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富人的传承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生于六月二十九日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
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
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
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上海交大老校长唐文治先生
1
富人的子女进入一个行业完全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他们着眼长远,根本不会让眼前的小利益捆绑住自己的手脚。
他们考虑更多的也是行业的经验、积累到有效人脉、学习行业规则,时机成熟就可以创业了。
父辈对他们要求严格,参加比赛拿全国乃至世界冠军才能被称赞,考学校就得考全世界一流的大学才能得句赞美。
第30界金像奖颁奖典礼上,谢霆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记得我18岁拿新人奖之前,爸爸总对我讲:“你知不知道你小时候,我拍了几百部电视剧?你又知不知道你小时候我拍了几百部电影?”
“那次我拿奖之后回家跟我爸爸说,你拍那么多电影电视剧但是你没拿过金像奖,我故意还将奖杯放桌上向他挑衅。”
有的时候,他们的家庭要求着他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你必须做到某个行业的顶尖时,才能拿出来作为吹嘘的资本。
穷人家的孩子,必须活得更努力,有钱人家的孩子,也必须活得更努力。
一个是为了活下去,一个是为了被“承认”。
2
你以为富人真的是只有“钱”么?财富只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源与优质人脉的占有。通过父辈的耳濡目染,富人孩子的视野、人脉和资源都比穷人家的孩子开阔的多,穷家孩子要得到这些资源就很难。
富人则较少怨天尤人,更多从自身找原因,抓住下一个机会默默努力。
优质人脉、思维方式、教育理念和陪伴时间都远比人民币更深刻地影响着你的孩子,并悄悄地完成财富的代际传递!
提高你自身实力,开拓眼界,站到更高的位置,为孩子打拼出更多资源——这个社会太残酷。
3
人生就像一场戏剧一样,充满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就拿在娱乐圈里出道这件事情来说,有的人一直非常努力,但是却默默无闻。
有的人半路出家却能达到人生巅峰,这样的对比你就会觉得非常的有意思了。
所以说不管是什么时候,如果你真的想要出人头地的话,自己先要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实力,让别人去发现你这颗珍珠的时候,你才能够更加璀璨的发光。
4
做人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一步步走,你不能只是想,想永远实现不了,必须得去做。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事求是地选择理想,百分之百的付出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那便是一种成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要心中有梦想,有目标,我们一起奋斗,我们的好时光,一定会像天边的太阳亮起来的……
5
“我们家境不好,你要多扛责任,自强自立。”
如今,各种创富神话冲击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没有创富的人,把责任推给机遇、社会不公、阶层固化,因为看不到希望,只能倾尽所有对孩子进行补偿:我不管你将来如何,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有。
恶果: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吃苦,并以让孩子吃苦为耻。
限于自己的眼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很容易在教育上犯第三个错误: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
他们的孩子不管学习好不好,反正从来不洗衣服、不打扫卫生、见到陌生人不打招呼,成绩以外的事情跟他没关系。这样直接导致孩子的责任感差、社交能力差。工作后,成了团队里做事不动脑筋,出问题就想推卸责任的小公主小王子。他们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可以对某个综合性的项目负责,而是一枚螺丝、一个零件,幻想后面有为自己收拾战场的家长。
过剩的自尊:
然而,自尊是虚无的,生活是现实的,虚荣不能帮任何人撑过一生。
贫穷家庭的这种自尊教育,让孩子特别“晚熟”。当同龄人已经知道踏踏实实为一日三餐、十年后的生活搏命时,他们却抱着热乎乎的自尊心,幻想只要摆出成功人士的派头,就能成功。
6
为人父母真正的成长,是能够正视自己人生的失败,反思自己的原因。
有一位父亲在饭桌上对他的孩子说:“我这辈子才华和努力都够,失败的原因是个性太强、处事不圆滑。”
后来他又多次反思这个问题,以至他的孩子很早就开始看心理学的书,一直特别重视自己的情商修炼。
父亲身上失败的成因,在他的孩子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如果他没有坦诚面对,而是怪家庭怪社会,后代可能就会在偏执的怪圈中,变得又穷又骄傲。
家长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比故作坚强更有威信。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跟住在罗马的人比,父母与孩子合力的每一分努力,终究是离罗马一天天近了。
面对、接受、处理、放下。愿天下为人父母者,都坚信父母比学校更有力量,再大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比不过父母心态的差异。
7
城市新中产的崛起,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
有一位老师人生很成功,他之所以这么能这么成功,当然是因为他足够努力,除了事业成功之外,家庭幸福,爱好广泛,写得书在畅销的同时也获奖无数。
我们不光能从这位老师的书中学到知识,更能学到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待人处事的方法,他对这个世界的见识和态度!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有你有我。
90后青年作家,北漂一族。2015年毕业于北京,编导专业,立志于扎根北京。 生于六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