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富人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一样用功读书,那这样的差距会有多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生于六月二十九日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如果富人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一样用功读书,那这样的差距会有多大?
努力学习是没有错的。穷人的孩子,家里没有关系,要靠自己找工作,所以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个稳定的起点。本科学历不够,至少要研究生。
1
有人说穷人孩子早当家,富人孩子都娇惯得一无是处,这都是穷人的自我安慰而已。其实,穷人和富人并没有谁更能吃苦——穷人孩子在家干农活,富人孩子被逼着学钢琴,都是苦。穷人和富人之所以有差别,在于所接收到的资源不一样,实现梦想的本钱不一样。
举个例子,有个同学的朋友家庭条件不错,父母文化程度很高,她从小就熟读中外名著,并且相当有上进心。高中的时候,去美国旅游一趟,回来以后开始准备考美国大学,最终成功考上美国名校。未来的计划是继续读研,留学美国到大公司工作。
再举个例子,有一个同学家庭条件也不错,从小也是饱读诗书,并且涵养很好,也有很多兴趣爱好。大学时在国内大学读了不喜欢的专业,但她喜欢会计,于是立刻开始着手转行,首先利用课余时间轻松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然后一边旁听会计课,一边练习英语口语,一边了解公司情况。两年后,就成功拿到了国内知名会计所的offer。
而我身边的穷人,基本大部分(尤其女生)都是,认真学习,跟着大部队一起考证,一起找工作。他们的理想都是,找个安稳的工作,最好离家乡近,然后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这就是差距!而且我发现一个现象,越闭塞的地方的人越不会读书,而读书越多的人越有处事能力和行动力。身边几乎所有优秀的人,都会读书,或者说是不断学习。
2
下面我来列举一下具体差距:
1、穷人孩子缺乏资源。穷人哪有钱和精力给孩子买一大堆精装书,上兴趣班,出国旅游?他们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机会。
我身边的穷人孩子,都不太会用电脑(指软件不是游戏),因为家里没有电脑,或者有的时间比较晚。在未来的发展中,就有受限制的地方。
并且他们都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不会画画不会跳舞不会乐器,但越长大越发现,死学习已经没有用了,全才加上一方面特长才是发展最好的人。
2、穷人孩子缺乏环境。孩子从小接触的人大多都是爸妈的朋友同事,而富人的朋友同事,大部分都是同样的富人,事业都比较成功。而穷人的孩子就没有这个条件。富人孩子每天都看见成功的叔叔阿姨们,理想也会不知不觉转变,变得远大。而穷人孩子的理想,却就不一定那么远大了。
一般情况下富人的文化程度会高一些,对小孩的教育和引导就比别人早,着重提高小孩的修养和心性。他们会更有拼劲,更有梦想。
另外做生意有钱人家的小孩都比较善于交际,善于交际不是话多,交际是一种处世的能力。这点也是工作以后极为重要的。
3、穷人孩子缺少后盾。穷人孩子也有很多人很有梦想,很努力。但是没有后盾,只能作罢。
打个比方: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想考研,他爸爸告诉他,你先别急着找工作,全心全意地准备,考不上再考一年也可以,家里供得起你。
另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也想考研,他爸爸告诉他,你把工作得找好了,一次考不上就不许考了,家里都供了你这么多年大学快供不下去了,你得赶紧挣钱养家。
于是富人家的孩子是硕士学历,穷人家的孩子止步于本科。
再比如两个小孩都想去美国留学,富人家好好学英语就可以去了,穷人家的孩子就算拿了全奖学金也支付不起高昂的美国生活费。
所以穷人的孩子,一定要认清残酷的现实,不要再拿富人有什么了不起这话来安慰自己。相反,要认清差距,要改变自己眼界,多读书,多学习,哪怕风餐露宿也要多去别的地方走走。有些资源的差距,是上天注定的。但是可以先挣钱再去追求梦想,虽然晚了几年,但是不要放弃。不要自怨自艾,不要自我麻痹,要让你的孩子,不再是穷人的孩子。
3
教育分层:
近年来“教育分层”的说法很流行,有其社会合理性。
类似提法还有:
穷人的孩子上不了小学、初中、高中名校和985、211、双一流;
穷人的孩子无法参加校外琴棋书画舞球等专业培训,综合素质不行;
穷人的孩子就算大学毕业了,也很难找到好工作等等。
“穷人”由于家境一般,能利用、能争取的优质教育资源确实有限。近年来高考大数据还真的支持了这点,归纳起来是“寒门难出学子”。
但是,并不能认为学技术和学管理与家境有着必然的联系,身边很多家境一般的学子最终选择了管理学专业,也有很多富裕家庭孩子选择了技术。
最重要的是,中国高校是分三六九等的。如TOP2和排名靠前985名校的前沿技术专业,与一所普通三本的管理专业能比较吗?
实际上,孩子高考后填报志愿,多数受到三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是个人高考成绩。一般来说,相对富裕的家庭利用财富堆砌了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孩子能进入小学名校、初中名校和高中名校,一路走来,他们孩子一般高考成绩不会差到哪去,孩子的高考志愿选择余地更大,拥有更多的选择优先权。实际上,目前从一本到三本,很多大学都能提供很多不同、不错的专业,就看考生怎么根据成绩去填报了。
二是个人志趣。今天社会已经不是赤贫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各行各业高度分工的商业社会阶段,虽然有阶层贫富差距的现象,但已经基本脱离了上世纪90年代以前通过上个大学就能实现“鲤鱼跳龙门”式的阶层明显跃迁。
换句话来说,现在大伙都不愁吃穿了,所差只是在几线城市就业、工作赚多赚少、住多大的房子、开多贵的车而已。
感觉现在的高中生很有想法,更在乎自己的志趣爱好,更渴望能找一个既感兴趣又能赚钱的专业。
有很多教育专家认为,从事感兴趣的工作,往往能做出更大的社会成就。
三是家长出于今后谋生压力施加的影响。这个情况在每年填报志愿时很常见,家长更多从孩子毕业以后谋生容易、不容易,从事的行业或专业有没有前景等角度,劝说孩子兼顾情怀,回归现实。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有你有我。
90后青年作家,北漂一族。2015年毕业于北京,编导专业,立志于扎根北京。 生于六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