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人物

魏文侯篇(6)

战国风云人物 傲双 8224 2021-04-05 1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攻伐中山

  就在魏文侯在西河和秦国打得天昏地暗的时候,这时,魏文侯收到一封求救信。

  求救的人是赵氏宗主。

  韩、赵、魏三家瓜分知氏,赵氏实力最强,魏氏第二,韩氏第三。那么,短短的十几年间,赵氏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向魏氏求救呢?

  这就要从赵氏的换主说起。

  赵襄子死后,赵氏已经换了三个领导人。

  赵襄子传位,本意是为了让赵氏更好,却没想到赵氏内部,发生了内讧。

  其弟赵恒子驱逐赵献子,自立为君。

  一年后,赵恒子甍,赵献子再一次成为赵氏宗主。

  然,赵氏发生了内讧之后,实力大减。

  公元前409年,赵献子甍逝。其子籍成为赵氏新的宗主,也就是赵烈侯。中山国趁着赵氏换主,内部不稳,赵氏新宗主没有威德之时,攻打赵氏,还打到赵氏腹地。

  遥想当年,赵襄子插手中山,扶持傀儡之君,与魏氏共管。

  然,短短十几年,赵氏的实力,压制不住中山,还被欺负到家门口。

  赵烈侯见中山国攻势太强,询问家臣,该怎么办。

  有的家臣,主张对中山国言和。有的家臣,主张与中山国打到底。赵氏家臣商量了很久,都没有统一的结果。

  赵烈侯刚继位,中山国欺负他。

  你是赵烈侯会怎样?

  当然是不会忍。

  中山国太不给自己面子,必须打。

  赵烈侯不想与中山国言和,这太丢了身份。与中山国打到底吧!可赵国的实力,又不允许。

  正在赵烈侯头痛的时候,家臣建议向魏文侯求助。

  赵烈侯无计可施,派人去魏氏安邑,请求援助。

  魏文侯收到赵氏的求助,问家臣,“我们去不去救。”

  有的家臣反对去救,他们的理由是魏氏的战略目光在西河。如果去救,他们就会面临北伐中山,西伐秦,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

  有的家臣主张去救,他们的理由是不救,三家一致对外的盟约,就会破灭。

  再说,中山国本来就是魏、赵两家共管,这也是家务事。

  打,不但表明魏氏的态度。同时,也能彰显魏氏的实力。

  当然,打中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赵氏的封地,盘旋在魏氏的头上,令魏文侯也不安。

  魏文侯也想通过助赵击中山,解决这个难题。同时,又可以宣扬魏氏的武力。

  可,吴起还在西河攻伐秦国,烽烟四起。

  攻伐中山,魏国就会面临两面作战。再加上攻伐中山是跨国远征。

  那么,很现实的一个问题:魏国的国力能够支撑吗?

  魏文侯想到了这个难题,看着翟璜,问,“我们能够两面作战乎?”

  翟璜很有把握地说,“没有问题。”

  魏文侯相信他说的话,再问,“我们救不救赵。”

  翟璜坚定地说:“救。”

  “为何要救。”魏文侯想听听他的意见。

  “吴起掌控了西河的局势,有他镇守,大可无忧。”翟璜又说出了必须救的原因,“我们助赵,但是要有条件,那就是要赵氏割让疆土,作为回报。”

  的确,魏氏救赵,总要捞点好处吧!

  让,赵氏割点领土,这个要求不过分。

  赵氏的封地,犹如一把利剑,悬挂在魏氏的头顶上。这种现象,令魏文侯很压抑,也十分不满。

  翟璜之言,也是他所想。

  一家臣问,“赵氏不割,又该怎么办。”

  “赵氏就不要怪,我们不出兵咯。”

  “啊!这是趁火打劫呀!”这是很多家臣的想法。

  不错,这的确是趁火打劫。

  这也是翟璜等人的想法。

  当然,这个趁火打劫是为了让魏氏更好。

  翟璜为了让更多人觉得,趁火打劫是有理的,说了一句:“赵氏要我们出兵,总要有条件吧!”

  魏文侯想了想也觉得很合理。

  他帮赵氏击退外敌,要点疆土,这很正常。

  此举,不是强买强卖,是有商有量。

  赵氏答应,魏氏就出兵。

  不答应,他也可以拒绝帮忙。

  如此,也不得罪人。

  对,就这样干。

  赵烈侯收到魏文侯的书信,见对方愿意出兵助赵击退中山,但是有附加条件。

  这个附加条件,是赵氏不能接受的。

  赵烈侯一边骂魏文侯不仗义、不厚道,趁火打劫的同时,也苦于没有办法击退中山国。

  赵烈侯没有其他选择,只好答应魏氏的看上去和平友好的条件。

  魏文侯没想到赵氏竟然答应了他全部条件,喜出望外的同时,他也得到两个信息:1、新任的赵氏宗主,武力不行。2、中山国武力不弱赵氏。

  魏文侯开出的条件,赵氏答应了,那他怎么也要帮帮这位兄弟,抵御外敌。

  魏文侯得到赵氏瓜分知氏的封地,解除了头顶上悬挂的利剑,也松了一口气。但,他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中山国与魏氏封邑不接壤。魏文侯助赵,征伐中山国,这是跨国远征。虽说,赵氏打开方便之门,愿意借道,也愿意无偿提供粮草支援。

  但,有一个问题。

  派何人跨国远征,这个问题很关键。

  遇到难题,魏文侯第一个人想到的是翟璜。

  因为翟璜举荐的李悝,让魏氏国力强大起来。举荐的吴起,让魏氏占据了秦国的西河之地。

  有事找翟璜,这是魏文侯的常态。

  魏文侯见了翟璜,问,“赵氏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该派何人跨国出征。”

  翟璜不愧是善于交友的人,很快就有了合适的人选,“家主,我心中有个人选。”

  “他是何人。”魏文侯就知道有事找翟璜,一点没错。

  翟璜说,“乐羊。”

  魏文侯没有听过这个名字,问,“他不会又是卫国人,出生平民吧!”

