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联齐抗秦
面对秦国来犯,赵国朝臣,分为两派,主战与主和。
主和理由:
1、秦国霸道,不能硬拼。(赵国打不赢。)
2、先王刚去,新王年幼,赵国的凝聚力、向心力不强。
3、赵国的当务之急,稳定国政。
主战的理由:
1、先王刚去,秦国出兵伐我。不战而求和,只会助长秦国嚣张的气焰。
2、秦国欺负到家门口,不战,岂是血性男儿。
3、赵国有实力与秦国一战。
主和派与主战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赵太后(赵威后)虽是女儿身,但,君王的气度,还是有的。遇见家国大事,没有像普通妇人一样,自怨自艾,哭哭啼啼,抱怨命运的不公。相反,她镇定自若,没有乱了阵脚。
但,大臣的争吵,让她感到很头疼。
主和派找到了主战派的弱点,开始进攻:秦国开战的借口是赵国收留魏齐。
那么,杀了魏齐,就能止息兵戈。
平原君听了,大笑不已。
秦国伐赵,真的是为了魏齐?
杀魏齐很容易,但,这样做,只会让赵国寒了士子之心。
在诛杀魏齐这个问题上,朝臣又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然,争论总会有结束的时候。
平原君说了一句话,压制主和派,占据上风,还得到了赵孝成王和赵威后的支持。
这句话:秦国伐我,我们不战,辱没了先君的英明,也辱没了我们七尺男儿之躯。诛杀魏齐,不仅寒心,还是无能。
赵孝成王少年心性,也不愿向秦国低头。
父王刚去,秦国来伐。他若不战,不仅辱没了父王的英明,还会令他倍感羞耻。
想当年,他祖父赵武灵王继位,不过十五岁。魏国邀集齐、楚、燕、秦等诸侯伐赵。赵武灵王不屈服,为了守护曾祖父的英明,为了捍卫赵氏男儿的荣誉而战。
如今,他是赵国的王,肩负起赵国的天下,同时也要承担起捍卫赵氏荣誉的重任。祖父、父王不惧秦,他怎能惧秦。
赵孝成王年少气盛,自然不会不战与秦国议和,更不会将魏齐交给秦国。
如果他这样做了,岂能对得起先祖的英明。
赵威后虽是个女人,但她是个有见地、有远见的人。
秦国来犯,赵国不战而求和,还把魏齐的人头送去秦国。这件事传出去了,诸侯岂不讥笑赵国无人。如今,儿子刚继位,她主政,秦国来伐,简直是不给她面子。
她交出了魏齐,不仅承担起惧秦的名声,还有更可怕的事。尤其是诸侯,会认为赵惠文王刚甍,赵威后和赵孝成王丹却如此害怕秦国。无论是天下士子,还是赵国士子,皆会以此为耻。
赵威后也知道,此事若处置不好,将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此战,不仅是王儿继位后与秦国第一战,同时也是自己主政后的第一战。
不战而求和,不仅是王儿会背上骂名,自己也会被君臣唾弃。
此战,是考验赵孝成王,也是考验她主政的能力。
赵太后也知道,此战不能输,要击退秦国。否则,王儿坐不稳王位,她主政也会惹人诟病。她和王儿不能凝聚民心,也不能得到君臣的认可。一旦君臣离心离德,赵国为祸不远。
赵惠文王在天上看着她,几个年幼的儿子、女儿和朝臣,也看着她。
赵威后刚主政就遇见这样难以决断的国家大事,心想,“一国之君,还真不好当。”
但,她没有人可以选择依靠,只能扛起家国伟业,与朝臣周旋,与秦国周旋。
赵太后见诸臣有的人请战,有的人主张将魏齐人头送去秦国讲和,还有的人静默不言。这座大殿有很多人都在等着看这对孤儿寡母的笑话。赵太后也不表明自己的心里所想,委屈道:“此乃国家大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怎能做主。”
随后,赵威后又说了几句话:
今天,秦国是要魏齐的人头。明天,秦国要我国任何人的头,我们也送去不成。
诛杀魏齐事小,送他去秦国,这事可不小。我一个妇道人家也知道,这是不可取的。
秦国趁先王甍逝,出兵伐我,让人难以容忍。你们难道想先王走得不安宁,英明被我们所毁?
就在这时,一个人献计:联合齐国,对抗秦国。
这个人就是三拜赵惠文王,而被封为上卿的虞卿。
那么,虞卿是个怎样的人呢?
