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天大的家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种田之后皇上咸鱼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还是娘心疼女儿!”
想到王家那个老乞婆,赵玉娇恨得牙痒痒的。
“那当然,娘可还指着你过好日子呢,跟娘说说,秀才相公对你好不好?”
想起王二秀才时冷时热,至今还不肯跟自己圆房,赵玉娇只觉得满心的苦涩。
迎着老娘一脸期待的目光,赵玉娇只有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强作欢笑道:
“当然好的,相公舍弃林氏而求娶女儿,可不就是因为看重女儿么!”
这是自己的脸面,赵玉娇不得不想法子圆着。
“那就好,那就好!”
老钱氏这才放下心,在她的心目中,秀才老爷那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自己女儿只有牢牢抓住他的心,将来才能坐稳官太太的位置。
与老娘絮了会家常,赵玉娇想起相公的嘱咐。知道林子月今日去了村学,此时并不在屋里,便怂勇着老娘道:
“娘,咱们去看看二哥吧!”
一想到那个没良心的,老钱氏连连摆手道:
“他有什么好看的,难道要看他一副媳妇奴的窝囊样吗?”
随即又语重心长地劝着自己的女儿道:
“娇娇啊。你可记好了,你大哥才是咱们这个家的一家之主,将来你做了官太太,可不能忘了你大哥和你那两个大侄儿。
咱们老赵家扬眉吐气,可都指望着他们呢。
至于你二哥,哼,他眼里如今只有他那媳妇和那小丫头片子,连个儿子都没有,将来指不定要绝户,你可离他远点。”
连绝户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可见老钱氏有多不待见这个二儿子。
见老钱氏和自己的想法出奇的一致,赵玉娇也不瞒着他了。添油加醋道:
“可不是,家里藏着几千两的银子,他可想起过要好好孝敬您这个亲娘!只顾自己吃喝,自私自利,娘能看清他的本质就好。”
“什......什么?几......千......两的银子?”
老钱氏以为自己耳背了,毕竟在他们赵家村,大家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汉,一辈子能攒下一两百两银子就算是天大的家当了。
“这......这怎么可能啊,老二他有多大点本事,我这个当娘的还不知道,哪怕他一年到头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也攒不到这么多的银子啊。”
老钱氏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虽然赵玉娇很不愿意提起林子月这个女人,但是为了能让老娘相信,不得不硬着头皮道:
“不是还有林子月这个懒婆娘么,一幅刺绣能卖到一千五百两银子,这是我和相公亲眼所见的,还能假得了。
既然她运气好,刺的绣品能卖这么多银子,娘您就该监管着她,让她起早摸黑地多绣几幅,这样咱们一家人不都能过上好日子了么。”
“真的?那老二家的真的还能有如此大的用处?”
老钱氏眼睛一亮,抬脚就去了西院,正如赵玉娇所说的,既然这林氏还有这么大的用处,何不好好利用,让她整日地呆在屋子里刺绣,这样还能多卖点银钱。
“老二,你媳妇呢?”
此时赵达正在晾衣服,一抬头,见自己老娘正一脸笑眯眯地望着自己,赵达不由得心中一暖,这两日娘对自己真是太好了。
不但对自己好,对自己媳妇也是好的。
以前总一口一个懒婆娘的叫着,如今懒婆娘不叫了,也知道关心她了。
本来嘛,大家都是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不好吗?
赵达很感动于老娘终于想开了,连忙应道:
“月儿她送小丫儿上学去了。”
“嘿,你这孩子,怎么能让你媳妇送这小丫头......小丫儿去上学呢!”
老钱氏一口一个小丫头片子刚要脱口而出,生生止住,换成了小丫儿。
“你既然没空,你娘我闲着也是闲着,让我去送不就得了,你媳妇留在屋里绣花多好啊!”
“娘,我晓得了!”
赵达感动得几乎是热泪盈眶,自家老娘对自己真是太好了,不但关心自己,关心自己媳妇,连自己的闺女都关心上了。
还主动提出要帮自己送闺女上学,看来,自己以前的确是误会她了。
想到此,心中越发的愧疚不已。
此时,赵玉娇不耐烦他们俩在这里上演母子情深。悄悄地对着老钱氏向着屋子里呶了呶嘴,意思很明显,既然让林氏跑出去溜达了,总得趁她不在屋里,先找出些银票花花才是啊。
老钱氏心神领会,一边往屋里走,一边状似漫不经心道:
“瞧这屋里乱的,被子都没叠好,这些都是咱们女人家该干的活儿,老二你一个大男人就别瞎掺和了。
这样吧,娘帮你把这屋子好好拾掇拾掇,你就去地里帮你大哥收会麦子,如何?
