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人物

楚怀王篇(5)

战国风云人物 傲双 8581 2021-04-05 1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五国联军兵伐函谷

  俗话说,没有利益,谁会动不动就打仗。楚怀王之所以加入,一是为公,二是为私。

  公是因为中原诸侯尊楚为合纵长,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这也是改善楚国与中原诸侯之间的关系。

  私是因为秦国和楚国之间在商於之地有领土纠纷。楚国出兵,也是为了收回这片疆域。

  商於本是楚国的疆域,却被秦国占领。

  秦、楚双方为争夺商於,展开多次拉锯战,大多以秦胜楚败而告终。秦国还在商於,设置武关,阻挡楚国的攻势。

  商於这块疆域,在楚怀王这个时代收回来,又会如何呢?

  那是一件了不得的功业啊!

  这些条件太具有诱惑力,楚怀王岂不动心。

  如今,秦国是落水狗。天下诸侯皆喊打,楚怀王去凑个热闹,不仅提高了楚国的国际地位,还能收回疆土,这不是亏本的买卖。

  楚国君臣为什么不答应呢?

  很快,秦国东进挑战齐国,惨败的消息,铺天盖地的传来。

  秦国自认为无敌于天下,最终折戟沉沙。秦国败了,增加了其他诸侯的信心。五国伐秦之势,随着秦国的惨败,正式形成。

  楚、魏、赵、韩、燕,五国国君按照约定,举行登台会盟仪式。

  楚国的楚怀王(公元前328年继位)、赵国的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继位)、魏国的魏襄王(公元前318年继位)、韩国的韩宣惠王(公元前332年继位)、燕国的燕王哙(公元前320年继位),举行会盟,共同伐秦。

  楚怀王是合纵长,登高台,祭天地,读誓词,发表感言,这份辛苦的工作,就是他的。

  楚怀王也很乐意接受这份工作。

  能够在大国之君面前,拉风一把,谁不愿意。

  五国国君,开始宣誓。

  宣誓内容:兵伐函谷,伐暴秦,卫天道。不破秦国,绝不撤兵。何人敢私自与秦国言和,天下诸侯共同击之。

  三晋对这个誓言,持双手赞成。

  楚国也没有意见。

  燕国与秦国不接壤,心想,“我干嘛来凑人数啊!”

  但,来都来了,不能投反对票。

  五国全票通过,出兵伐秦。

  现在来看一下五国联军的战将和总兵力。

  战将:

  楚国昭阳(联军统帅),其战绩:襄陵破魏、插手魏国国政

  韩国韩鹏(大司马),其战绩微弱,但是韩国宗室

  魏国公孙衍,其战绩:助秦复河西、联齐破赵、五国会葬分赵、五国相王

  赵国公子歇,其战绩:阻秦防魏

  燕国太子平,燕国的接班人

  总兵力:五国之兵加起来三十多万,号称百万。

  此阵容足以移平天地,让山川动容,惊天泣鬼神。

  五国联军分两路进攻。

  三晋、燕国和数万楚军,从正面攻伐秦国函谷关。楚国另外一路,攻武关,收复商於。

  五国之兵来了,秦国又在做什么呢?

  秦惠文王挑战齐国,惨败。

  现在,五国联军,声势浩大,出兵伐秦。

  秦惠文王这一刻才发现,自己捅了马蜂窝。他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要多差,有多差。

  这也说明,要和其他诸侯搞好关系啊!

  人缘不好,只能挨揍。

  秦国正面迎战,是打不过五国联军。秦国上下也畏惧五国之势,只能收缩兵力,以待决战。

  秦惠文王主动放弃攻占三晋河东的城池,退守函谷关。秦国以黄河这道天然屏障,阻击联军。又利用函谷关,这道天险守卫秦国。

  函谷关破,秦国就保不住了。

  秦国的安危,就寄托函谷关这道天险。

  五国伐秦,这是秦国建国以来,首次,面临最大的亡国之机。这也是,诸侯合纵伐秦第一次。以后还有好几次,这里不多说。

  秦惠文王得知这次合纵之势,是以前爱将公孙衍发起,悔恨当初没有杀了他。

  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大争之世,一步走错,错过一人,就会提前出局。

  秦惠文王见诸侯联军来攻,只能动用全部的力量迎战,就连秦王身边的卫队,都押了上去。

  举国一战,许胜,不许败。

  五国联军声势浩大,很顺利的抵达函谷关城下。只要踏破此城,就能畅通无阻,抵达咸阳。

  天下,再无秦国。

  秦国势在必守,联军势在必攻。一场大战,即将上演。

  建国数百年的秦国,就这样淡出历史舞台了吗?

  很显然,这时的秦国,还没有被上天抛弃。

  就在秦惠文王担忧家国社稷,食之无味,夜不能寝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公孙衍的对手,张仪。

  话说,张仪不是在魏国为相,又怎么回到秦国呢?

  魏襄王举起大旗,合纵伐秦。张仪在魏国,也混不下去了。

  张仪不愧是聪明人,很早就意识到了危险,主动请辞,离开魏国。

  魏襄王也不知道咋想的,竟然让张仪平安无事的离开。

  也许,魏襄王相信,这么大的阵势,灭不了秦国,简直没有天理。

  若用用两个字概括:自信。

  魏襄王见联军势大,任何人都不能挽救秦国的覆灭,对于张仪只是乱棍把他赶走。

  张仪回到秦国,不过是多一具尸体而已。

  魏襄王杀了他,只会成全张仪之名。

  张仪知道魏襄王不会杀他,魏国臣子,他就不敢保证。

  毕竟当年,他混得不错,欺压了很多人。现在失势,保不齐被他整的人,会来找他报仇。

  张仪运用自己的智慧,逃离了大梁,狼狈的回到秦国。

  为什么魏襄王要打秦国,还要灭了他呢?难道就因为秦国插手魏国的内政,这也太冤了吧!