虞卿,赵国人,他的本名是叫虞信。卿,是他的官名。是一名,善于有说之士。
这个人,留下了很多的故事。
其中,三拜赵王,得上卿,足以证明,这个人的才华可不简单。
据说,虞卿一拜赵王,脚蹬草鞋,肩挂雨伞。
二拜赵王,被赵王礼遇。
三拜赵王,被封为上卿。
要知道,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才成为赵国的上卿。
然,虞卿三拜赵王,却被封为上卿,足以证明,他的才干,不弱于蔺相如。
当然呢?
此时的蔺相如已经垂垂老矣,虞卿却是青春鼎盛。
赵国也流传一句话,前有蔺相如,后有虞卿。
从后面的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虞卿的计策,足以证明,他是个厉害且了不起的人物。
总之,虞卿也是赵国继蔺相如之后,有才华且能说会道的有说之士。
秦国伐赵,赵国朝臣在战与和、诛杀魏齐,陷入了激烈地争论。
虞卿听了朝臣的意见,又揣摩出赵孝成王和赵威后的意见,他本人的意见,也是主张打。
不过,虞卿的方式,有点不一样。
打,秦国是必然的。
但,打的方式不是赵国独自抗秦,而是联合齐国共同抗秦。
也就是说,虞卿的计策就是联合齐国抗秦。
虞卿的计策,得到了赵威后、平原君、赵孝成王等人的支持。
可,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派何人去齐国缔结同盟,共同抗秦。
赵威后心中最佳人选是蔺相如,毕竟他的外交手段和名声,赵国上下是知晓的。
然,蔺相如年迈,身体也不行,又坚持为先王守灵。其他人去,赵威后又不能放心。
平原君、赵孝成王等人,推举虞卿。
这个计策是虞卿献的,让虞卿去齐国,这是最佳人选。
对于这个提议,赵威后也没意见。
于是,虞卿入齐,缔结联盟,共同抗秦。
虞卿奉命出使齐国,来到齐都临淄,进入齐宫面见齐王。
此时,齐国的国君是第四代王,齐襄王田法章。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燕、秦、韩、赵、魏,五国之兵攻打齐国,齐襄王田法章的父亲齐闵王兵败逃亡,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而且死得很凄惨:被抽筋扒皮,活活吊死。
也可以说,齐闵王是战国时代,死得最惨的君王。
齐闵王被杀后,齐国无主。
莒城百姓和齐国逃亡的大臣为了凝聚人心,复兴齐国,找到齐闵王的儿子,共同拥立田法章为新王。
公元前283年,齐国新王继位,是为齐襄王。
齐襄王和他父亲不一样,他能够采纳朝臣的意见,选贤任能,据守莒城,并布告齐国各地,击燕复齐。
上天抛弃了齐闵王,没有抛弃齐国。
在安平君田单的努力下,齐国击退了燕国,光复国土。
然,齐都临淄已经是断垣残壁,凋败不堪,早已经没有先前的气息。
齐襄王复国后,齐国也没有了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那般霸气,也没有选择逐鹿中原,以争天下。相反,齐襄王选择了偏安,复兴祖业。
历经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君臣,热衷于和平。
当虞卿提出联合齐国,对抗暴秦。
齐襄王的答复:寡人只想治理好齐国,不想加入中原之事。
简单说:齐襄王热爱和平,拒绝战争。
虞卿见齐襄王,早已经没有父辈、祖辈、曾祖辈的雄心大志,显然是还没有从五国伐齐之战中,恢复过来。
五国伐齐,对齐国来说是一场灾难,对齐襄王来说是更大的打击。
齐襄王历经家国昌盛、被诸侯联合伐、险些亡国,社稷倾覆、又复齐国,这其中的滋味,是无法用语言形容,除了亲身经历的人,也没人能够体会。
虞卿拿出赵威后备好的家书,递给了齐襄王。
齐襄王见着世上不多的亲人,赵威后的家书,泪落不已。
齐襄王不想卷入中原战事,又不想和赵威后闹得不开心。
他选择救赵,就会卷入中原战事。对于齐襄王的人生经历来说,和平才是最重要的。
他若不救,必会和赵国交恶,也会和赵威后断绝关系。
齐襄王左右为难,对着虞卿说了几句,并安排他在官驿歇息,等待答复。
虞卿行了一礼,说走就走,也不说话。
虞卿从齐王眸色散发的表情之中就看出了齐襄王内心涌现出复杂的感情。虞卿知道,这件事齐王需要时间考虑。毕竟,现在的齐国,当今的齐襄王,想要的只是偏安之中的和平。
齐襄王与大臣商议结盟一事。
诸臣,一致反对。
那么,虞卿会用什么计策,缔结齐、赵之盟?
齐襄王又会如何应对群臣,助赵击秦? 战国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