  翟璜见家主这种反应,忙说,“乐羊祖籍是宋国人,是我门客。乐氏,出自宋国王室,乃将帅之家。”

  “哦。你的门客,我就放心了。”魏文侯调侃说,“我还以为富贵之家,不出将帅呢?”

  翟璜说,“王侯将相皆是显贵之人。富贵之家,怎能不出将帅。平民出将帅,若没有遇到贤君,也不能出人头地。”

  魏文侯见对方,变相的夸自己是贤君,笑说,“去把乐羊给我喊来。”

  那么,乐羊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又为何得到翟璜的举荐呢?

  乐氏出自宋国,是子姓。乐羊的生卒,没有记载。推测一下,他的年龄应该在四十岁左右(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为将,年龄至少在二十多岁,不到三十)。

  那么,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为将,这个当父亲的人,混得也太差劲了,还是翟璜的门客?

  至于,乐羊混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这就不得而知。

  乐羊得到翟璜推荐,足以说明,其军事才华,是值得肯定的。

  虽然,此时的乐羊,没有显赫的战绩。

  总之,魏文侯要打中山,翟璜从认识人当中推荐了乐羊。

  乐羊因为是翟璜门客这层关系,被送到了魏文侯面前。

  乐羊来到宫中,见了魏文侯。

  魏文侯打量一番,其年龄比李悝、吴起,明显要大很多。甚至,比自己的年龄还要大。不过,魏文侯见来者,仪表不俗,言谈举止皆有显贵之气,更有将帅之象。

  魏文侯对这个人相当满意,也和对方唠了些家常,询问用兵之道。

  乐羊熟读兵书,以兵道论之。

  魏文侯听了,心情大悦,心想:“翟璜这小子,手中的人才,还真不少。”

  魏文侯与之一番畅谈之后,决定将征伐中山的任务,交给了他。

  乐羊离开宫中,也遇到了吴起的麻烦。

  魏氏家臣来到宫中,劝说,“家主啊!攻伐中山的任务,不能交给乐羊。”

  魏文侯见这些讨厌的老头又来了,还不能生气,心平气和地说,“我和他谈过,此人,还可以,值得托付大事。我怎么不能把这个任务,交给他。”

  “家主对乐羊了解乎?”

  这个问题倒是把魏文侯难住了?对于乐羊,魏文侯的确不了解。可,魏文侯相信自己的判断,也相信翟璜识人的眼光。

  家臣见家主不说话,拿出对乐羊的调查报告。

  魏文侯看了乐羊的调查报告,诧异地说,“乐羊的儿子是中山国的将军。”

  家臣使劲地点头,还说这份调查报告下了很大的功夫才得到的。

  “乐羊为将,攻伐中山,父子对阵,他会尽心吗?”

  “乐羊子为中山将,他怎么混到这个地步。”

  “这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家主,小心有诈。”

  魏文侯看了这份调查报告,又听了家臣七嘴八舌之言,打了一个寒颤,也不知道该不该让乐羊领兵攻伐中山。

  就在魏文侯犹豫不决的时候,还是翟璜站了出来。

  翟璜听到这个消息,来到宫中,面见魏文侯。

  魏文侯将调查的报告,扔给他,问,“你有何话说。”

  “家主,我无话可说。”翟璜见这份调查报告写得太详细了,挑不出一点毛病。

  “你就不给我说点什么。”

  “上面写得很清楚,不用我再说点什么。”

  “你明明知道,其子是中山将,为何还要把他举荐给我。”魏文侯见对方没有一句话解释,又想起家臣之言,心想,“他不会是真的为了培养党羽?”

  翟璜镇定说,“家主用人,我自当举荐。”

  魏文侯不喜欢这个回答,问,“你不会告诉我,举荐是你的事,用人是我的事。”

  翟璜点了点头,意思说,家主反应真快。

  “我是用,还是不用。”魏文侯不给对方缓和的余地,“答。”

  翟璜也没含糊,直言说,“用。”

  魏文侯又问,“我听说,乐羊之子杀死了你的儿子。你为何还要替乐羊说话?你不是该恨他吗?”

  翟璜听了这些事,眸色划过伤心,“我是恨他儿子,可,我不恨乐羊。”

  “乐羊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你忘了儿子被杀之事,你还为他说话。”魏文侯十分不解地说,“你到底知道乐羊有多少。”

  翟璜转移这个话题说,“家主用吴起,得西河,用乐羊,必得中山。请家主不要因为我的事,错过了一员名将。”

  “我用乐羊不放心,他若反,该如何。”

  “我以性命作保。”

  “也罢!”魏文侯被对方话语所感,“你不计较杀子之仇,还拿性命为他作保。我就给他一个机会。”

  翟璜举荐了李悝、吴起,他们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么,乐羊能否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呢? 战国风云人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