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人物

魏惠王篇(22)

战国风云人物 傲双 9968 2021-04-05 1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魏国再也回不去了

  楚威王与齐威王在徐州单挑,楚国一战而胜,击败齐将申子。

  楚威王用实力说话,证明自己才是中原诸侯的老大。

  燕、赵也来凑热闹,征伐齐国。

  齐威王见诸侯来攻,叫苦说,“我就说称王,是苦差事吧!魏老儿,坑我啊!”

  魏惠王见齐国被诸侯揍得很惨,站在一旁看热闹,也不嫌事大。

  当然呢?魏惠王走的这步棋,不仅拖齐国下水,还将燕、赵、楚、越、宋、鲁等诸侯卷了进去。

  要说惨,鲁国和宋国是最惨的。

  为什么说鲁国和宋国是最惨的。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鲁国和宋国这两个倒霉孩子。

  此时,鲁国的国君叫鲁景公。

  他也是鲁国第三十二任国君。

  鲁国建国时,首封国君是周公旦,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可以说,鲁国血统高贵、身份显赫,出生背景好。

  无论是西周时期,还是春秋之时,鲁国都是大国、强国,还是礼仪之邦,形成了以儒学为主的文化中心。

  可,进入战国后,鲁国的地位,直线下降,战斗力不行也就算了。连以儒学为主的文化中心,都被魏国取代。

  此时的鲁国,连一点发言权都没有,沦落为三等诸侯。

  齐国和鲁国开战,选择的地点是徐州。

  徐州是鲁国的地盘,齐威王和楚威王两个打架,选择在鲁国境内,鲁景公连发声谴讨的资格都没有。

  鲁国,混到这个份上,也是丢脸啊!

  鲁景公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宋君剔成。

  楚威王打齐国,要经过宋国。

  宋君剔成被迫站队,选择齐国,就会被楚国打。选择楚国,就会被齐国打。

  遥想当年,宋国也是大国,无论在西周,还是春秋,甚至进入战国七雄时代,宋国都有很强的发言权。其商业,也是诸侯之中最发达的。

  可,到了宋君剔成,面对齐、楚两国打架,他却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

  宋君剔成是个老滑头,面对这种情况,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既然没有选择,那就选一个强的。

  楚威王和齐威王,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毕竟,齐威王两次打败了霸主魏国,选他准没错。

  可,楚威王攻势太猛,齐国败了。宋君剔成因为选择错误,就很尴尬。

  好在,楚威王没有为难他。

  只对他提了一个条件:保持中立。

  宋君被就想保持中立,但,被齐威王威逼。楚威王提的这个条件,正好符合他的心意。于是,宋君剔成很快就答应了。

  但,楚威王还有一个附加条件:不能跟齐国混,还要因为自己错误的选择赔点钱。

  宋君剔成也答应了。

  毕竟,宋国最不缺的就是钱。

  因为宋君剔成无能的表现,伤害了宋国的自尊心和骄傲。过了几年,宋君剔成的位置,被他的弟弟用武力夺了。他的弟弟就是宋康王。

  总之呢?齐国和楚国打架。

  宋景公和宋君剔成是最惨的,也是倒霉孩子。

  魏惠王以徐州相王,搅乱了中原局势,牵扯到了赵、燕、齐、宋、鲁、越等诸侯。魏惠王本以为自己走了一步好棋,可以安稳渡过几年。

  可,魏惠王失算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好运的日子很快就到头了。

  中原诸侯打得不亦乐乎,魏国这边也没闲着。

  这时,盯上魏国的诸侯,是秦、赵两国。

  秦、赵两国都是嬴姓,往前几百年是一家人,同宗同祖。

  秦、赵这对兄弟,是怎样走到一起,又是如何很有默契攻伐魏国的呢?

  此时,秦国国君是秦惠文王(公元前325年称王),于公元前337年继位。赵国国君是赵肃侯,与公元前349年继位。

  秦国和赵国,都被魏国欺负。秦国的河西之耻,赵国的邯郸劫难,都是魏国武力强盛的节奏。说起来,秦、赵两国和魏国都有国仇家恨。

  秦惠文王继位时才十九岁,赵肃侯继位也是二十多岁。这两位君主,相差的年纪也不是很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耐不住寂寞,进攻型、有朝力的选手。

