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写科技格局

第143章 科技的力量

重写科技格局 江湖说梦人 4483 2021-04-05 17:2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重写科技格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001年11月12日,在燕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科技发展未来的科技会议。

  这场会议实际上是由科技部牵头的,但科技部在这场会议中好像在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或许是为了让更多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可以在这场会议上进行更多有效的交流。

  在会议现场,孟谦又见到了不少熟人,互联网行业的几个老面孔基本都来了,虽有互联网算不算科技好像一直有争议,但反正国家始终认定互联网属于科技产业。

  QQ还拿过一堆科技奖呢。

  除了这些老面孔,孟谦还见到了联想的柳传志,金山的求伯军,科大的刘青锋等一众企业家,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刘青锋之类的一些企业家还没有太大的名气。

  作为主办方的科技部首先做了一个开场演讲。

  演讲的内容核心,放在了人才培养上,全文花了大篇幅提及了科技发展的人才发展需求和人才发展目标。

  而这,正符合了当下的时代大背景。

  2019年的时候,很多人意识到了华夏的强大,但好像不少华夏人把这种自我强大的原因完全归结在了有钱上,说起自己的祖国为什么强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好像就是市场大,钱多...

  反正绕来绕去就是钱,但在西方,他们针对华夏的核心原因真的是因为钱么,他们真的会怕华夏有钱么,钱再多,绕得出米元霸权么?

  他们更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一个从2001年,更准确说是从1978开始沉淀起来的一件事情。

  之前提过多次,华夏从80年代开始了企业端的科技落后,但也是从8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布局一件事情。

  从88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到95年的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再到1999年,发生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为科技发展定下了新的基调,而在这个基调中,有一句意义深远的话:

  进一步实施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然后,就到了下一个关键时间点,2001年,华夏开始了全球史无前例的高校自然科学人才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

  截止2019年,短短18年的时间,华夏增设了1800多所高校,在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培养了超过800万的人才,占全球25%,而相应领域的高素质就业人才,华夏有500万,是米国的10倍,而且米国的相应领域人才中,有七成是亚洲面孔,其中华夏和印度占了五成。

  为什么理工科概念那么大,单单要拿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说事呢?

  因为,工程人才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水平,自然科学人才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

  工业基础加科研,这就是工业时代的科技未来。

  而在2001年之前,华夏在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数量,连米国的一个零头都没有,短短18年时间,华夏创造了一个人才奇迹,而且这些人才,正进入各个运用领域。

  虽然在2019年他们还没能完全发光发亮,但在这个未来问题上,米国看的很清楚。

  所以网上很多人都好奇说,米国到底在怕华夏什么,我们明明还是比他落后,米国怕的不是现在的华夏,米国怕的,是未来的华夏,尤其是那个传说中的,2050年的华夏。

  当然,能让米国惧怕的人才,在国内反而被不少人看不起,在国内经常被认为都是低端人才,毕竟总有一些人自己不好好学习总觉得全华夏的学生都不好好学习。

  无所谓,反正这些被看不起的“低端人才”,造出了可以斩断江河的大桥,造出了可以扬帆远航的航母,造出了可以飞跃天际的玉兔,无论键盘侠怎么敲击手里的键盘,永远撼动不了他们的成就。

  而且华夏科研人才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低龄成就,第三艘航母的总建筑师是80后,玉兔研发核心团队有一批90后。

  回到现场,孟谦可以看得出,此刻听着这样的演讲,在座的人几乎没有什么感触,也许,谁都想不到华夏会有那样的未来吧。

  所以别说西方怕了,有时候人牛逼起来,自己都怕。

  领导讲完话后,就轮到华科院上台演讲,然后就是清华,燕大,柳传志...

  一众大佬陆续上台分享。

  “孟总在记什么呢?”听的有些乏了的张树新转过头就看到孟谦正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记下大家演讲的核心。”孟谦一边写一边回应道。

  张树新忍不住一笑,“稿子都不一定是他们写的,你记这有什么用。”

  “稿子是不是演讲者写的无所谓,重要的是稿子能代表背后的机构,至少,他们说的科研成果或多或少总是真的吧。”孟谦的目光一直聚焦在台上。

  张树新选择不再说话,但看着孟谦的样子,不禁又多了几分好奇。

  “这个年轻人,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啊...”

  演讲环节过去之后,就是交流,基本上就是刚才演讲的大佬们都陆续的回到舞台上,然后会有一些准备好了的话题供大家进行讨论,同时台下坐着的人也都可以参与进来。

  再往后,就是自由探讨时间,谁都可以抛出问题,如果大家觉得有探讨意义的话,就可以聊的深入一点。

  不过孟谦全程没有参与讨论,始终都作为一个旁听者在倾听大家现在关心的东西是什么,试图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这个年代的科研环境和科技环境。

  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颁奖了。

  一直坐着的孟谦终于可以动动身子了,因为他今年得了一个奖,虽然并不是什么大奖,是跟其他九个人一起获得的青年科技创新奖,而且不是国家最高层面颁发的那种,跟那个国家科技创新奖什么的比,含金量低了很多。

  不过,在这十个人中,不知是不是出于大风科创现在的成就考虑,孟谦被选为代表简单说几句,嗯,只能说几句,说多了就不合适了。

  独自站在舞台上,面对着华夏科技圈的大佬们,孟谦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放松下来,“大家好,我是孟谦,很荣幸能在这个时候站在这里。

  最近我看了一本很火的小说,描写的是2020年的星球,有宇宙飞船,有智能机器人,还有外星人。

  我是一个很喜欢遐想未来的人,所以我经常在想,2020年的华夏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今天大胆的猜测一下,2020年的华夏,一定会有一大批爱嚼舌根的人。”

  现在的人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孟谦停顿了一下道,“因为到2020年了,华夏人一定会吃太饱,闲的。”

  “哈哈哈哈哈。”现场响起了分布不均的笑声,闲的嚼舌根,是这个年代很常听闻的一种说法。

  “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真的能用19年的时间,让这么多还吃不饱饭的人吃太饱,这不正是一种科技的力量嘛。

  科技到底能有什么样的力量。

  或许,它能轻易改变十几亿人的生活。

  谢谢大家。”

  随着孟谦的下台,台下越来越多人开始回味他说的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 重写科技格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