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腾格里的记忆

第128章 关井压田

腾格里的记忆 白马出凉州 4956 2021-04-05 12:5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腾格里的记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对于沙城县来说,水就是命!

  虽然,勤劳的沙城人们为了多打几袋粮食,昼夜不停的开机井浇水,出发点是好的。

  可他们粗放式的做法,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这个情况,其实早就引起了县里极大的重视!

  可县里最初为了鼓励大家种地,并没有限制浇水的政策。

  现在,水位急剧下降,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县里就紧急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关井压田!

  关闭一部分机井,不许农民再没有节制的浇水。

  沙城县,掀起了一场生态保卫战!

  水利局就派了技术员组成工作组,到全县各个大队里里实地考察,然后划定要关停的机井。

  工人们,就按照工作组的要求,拆毁了许多机井。

  起初,好多农民都不理解县里的政策。

  好好的机井水,咋就不让浇了?

  没有了机井水,单靠水库里的水,可就困难了......

  崖山水库的水,要灌溉整个沙城县,所以,只能轮流浇排水。

  这个月给这个乡镇放水,下个月给下一个乡镇放......

  所以,不是谁想什么时候浇就什么时候浇。

  可种庄稼,最关键的就是节气。

  如果庄稼按节气不浇水,秋天的收成,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机井水不像水库的水,基本随时都可以浇。

  就算排队,一个生产队里,也没有多少户人家,完全可以轮上。

  现在关井压田,等于大家就只能靠水库里的水浇地了。

  靠近水库的乡镇还行,可像青湖镇这样,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人们,可就费劲了。

  没了机井水,优质高产的“云粮一号”,肯定是种不成了,大家只能回过头去,再种产量极低的“哈食白”......

  好多人,就怨气冲天,纷纷说县里的政策不好。

  县里就派出宣传队,到处宣传“关井压田”,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农民们,渐渐的也就接受了县里的政策。

  是啊,要是地下水位再下降下去,子孙后代可咋办呢?

  这六七年,为了吃水的问题,大家可是伤透了脑筋......

  尤其是阳曹大队!

  整个大队几百户人家,几千号子人,就只有一口甜水井还有水。

  其他的井,不是干涸,就是苦水井。

  那些苦水井里的水,驴喝了都直摇头,就别说人了。

  说来也神奇,唯一没有干涸的那口甜水井,不管有多少人来打水,一直都有直径两米多的一汪水。

  不增,也不减。

  那口井,就成了那几年,阳曹大队的救命井。

  后来,附近大队的人,也没有水吃,就套上了驴车,半夜三更的来拉水。

  阳曹大队的人,就在井上盖上了带锁的盖子,夜里,就锁了井,不许别的大队人来“偷”水......

  白天,就派一个老汉坐在井边看水。

  即便是这样神奇的井水,打上来也是浑浊不堪......

  挑水回家,必须放上明矾澄上半天,才能吃。

  而且,水里的氟含量极高。

  阳曹大队的大人娃娃,几乎都长着一嘴发黄的高氟牙。

  就像抽了几十年烟的人一样。

  后来,乡里就给每家每户,发了一个过滤水的简易机器。

  可收效甚微。

  农民们嫌麻烦,用了几天就把过滤器扔在了一边。

  后来,县里又斥资,为每个大队修了一个淡化站,把地下水抽上来,过滤杂质,处理成合格的饮用水,让老百姓吃。

  可是,这水有成本,需要花钱买着吃,穷怕了的农民,宁可自己买点明矾澄了泥糊糊水吃,也不愿意买淡化站的水......

  再加上,淡化站排出的废水,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淡化站的计划,也就流产了......

  这六七年,水位下降的厉害,腾格里沙漠边的人,为了吃水的问题,想尽了千方百计,可都是治标不治本!

  现在,县里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定,让大家“关井压田”,是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大家虽然抵触了一阵,可后来在宣传队的宣传下,大家也就都接受了......

  多年后,“景电二期”工程,终于引来黄河水,沙城县的人民,才彻底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自来水,直接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

  阳曹大队娃娃们的牙,也不再黄了......

  这就是后话了。

  大家接受“关井压田”后,县里又建议大家不要种麦子,鼓励大家种经济作物。

  比如茴香,葵花,棉花什么的......

  这些经济作物,这几年的价格都好的很。

  种了经济作物,秋天卖了钱,再买粮食吃,下来划算得多......

  不过,种这些庄稼,比种麦子和苦得多。

  人手要是不够,根本就种不过来。

  母亲只有一个人,就算父亲周末来帮她,也只能种麦子,种经济作物,完全忙不过来。

  最关键的是,狗蛋家的那八亩沙边梁的地,就在沙窝边上。

  有机井水的时候,这八亩地还能种种庄稼。

  现在关井压田,单凭水库里放排水,完全没有办法种经济作物......

  这八亩沙地,最多只能种点“哈实白”,一年下来,恐怕连狗蛋一家四口的口粮都打不出来。

  所以,母亲已经没有办法再回乡下种地了......

  她虽然一直不愿意当城里人,可历史的潮流,把她逼到了城里来。

  她已经没有了退路。

  母亲只好,打起精神,努力做好一个城里人......

  开春,沙城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关井压田,母亲把沙边梁的八亩地,给了李二叔家种,带着所有的家当,就彻底搬到城里来住了。

  东子狗蛋也一天天的大了,父亲的单人宿舍里,越来越拥挤......

  孩子们开学后,母亲就推着父亲的自行车,悄悄学会了骑自行车。

  然后,他就推着自行车,在市场门口卖爆米花筒。

  这是她唯一能干的挣钱营生。 腾格里的记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