  他们也有一致的目标:攻伐魏国,一雪前耻。

  所以,秦、赵两国,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在了一起。

  秦、赵携起手来,揍魏国。

  魏惠王尊齐为王,成为被挨揍的导线。

  也就是说齐威王被燕、赵、楚、越诸侯打,魏惠王被秦、赵两国揍。

  由于魏国拉的仇恨有点多,韩国也加入揍它的行列。

  公元前333年,也就是齐国称王的第二年。

  秦惠文王稳定了秦国的内政,以大良造公孙衍,攻打魏国河西,发动了复仇,收河西之战。赵肃侯也出兵,攻打魏国黄城。

  此时的魏国,精兵没有,名将也没有。魏国能够支撑现在,都是靠老将维持。当年的魏国,以一对战群雄。现在的魏国,以一对二,都显得捉襟见肘。

  还有,韩国出来捣乱。

  魏惠王真的很不容易。

  当然呢?魏惠王现在的对手,主要是秦惠文王这个刚出道的重量级选手。

  为什么说秦惠文王是重量级选手。

  因为秦惠文王一上台,就干掉了秦孝公变法的功臣,商鞅。还没有引起,秦国大的动乱。其手段、胆量,让人想不到,这会是一个十九岁的孩子能够做出的事。

  按道理说,十九岁这个年龄段,不是应该多读书,结婚生子吗?而这位刚成年,还没有立冠的秦惠文王同学,选择了家国伟业。

  面对秦国疯狂的攻势,魏国惨败,魏惠王只好割阴晋求和。

  秦惠文王为了讽刺魏惠王,将阴晋,改名为宁秦。秦惠文王也是告诉魏国,那个弱小被欺负的秦国,已经站起来了。

  五十年前,魏国名将吴起,就是在这里以五万魏武卒,击败了五十万秦军,横扫河西。现在,魏国真的是一日不如一日。

  魏惠王割地,也没让这种和平,维持多久。

  秦惠文王又让公孙衍加把劲,大举攻魏。

  这一次,魏国输得很惨,老将龙贾被俘,阵亡八万。

  此战之后,魏国彻底失去了河西的说话权。

  魏惠王还真大方,手一挥,将河西全部送给了秦国。不久之后,上郡也丢了。

  魏惠王见西边输给了秦国,北边不能输给赵国。否则,那就太丢面子呢?

  赵肃侯围攻魏国黄城,不克,退了回去,修筑长城。

  魏惠王见欺负赵国还是可以的,联合齐国,伐赵。赵肃侯下令挖开黄河大堤放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撤走。

  魏惠王没想到,联合齐国,竟然还输了?

  魏国,你是有多弱啊!

  西割地于秦,北败于赵。魏惠王脸面无光啊!

  遥想当年,魏国想欺负谁,就欺负谁?

  现在,自保不足,哪能欺负诸侯。

  就当魏惠王觉得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又让魏国有了起色,这也是魏国最后的荣光。

  这个人就是公孙衍。

  那么,公孙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不是在秦国干得好好的,收复河西都是他的节奏。他又怎么回到魏国了。

  现在,就来看一下,魏惠王最后一个得力助手:公孙衍。

  接下来,看一下公孙衍的个人简历。

  公孙衍生卒不详,他是魏国人,也是阴晋人。

  但,他是如何去了秦国,还混到了大良造这个位置,没有记载。

  却可以想象,公孙衍离开魏国,是混的不开心。

  去秦国,因为是魏国人的身份,让他也很难有发挥的余地。

  但,这个人却凭借自己的能力,最终实现了征战疆场,建立功名之路。

  也就是说,公孙衍没有背景,没有身份,也没有好老婆,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因此,公孙衍的特长:擅长外交、征伐、合纵。

  他的个性:不信天命,只信双手。

  公孙衍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认可,也成为了秦惠文王收复河西,最得力的战将。

  公孙衍助秦破魏,收复河西,混得好好的,为何要来到魏国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到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的出现,让他在秦国的努力,化为乌有。

  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来自魏国的张仪。

  当然呢?张仪和公孙衍的恩怨情仇,就如同庞涓和孙膑。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呢?张仪的出现,让这位曾经在秦国混得风生水起的公孙衍混不下去了。

  公孙衍是有脾气、傲骨的人。他充分发挥了,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豁朗乐观的精神,来到了魏国。

  魏惠王也很大度,一点不记恨公孙衍,助秦破魏,丢掉河西的那些事。反而很大方地重用公孙衍,并对他说,“当年你是如何带领秦国打我的,以后就带领魏国打回去。”