  按理说,魏惠王刚甍,魏襄王继位。

  魏襄王要学会低调,继续执行魏惠王以诸侯制衡诸侯的国策。

  可,魏襄王继位,锋芒毕露。

  吵着嚷着,要打秦国。

  为什么魏襄王要选择成为一个主动进攻型的选手,非打秦国不可?还搞了一个大阵仗,联合诸侯伐秦。

  那也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魏惠王被诸侯欺负得很惨,魏襄王是看在眼中的。从小,魏襄王向往爷爷魏武侯那个时代,想打谁就打谁。他老爸魏惠王与之相比,差太多了。

  魏国落到他的手中,他要继承爷爷的荣誉,替老爸找回丢了的面子。

  振兴魏国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秦国,非打不可,还要往死里揍。

  张仪离开魏国,也没有其他去路,只能回到秦国。魏国大梁,从来都不属于他。天下诸侯,也不喜欢他。

  魏襄王给他的耻辱,也只有秦国才能帮他报。

  离开大梁时,张仪看着这座城池,立下誓言,“魏嗣小儿,你欺负我,我会加倍奉还。”

  张仪在五国联军抵达函谷之前,回到了秦国。

  秦惠文王见到这个故人,心想,“秦国有救了。”

  张仪这个人,鬼点子多,也是大才,不弱于公孙衍。有了他,秦惠文王就有了守住秦国,战胜五国联军的信心。

  秦惠文王简单问候了几句,话锋突变,“秦国遭此大难,你可有破敌之策。”

  张仪想起自己在魏国受到的耻辱,也有公孙衍的一份功劳,说,“公孙衍合纵伐秦,我就破他合纵。”

  秦惠文王就知道这个人有办法,大笑说,“对啊!你们是对手。你攻,他守。他守,你攻。你打算如何破了他合纵之策。”

  张仪给秦惠文王献计,坚壁清野,守住函谷关,再破联军。

  秦惠文王将守函谷关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嬴疾,这就是秦国智囊,称之为樗里疾,擅长军政、外交。

  秦魏惠王问,“祖宗基业就在你我手中。你有没有信心守住函谷关。”

  “城在,人在。”面对五国之势,樗里疾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但也不能堕了嬴姓男儿的傲骨。

  有这四个字,秦惠文王就放心了。

  现在就来说一下,中原诸侯要踏破秦国,要必经之路:函谷关。

  为什么,这座关隘,叫函谷关呢?不会是古人,随便取得名字吧!

  答案:当然不是。

  那么,这座关隘是为什么叫函谷关呢?

  这是由于洛邑至镐京古道中间崤山至潼关多在河间谷之中,深险如函,称之函谷。此关东西长不足5公里、谷道最狭窄处仅能容一车同行。

  从函谷关这三个字来看,这座关隘不好打。

  再加上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一座雄关要塞。

  函谷关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

  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被阻挡去路。无论联军如何叫阵,秦国闭关不出。

  昭阳召开会议,商议破秦对策,问,“秦国不出关,我们只有强攻。”

  五国主将,相互看了一眼,又很客气的将这个任务交给对方。五国主将,都不想打第一仗。

  楚将昭阳用联军主帅的口吻,命令说,“你们上。”

  魏国副将说,“你上。”

  燕太子平说,“别看我,我最弱。我上,能力不够。”

  韩国韩将韩鹏耐不住性子,冷嘲热讽说,“楚国战力第一,攻伐函谷关的任务,你来。”

  燕太子也说,“首战,非楚莫属。”

  公孙衍也说,“楚国是联军之首,来个开门大吉。”

  赵歇来时,听赵武灵王的话,一切听公孙衍安排,也说,“楚国上。”

  昭阳在四国主将的恭维下,又觉得自己是联军主帅,轻蔑地说,“我上就我上。我要秦国知道,楚国男儿的厉害。”

  当然,昭阳话中还有一层意思,你们咋这么胆小。看我楚国的威风。

  三晋和燕国,见楚国愿意打头阵,击掌附和。

  昭阳见三晋和燕国,互相推诿,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虽是联军最高统帅,可,指挥不动联军。

  昭阳有赫赫军功,对函谷关这座城,也没放在心上。

  翌日,昭阳击鼓,对秦国发起了进攻。

  昭阳高估了自己的战力,也低估了秦军守城决心。

  一战下来,楚国败了,败得还很惨。

  昭阳没有打下函谷关,还遭受联军冷嘲热讽,心中更不是滋味。

  昭阳心想,“说好了,大家一起揍秦国,哥们几个,你们也动手啊!”

  四国联军的主将很识相的说,“函谷艰险,不容易攻破。今,兵峰受挫,先休整。”

  昭阳气得心中大骂,“你们几个玩我。”

  楚军战败,带来了很大的连锁反应。联军内部不合,各怀心思,也渐渐显露出来。

  然,对秦国来说,是一种鼓舞。

  秦惠文王来到函谷关,登城而望,虽击败了楚军,但联军势大,还是不能解围。秦惠文王对着张仪问,“楚国击败了,函谷关也守住了。你打算如何破了,五国联军。”

  张仪很有把握地说,“接下来,看我表演。”

  张仪,这个靠嘴吃饭的男人,又如何抵挡千军万马呢?

  公孙衍和张仪,这对相生相杀的对手,又会碰撞出怎样的历史? 战国风云人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