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恋爱狼人杀[真人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岳教授没想到胡主播会突然接话,愣了一下,才有些不自然地“嗯”了一声。
“岳教授是访客,不是村民,对吧?”谭歌手有些不确定地问道,看到岳教授点头,他的声音又恢复了笃定,“那确实很有可能,如果是村民,和王村长朝夕相处,不可能听不出来究竟是不是他的声音,但是访客和王村长是初次见面,又隔着一扇门,光听了几个字,的确有可能被混淆。”
“但是,就算访客再怎么不熟悉王村长的声音,是男是女总能听出来吧,真凶的声音能骗过岳教授,这说明凶手是男生。”
“男生,而且在岳教授去王村长家之前作案……”谭歌手扫了一眼写在玻璃墙上的顺序,“那就只有郑画家、我和佘作家。”
“郑画家和我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不是凶手了,那么,凶手岂不是佘作家?”
迎着嘉宾们怀疑的目光,佘作家却十分淡定:“谭歌手的逻辑很有道理,按照这个思路,凶手应该是男生。”
“但是,各位不要忘记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王村长家水池里的空炖盅。”
“虽然炖盅底里留有一些粉末,但是养生汤已经空了。基于我们之前的逻辑,已经可以确认王村长没有活到喝养生汤的时间,所以汤肯定是被凶手倒掉的。”
“凶手并不知道养生汤里有叶会计和郑画家投放的毒药,因此不存在故意误导我们认为王村长是自己喝了养生汤被毒死的。所以,凶手倒掉养生汤,应该是为了让我们以为王村长是在喝完养生汤以后才遇害的,从而把死亡时间推迟到10点以后。”
“能够知道王村长每天10点固定喝汤的人,只有可能是村民,而不会是初次来访的访客。”佘作家微微一笑,“巧了,我是一个访客。”
按照佘作家的逻辑,身为访客的他肯定不可能是凶手,嘉宾们想了想,也都认可了这个说法,同时将嫌疑转移到了男性村民的身上。
也真是巧了,叶图楠也微微一笑,她却越发肯定,佘作家应该是凶手。
从一开始拿到剧本,叶图楠就隐约有一个想法:剧组没有让嘉宾们抽选剧本杀中的角色,而是直接分配,就是为了让某位特定的嘉宾担任凶手——或者说,节目组认为,某位特定的嘉宾必须担任凶手的角色,否则游戏的精彩程度将会大打折扣。
比如说,一位推理小说作家。
叶图楠身为一位情感博主,却很少看爱情题材的小说,因为小说里的爱情和现实中的爱情往往相去甚远。
反而,注重逻辑的推理小说才是叶图楠最喜欢的题材。在她看来,小说中侦探观察入微、剥茧抽丝的能力和环环相扣、缜密冷静的思维,而才是想要走进爱情中的女人真正需要学习的知识。
毕竟,恋爱中的女人都是侦探,却并不都是慧眼如炬的名侦探。
但是,身为推理小说迷也有一个苦处——由于常年会处于书荒的状态,只要有人推荐某本新书评价不错,就饥不择食地看起来,因此非常容易踩雷。
近现代推理小说经过多年的蓬勃发展,到了当下,可以说已经陷入了瓶颈,核心诡计几乎被穷尽,而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又让本已不多的发挥空间被进一步限缩,即使是职业推理小说作家,也基本放弃了纯粹的本格推理,转而向着社会派推理的路线挖掘。
叶图楠不算是挑剔的读者,她看过的小说多,踩过的雷自然也多,但是她有一个优点,拿得起也放得下。只要读着读着开始觉得有失水准,就果断弃文,既不为难自己,也不吐槽作者,弃了也就忘了,哪怕下次又看到踩过雷的作者出了新作,也能再给彼此一个机会,因此心态一向很好。
唯独两年前踩雷的一本推理小说《浓雾之夜》,让叶图楠至今难以释怀。
平心而论,这本小说可以称得上是上佳之作,从故事架构、遣词造句,到作案手法、作案动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虽然故事的核心诡计仍然没有跳脱出密室杀人的传统套路,却没有把经典写成俗套,而是巧妙地将当代背景下的新科技融入其中,写出了推陈出新的味道。
更可贵的是,在大部分推理小说作家转向了社会派的当下,这本小说的作者依然坚持新本格的道路。也因此,这本小说一举夺得了当年推理小说协会颁发的最佳新人作品奖,也让作者一炮而红。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设下了一个悬念:身为侦探的男主角在案发现场见到了小说的女主角,惊喜的发现她竟然是多年未见的童年玩伴,试图相认,却发现女主角对自己毫无印象,彷佛是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不仅如此,她的名字和经历也与男主角的记忆有了极大的出入。
