界、胆略、资金等因素影响,普通农民往往很难有所作为。毋景书记很好地充当了引路人的角色,为农民解读、利用国家政策,帮助申请扶贫资金,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解决了他们的启动资金问题,他们的脱贫致富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网友“菠萝少女” 脱贫之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