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大哥叫李定国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听得刘尚祥的恭维,窦逐北轻笑不语。
实际上他说的办法,就是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同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
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蛹等作鱼饵料。
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或生产链条。
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进,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
广东地区种植桑树的历史记载,见于史书的是北宋徽宗期间,在南海和顺德两县相邻的西江沿岸,修筑了著名的“桑园围”。
但当时种的桑是在广州附近的高地,与鱼塘没有联系,尚未形成桑基鱼塘。
明嘉元年(1522),因为东南沿海士绅联合倭寇骚扰地方,明朝封闭了福建泉州和浙江宁波两港,广州成为官方生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各地生丝经由广州输出。
广州周边的桑树逐渐多了起来。
但是,依旧没有形成桑基鱼塘。
其后,1553年葡萄牙侵借澳门,外国商船陆续进入,从而,澳门又成为对外贸易的转运港口,促使广东生丝对外更加畅销。
历史上的广东,直到满清王朝闭关镇国,封闭了福建漳州、浙江定海、江苏云台山等对外贸易港口。
并且,因为迁海令的存在,使得民间偷运成为了妄想。
广州又成为全国生丝唯一的对外输出港口,外国商人都集中到广州来购买生丝和丝织品。
粤丝对外销路日广,需要生丝及丝织品大量增加,从而促进了蚕桑业的发展。
桑叶的需求多了,也促进了三角洲各地桑基鱼塘的发展。
很快在三角洲西北部的南海县九江乡、顺德县的龙山乡、龙江乡,高鹤县的坡山乡(今古劳)一带,构成一个广阔的桑基鱼塘区域。
其中以南海县九江为中心,各地纷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掀起了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当时由于生丝畅销,在之后桑基鱼塘发展迅速。
南海县的九江,顺德县的龙山、龙江,高鹤县的坡山(古劳一带)等地,桑基鱼塘急剧兴旺起来。
历史上著名的桑园围和古劳围就在这一带。
农民经过长期种桑养蚕的经验,后来发现养蚕的蚕沙(蚕粪)可以养鱼,逐渐了解蚕沙是塘鱼很好的饲料。
于是出现了以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
鸦片战争以后,缫丝新式技术逐渐输入。同治五年(1866)南海陈启沅引进国外缫丝新技术,在南海县蕳村建立三角洲第一个现代缫丝厂。
不久,新式缫丝业的风由南海县逐渐向三角洲各地吹去。
顺德在大良北关建立了一个500—600名女工的怡和昌机器缫丝厂,这是顺德县缫丝业大发展的开始,此后,顺德缫丝业逐渐取代了南海县而居三角洲首位。
由于新式缫丝工业迅速的发展,推动了蚕桑业的发展,再次掀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之风。
桑基鱼塘面积再次扩大,形成了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第二次高潮。
此后的一战时期,是桑基鱼塘的第三次发展高潮。
至此,广东的桑基鱼塘,形成了后世的随处可见的规模。
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广东地处南方,常年遭受台风带来的大量降雨,又因为境内平原都是盆地地貌,使得地表水量充沛。
窦逐北是有意识拿出来的这个。
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是怎么来的?
羊毛运动后,大量失去了土地的百姓被赶入城里,成为了工人。
而工人聚集之后,资本家为了追逐利益,于是进一步压榨工人,在珍妮纺纱机的出现,能够代替了大量人力之后,一工爆发了。
在封建时代,华夏人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是占据全世界的一半到三分之一之多的!
因此,华夏是不会少了人力的。
窦逐北若想占据了科技主导地位,单单靠三五个科技推动,是很难完成的。
实际上不管是宋朝还是明朝,都有了一次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而这个正是工业革命能够发生的背景。
但是,为什么华夏先后出现了两次萌芽,却最终都没有变革呢?
甚至,黄道婆纺织机,一度领先世界五百余年!
宋朝更是出现了各种水力驱动的机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没有爆发了工业革命呢?
就是因为华夏的人太多了!
多到了让资本家逐利的动力降低到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步!
为了改变这个情况,让工业革命出现在古老的华夏大地,窦逐北只能因利势导!
只有让人们看到暴利,工业革命才能真正的出现在华夏大地。
这也是窦逐北制定了以低价回收粮食,代替朝廷征税的原因所在!
只有将华夏人的目光,从土地上挪出来,放在了附加价值上,才能真正的让一工出现在这个古老的大地!
而以纺纱业动力来源为解决目标才出现的第一个工业革命,却又会成为窦逐北完成心中谋划的坚实基础!
正因为这样,在明知将来会需要大量粮食的情况下,窦逐北还是将桑基鱼塘拿出来了!
“刘老却是不知道,这一套模式,在江浙一带早已风靡遍地,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蚕沙喂鱼,塘泥肥桑……”
“这是一个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利器啊!”
刘尚祥早已想明白了这东西的好处,他当即道:“侯爷放心,我回去后就宣传这件事!”
而跟在两人身后的村正们,眼睛里已经精光闪烁了。
这可是好事啊!
可不能被姓刘的给私吞了!
窦逐北眼角的余光一闪,看到了众人的表情,他嘴角勾了起来。
之所以不以官府张贴告示,强制百姓们来做这件事,就是为了这一刻。
很多时候,官府的告示,只能起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就像是当年种植棉花,官府让老百姓们不直接在田地里点棉籽,而是以薄膜棚移栽的方式…… 我大哥叫李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