男主角在查案追凶的同时,还要分神思考青梅竹马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他遇见的女主角并不是他的童年玩伴,只是一个长相极其相似的人?那么,女主角和他的童年玩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又或者说,女主角的确是童年玩伴,却故意装作不相识,甚至编造假名和虚假经历,又是背负了怎样的秘密?与当下的这一起谋杀案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
这一个关于女主角的悬念,始终穿插在故事中,一直到结尾才揭晓——原来,男主角搬家和女主角失去联系后,女主角发生了一场事故,丧失了部分记忆。而女主角的父母为避免她一直执着于找回记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于是带着她搬到了另一座城市,用一个新的名字和一段编造的经历填补了女主角记忆里的空缺。
叶图楠看完,一语不发地将小说合了起来,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
这是什么鬼啊!
挂心了一整本书的悬念,结果——失忆?就这?
倘若这是一本拙劣的推理小说倒也罢了,也不过是中途弃文,然后抛之脑后;又或者是一本平平无奇的平庸作品,叶图楠调低了自己的期待,也不至于失望。
偏偏这本小说写得引人入胜,在谋杀案的主线和青梅竹马的辅线相交织,让叶图楠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作者究竟设计了怎样精妙绝伦的谜底,期待值也随着故事的推进不断递增。
结果,就这?!
在叶图楠看来,在推理小说里用失忆来解释悬念,其恶劣程度堪比言情小说的最后一章,男女主角即将迎来幸福美满的结局之时,一颗陨石从天而降将男主角当场砸死,然后女主角光速嫁给了顺手把她拉开就她一命的路人甲。
唯二可以与之比肩的恶行,就是在推理小说里将凶手设定为侦探主角分裂出来的第二人格,以及在推理小说里用催眠解释一切犯罪手法和反常行为,总之,都是严重违反逻辑性和推理性的“作弊”梗。
这个留到结尾的失忆梗,实在是让叶图楠难以释怀,直到现在,和同学朋友聊起侦探小说,还忍不住要吐槽一番。
可想而知,当初刚看完结局,叶图楠一脚踏空,从一个极高的预期直接跌入烂梗的深渊,失重的冲击过去之后,自然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打开微博就准备利用自己的小V账号帮推理同好们排个雷。
幸亏,在点击发送之前,她为了@作者,搜索了一下小说作者的微博账号——
@推理迷佘嘉树,19关注,198万粉丝。
叶图楠看了看自己不足五万粉丝的账号,默默地删除了微博。
生气归生气,到底也只是一本小说,叶图楠并没有再特意关注过这位作者的动态,但时不时地会在微博、豆瓣甚至朋友圈看到他的消息,看样子,佘嘉树作为新一代新秀推理作家,处女作里的一个非核心失忆梗并没有让那么多人介怀,反而随着他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人气也稳步高升。
最近一次在豆瓣小组里刷到关于他的帖子,传言已经有电视台与他接洽,打算将《浓雾之夜》影视化。
因此,当叶图楠看到剧本最末尾列出的是个角色名称,“佘作家”三个字立刻就让她心思一动——如果,这位佘作家,就是那位推理作家佘嘉树,那么节目组当然要让他担任凶手的角色。
节目组一方面会担心,假设他抽到了其他角色,一旦凭借他身为推理作家的实力轻松找出凶手,游戏会结束得太过无趣;另一方面,一向以代表正义追寻真凶的侦探作为笔下主角的作家,这一次,却要扮演凶手的角色,必然会造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想必节目组也不愿意错失这个吸引眼球的设定。
所以,叶图楠有九成的把握,佘作家应该是凶手。
唯一一成不确定,只在于佘作家究竟是不是推理作家佘嘉树。 恋爱狼人杀[真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