毕竟你们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你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你大哥没日没夜地干活累跨了身子,不是么?”
见老钱氏果然将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已经弯腰在收拾他们早上吃过的碗筷了,赵达连忙乐呵呵道:
“那就让娘您受累了。我这就去帮大哥收麦子去。”
这几天,看到大哥晒得黑黝黝的面庞,疲惫的身影,想到自己不但吃得好穿得好,还整日里无所事是,自己早就心存愧疚了。
现在好不容易老娘想通了,能愿意和月儿和睦相处,相信月儿知道自己去帮大哥收麦子也不会生气吧。
毕竟,不管是谁,没有人不想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的,不是吗?
看着自己的傻二哥像踩在云朵里似的,乐呵呵地出了门。赵玉娇不由得敬佩地对老娘竖起了大拇指,由衷道:
“娘,您可真有办法,三言两语就将二哥给哄走了。”
毕竟,凭着自己对二哥执拗性子的了解,还以为颇费些功夫才能进得了屋的,没想到却是这么的容易。
“那当然,这些都是你大哥教给娘的。”
老钱氏得意道。
“快些,看看床肚底下,我记得林氏往日里将好东西都是藏在床底下的。”
母女俩像狗一样趴伏在地上,果然,从床底下掏出了不少的好东西。
有满满一篮子鸡蛋,足足有五六十只。
老钱氏啧啧咋舌道:
“这个好吃婆娘,买这么多鸡蛋藏起来吃独食,也不怕噎死她。”
“娘,您看,还有这,整整一整匹细棉布。虽然是素色的,却也够咱们一家人做好几身夏衫穿了。”
赵玉娇毫不客气地将细棉布给搬了出来。
“再找找,看还有什么?”
尝到了甜头,母女俩恨不能将这床肚翻个底朝天,可是除了还有一坛精米,一袋面粉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些东西,若放在以前,随便一样都能让这母女俩惊叹咋舌,心满意足,可是自从知道林氏挣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后,这些东西虽好。最多也就值个二三十两银子,跟一千五百两比起来,简直是差太远了。
“娘,没有了啊,一千五百两银票,照说就是一百两银子一张,也得有十五张,她不可能揣在身上,也不怕丢了啊!”
赵玉娇不死心,整个人爬到床肚底下,又仔仔细细地寻摸了一遍,终于一抬头,发现床架上一处木板被锯掉了,里面正好藏了一只小锦盒。
赵玉娇兴奋得整颗心扑通扑通直跳:
“一千五百两的银票啊,肯定都藏在这里面了。”
为防止老娘跟自己争,赵玉娇想也没想,直接将这个小锦盒给藏到了袖子里,反正这锦盒也不大,只不过巴掌大小。
“娇娇,这找了半天,到底有没有找到银票啊!”
见赵玉娇开始还骂骂咧咧的抱怨,到最后竟然不吭声了,老钱氏不由得着急地问道。
“哎哟,娘。别提了,银票没找着,我这头撞到了床板,撞得生疼的。”
赵玉娇蹭了个满头满脸的灰从床底下爬了出来,样子的确挺狼狈的。
“哎哟,这个杀千刀的林氏,果然够精明的,铁定是将银票带在身上了,好在咱们也不亏,这么些好东西,也值个二三十两了,快。趁他们俩还没回来,赶紧将东西搬走,到时候来个死不赖账就是,反正说出去,没人相信这个懒婆娘能挣这么多银子的。”
老钱氏将算盘打得叮当响,既得了实惠,又不影响儿孙们的好名声。
见老钱氏作势就要将东西往自己屋里搬,赵玉娇急了,连忙道:
“娘,瞧您说的,在乡亲们的眼中,她林氏拿不出这些好东西,您难道就能拿出这些好东西了不成?”
老钱氏被问得愣住了,呐呐道:
“那......那该怎么办,总不能将这些好东西又给放回去吧?”
打死她也不甘心呐。
“先搬回咱们王家啊,夫君是秀才老爷,这十里八村的,有多少读书人家巴结孝敬着,这些好东西哪怕被乡亲们看到,也不会说什么的。”
老钱氏一想也对,女婿迟早是要当大官的,自己将来还指望着女儿女婿过好日子呢。
马上果断地点头道:
“成!就搬去你们家!”
...... 种田之后皇上咸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