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人物

赵武灵王篇(45)

战国风云人物 傲双 7461 2021-04-05 1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壮年退位

  赵武灵王以魏冉为相,无论是芈八子,还是秦昭襄王,又或者是秦臣都不会反对。

  但,令赵国君臣没想到:秦国还是以孟尝君为相。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难道是赵武灵王的计谋不够高明,还是仇液办事不给力。

  答:都不是。

  赵武灵王千算万算,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芈八子的气度。

  按道理说秦昭襄王以齐人为相是为了削弱打压芈八子等人的势力。芈八子能击败秦惠后,赶走秦武后,自然不是糊涂之人,也能够懂得其中的厉害关系。

  可,芈八子为何不以魏冉为相,反而选择齐人。

  这有点说不过去。

  难不成赵武灵王收到的消息是不真实的:秦昭襄王和芈八子这对母子关系不好,这是假的。

  秦昭襄王过了亲政的年纪,却政有母出,关系不好,这也摆明的。

  那为啥芈八子要给自己找麻烦呢?

  按理说,魏冉是自己人,他为相,才能替她办事。

  芈八子不用魏冉,任用孟尝君,这怎么回事呢?

  这只能说明一个点:芈八子(大秦的宣太后)这个女人不简单啊!

  她不会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利益。

  芈八子明知道秦昭襄王以齐人为相,不以魏冉为相,是为了打压、削弱自己的实力。

  但,面对赵国插手内政,她还是选择拥立秦昭襄王的意见。

  对外,他们还是站在同一个方阵。

  毕竟,她和秦昭襄王是母子关系。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

  秦相的选择,不仅是秦昭襄王和芈八子相争。同时也是赵国插手秦国内政的手段。

  秦昭襄王和芈八子竟然能够达成协议,选择以齐人为相,打乱了赵武灵王的节奏。

  齐、秦真的走到了一块,赵国也会再次面临被东西夹击的危险。

  干大事的人,总会将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进而留有预备方案。

  计划A不行,启动计划B。

  选择魏冉,是计划A。

  赵武灵王的计划B是什么呢?

  为了摆脱这个困局,赵武灵王做了最坏的打算。

  秦国以齐人为相,牵动了赵国君臣的神经。齐、秦两国以此为契机,缔结军事联盟。战略上,赵国就处于齐、秦东西夹击不利局面。

  如何离间齐、秦之盟?

  如何避免赵国被齐、秦东西夹击?

  赵国如何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国际环境?

  赵武灵王继位至今已经有二十五载。对于国政、外交,运用得心应手。

  如果事情真的走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他只能拉拢韩、魏、燕,再掀合纵,应对齐、秦。

  也就是说,赵武灵王的计划B:合纵诸侯抗齐、秦。

  公孙衍能够联合韩、赵、魏、楚、燕五国合纵,既是伐秦,也是针对齐国。

  赵武灵王效仿的同时,还要整出更大的阵仗,他要拉韩、赵、魏、燕、楚、宋六国合纵。

  公孙衍合纵以楚国为首。

  赵武灵王合纵,则以赵国为首。

  这一次,赵武灵王要挑起这个大旗,合纵抗齐、秦。

  话说,赵武灵王再掀合纵,诸侯会参加吗?

  毕竟,合纵是件大事,自己说了不说。

  但,赵武灵王善于分析问题,认为合纵会成功的。

  接下来,就来说说合纵成功的可能性。

  齐、秦之盟不仅威胁赵国,也会威胁到韩、魏的安全。为了图存,不被诸侯夹击,韩、魏不会拒绝。

  燕国和齐国有亡国之仇,燕昭王也会响应号召。

  楚国东败齐,西败秦,为了雪耻,也会加入合纵。

  宋康王也是有大志之人,自然也会加入攻齐的行列。

  齐、秦联盟,赵武灵王掀合纵。

  齐、秦两国,岂能对抗韩、赵、魏、燕、楚、宋六国。

  齐、秦结盟之时,就是赵武灵王再行合纵之日。

  纵使齐、秦结盟,安敢挑战诸侯。

  秦、齐两国也是能人辈出。尤其是齐国文有田和、段干鹏等人;武有匡章、田阳等人;外交能臣有田鞅、周最之辈。

  齐、秦交好,虽能掣肘三晋,压制南楚。

  但,齐、秦联盟,挑战天下诸侯。这也是不明智的决定。

  无论是公孙衍的五国相王,还是五国合纵。秦、齐都费了好大的力,才破了公孙衍的计策。

  如果齐、秦结盟,图谋天下。

  三晋男儿,也会再掀合纵。

  这也是齐、秦两国不想看到,甚至是最害怕看到的。

  齐、秦两国为了避免天下诸侯误会,也释放了许多信号,有意向诸侯表明,齐、秦并没有结盟,图谋天下的打算。

  仇液出使秦国归来,带回来一个好消息:齐、秦不会结盟。

  理由:

  齐闵王送孟尝君入秦,是为了打压、削弱对方的影响力。

  芈八子虽然拥立孟尝君为相,却也是处处制肘,让对方没有发挥才能的余地。

  简单说,秦昭襄王和孟尝君,这两个人抱团取暖,是齐闵王和芈八子都不想看到的。

  既然,齐、秦结盟,困难重重。

  那么,赵国也没必要再掀合纵应对危机,更不会去蹚浑水,让天下诸侯看清赵国的实力。赵国还是应该韬光养晦,隐藏实力,亡中山,巩固胡疆。

  然,齐、秦联盟的危机刚过去。

  赵国又迎来一道新的危机,而这道危机却是天祸:天象有意。

  在战国时,有个职业,专门是研究天象的。

  这个职业,是很玄妙,很难懂,却很吃香。

  为了更好知道国运如何,诸侯国设立了一个官职:占卜。

  让爱好天象的人,来研究星象学问的同时,预知一下国祚和未来。

  赵国有位研究天文学爱好者,还研究出了名堂。

  此人,就是尹皋。

  那么,这位爱好天文星象学的人,发现了什么呢?

  天有异象、荧惑守心。

  简单说:赵国的天下将会大乱。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不过是普通的自然现象。

  但,对古人来说,这是上天发出示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君王不懂天象,但懂得要敬鬼神。

  面对天有异象,赵武灵王会做什么呢?

  答:禅位避祸。

  对于,赵武灵王这种逃避问题的方法,很多大臣都反对。

  理由:

  1、 鬼神之论,不可信。

  2、 赵武灵王正值壮年,青春正盛,怎能禅位避祸。

  3、 前车之鉴(燕王哙让位,导致天下大乱)

  4、 赵武灵王之举是打破世俗(君王的位置是终生制,你突然禅位,不符合礼制)

  但,赵武灵王坚持要禅位避祸。

  他的理由:

  1、 他要做第一人(他是第一个去王称君之人,也是第一个学习北胡,推行胡服骑射之人。他要做第一个打破终身制,提前禅位之人。)

  2、 世事难料,人有旦夕祸福。(毕竟,他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尤其是孟姚的死,对他影响特别大)

  3、 不想看到子嗣为了君位,自相残杀。进而导致国弱,被诸侯插手国政。

  4、 这是解决赵氏内斗的方法

  但,朝臣,不能理解。

  赵武灵王青春鼎盛,怎能行前人未行之事,行提前禅位之举。

  赵武灵王因为天象、鬼神,实行避祸禅位,简直是荒唐可笑。传了出去,岂不是令天下诸侯讥笑。

  面对反对声,赵武灵王淡定说了一句:他们爱笑,就笑罢!

  他的一生都在走不寻常路,此次,又来打破常规,再走不寻常路。

  有聪慧、淡定的大臣,见不来来硬的,又提出三个疑问:

  1、 你禅位了,赵国的凝聚力、向心力怎么办。

  2、 会不会加剧胡疆动荡。

  3、 如何与中原诸侯周旋。

  4、 无过错,何故禅位。

  总结性发言:请赵武灵王三思。

  赵武灵王见朝臣都不理解自己禅位的真实意图,心中也不生气。

  也对,华夏历经上千年,何曾听说君王,提前禅位给储君的。

  但,赵武灵王仍然坚持提前退位。

  他是一个天下诸侯都在称王争霸,而他却‘自甘堕落’去王称君的男人;也是一个敢爱、敢恨,言必行,行必果的男人;他是一个不在意天下人的目光,敢于打破礼制,推行胡服骑射的男人。

  他有什么是不敢想、不敢做的。

  只要是他想,想要做的事情,他都会义无反顾去做。

  但,赵武灵王还是表达了提前禅位的原因。

  1、 上天以天象有异,示警。说明他德行有亏,要高度重视。

  2、 提前禅位,既能树立新君的威严和地位,还能为新君保驾护航,杜绝内耗。

  3、 专心军政攻伐之事,开拓疆土,不给诸侯插手赵国内政的机会。

  4、 行王道,争天下。(赵武灵王一诺千金,自贬为君,不行王道,他儿子可以。)

  当然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避免子嗣相残。

  总结性发言:主意已定,禅位,势在必行。 战国风云人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