  公孙衍本来就是魏国人,再加上魏惠王不记前仇,重用他,给他提供广阔的天地。

  当然呢?还有千疮百孔的魏国,也托付给了他。

  近七十岁的魏惠王也开看了,他不求公孙衍能够帮他重建霸业,只要魏国不被诸侯欺负就行了。

  人的想法和激情,真的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改变。

  童年时,我们看见漫天星辰,觉得好美,想要把它们带回家。长大后,我们再看见漫天星辰,只会说,好美。

  公孙衍为了报答这位老人的知遇之恩,尽职尽责,为魏惠王做了很多事,也扭转了魏国的颓势。

  为了打开魏国四战之地的局面,公孙衍的主张和魏相惠施相符,联合齐国,交好韩、楚,打压秦、赵。

  公孙衍整顿魏国之后,便首倡合纵,联合齐国,兵发赵国。

  自从庞涓走后,魏国一直被诸侯打,很少有赢的事情发生。

  然,公孙衍来到魏国后,联合齐国对战赵国,会如何呢?

  答案:魏国打赢了。

  魏国赢了,败赵将赵护、韩举,占领赵国平城、新邑。

  此战取胜,再一次让魏惠王尝到了击败诸侯的滋味。

  公孙衍又趁着楚威王甍逝,楚怀王继位之时,出兵伐楚,径山之战,魏国大获全胜。

  魏惠王又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赵肃侯甍逝,赵武灵王继位。魏惠王见状,以魏国为主导,联合秦、齐、楚、燕等诸侯,以会葬之名,瓜分赵国。

  然,这一次,魏惠王没能得偿所愿。

  魏惠王没想到十五岁的赵武灵王竟然敢与诸侯叫板,毫不退让。

  其胆色和智慧,一点不像十五岁的孩子。

  如此看来,赵肃侯后继有人了,三晋也后继有人了。

  同时,魏国危险了。

  图赵不克,魏惠王就想办法搞好三晋之间的关系。

  魏惠王携带太子嗣前往赵国邯郸,韩宣惠王也带领太子仓去了赵国邯郸。三晋君主,齐聚邯郸,坐在一起,心平气和的说话,那已经是很久的事情。

  因为魏惠王、韩宣惠王、赵武灵王。三晋再一次聚首。韩、赵、魏三国关系,从交恶,逐渐走向友好。

  为了对付齐、楚、秦三国,瓜分天下。在魏国的主导下,发起了五国相王的运动。

  魏国从庞涓死后,被诸侯欺负,渐渐地恢复了国力,能够在中原地区有发言权。这也是魏国,最后的荣光。

  随着时光的流逝,公元前319年,这位活了八十多岁的魏惠王,总算艰难地闭上了双眼,走完了最后的人生。

  魏惠王着实不容易啊!

  活了八十多岁,在战国时代,这可是很罕见的。这也说明,姬姓魏氏一族,有长寿的基因。

  魏惠王时期就从公元前369年继位开始,他的对手,还真不少啊!

  赵国的赵成侯、赵肃侯、赵武灵王;齐国的齐侯剡、田恒齐侯、齐威王、齐宣王;秦国的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国的楚宣王、楚威王、楚怀王;韩国的韩懿侯、韩昭侯、韩宣惠王。

  魏惠王的长寿,熬死了诸侯国至少三代国君。多少的英雄好汉,都走到了他前面。这也说明,活着,才是最大的胜利。

  所以,一定要锻炼好身体。活得久,见的人多,经历才会多姿多彩。

  总之呢?这个长寿老人魏惠王的一生,用几个字概括:辉煌和屈辱同在。

  他破邯郸、伐新郑、征战诸侯、第一个尊王、迁都大梁等等都是他辉煌。马陵、桂陵输给齐国,南辱于楚,西丧河西与秦,北败赵等等也是他的屈辱。

  好在,他临死前,虽没能征战诸侯,建立霸业。但,总算守住了魏国残破的基业。他将这份重大的使命,交给了未来之君。他没有完成的霸业,后人来替他完成。

  魏惠王死了,但越演越烈的战国风,仍不曾停止。

  那么,战国的风又会吹向何处呢?那位君王,又将推动战国风的发展。

  魏惠王篇完结了,那么这里介绍了很多历史人物。从这些历史人物之中,你又学到了什么呢?现在,又到了做小结的时候。

  当然了,刻画的人物有点多,就不总结了。

  小结:魏惠王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呢?

  1、荣耀与屈辱并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2、无论生活有多艰难,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长命百岁

  3、能屈能忍,这才是大丈夫

  4、活着不容易,活好更不容易

  作家的话 战国风云人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