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胡服(上)
赵武灵王打了中山,抵达无穷,看了漠北风光,又来到西河,转悠了一大圈,启程返回邯郸。
途径一座大山:黄华山。
也是在这里,成为了赵武灵王人生中另外一个节点。
赵武灵王在这里与朝臣商议了,做出另外一个决定:胡服骑射。
黄华山,曾是供给晋国国君避暑之地。赵氏建立赵国,这里成为了赵国国君修养之地。
赵武灵王登山赏景,忙碌了一天,早已经是饥肠辘辘。
喝了美酒,吃了肉,气氛融洽。
赵武灵王在大殿与众人一起饮酒论天下大势。
身为领导,当然要第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赵国深陷四战之地,到处都是强国。我们该怎么办。”
赵武灵王说这句话,就是为了引出下一句:
“我要在国内大规模训练铁骑,主张骑射之功。你们觉得如何。”
在座的人闻言,顿时,酒醒了。
赵武灵王,又打算开始折腾了。
那个爱折腾的少年君主,又回来了。
但,这些人听到领导发言,没有及时附和。
赵武灵王在国内主张骑射,这代表着什么,他们岂能不知。
此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国家动荡。
赵武灵王一定是醉了,才会说出这样的醉酒之语。
然,赵武灵王说这句话的语气,又不像是喝醉了的人。
赵武灵王敢说,这些人不敢接。
谁接话,就会倒霉。
可,就有一个人见没人理睬赵武灵王,再加上喝了酒,有些醉意,出言迎合:君上想要在国内推行骑射,这是天大的好事。臣,双手赞成。
随后,这个人还提出了一个意见:推行胡服
敢于在这种场合,说这样话的人。
他就是楼缓。
楼缓,战国时,赵国人。
历经赵成侯、赵肃侯,成名于赵武灵王。
后来,因为沙丘宫难,被排挤,留在秦国,侍奉秦昭襄王。此人的跨度,有四十多年。长平之战,还有他的身影。
就在楼缓说真话的时候,所有人的眼光都看着他,惊骇不已:你还真敢说。
楼缓见所有人都看着他,不解地问:你们看着我干什么。
肥义出于好意,提醒他:喝醉了。
楼缓不领情,大喊:没醉。
这下,可,苦了肥义。
他好意提醒,对方较真了。
你咋能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呢?
很快,肥义领略了一种痛苦:想要喊醒一个醉酒的人,太难了。
仇液也提醒说:楼缓,你醉了。
楼缓扯着嗓子喊:没醉。
肥义尽量让语气平和,问:你知道胡服是什么吗?
楼缓:衣服啊!
肥义:…(我当然知道是衣服。但,是给谁穿的。)
楼缓:…(一脸茫然地看着他。)
“胡服,是异族所穿。你要君上推广胡服,这不是要移风易俗。”
肥义见他还不知道自己说推行胡服的后果,又说了一句:
“移风易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胡服,我们不能穿吗?”在楼缓眼中,衣服是用来穿的,也没觉得不妥。
但,他忘了。
中原人在衣服上加一个‘胡’字,是为了区别。
否则,中原人吃饱了,没事干,随便取名字。
这时的中原人,不讨厌,身上流有胡族血液的人。
中原人是讨厌胡族不接受中原文化。
中原人的衣服和胡服,就是文化的区别。
文化不同,理念也不同。
胡服,中原人会穿吗?
不会。
中原人的衣服,胡族会穿吗?
不会。
所以,中原人和胡族,在衣服上是有区别的。
肥义为了给对方留点余地,接话说:你是醉了,还醉得不轻。
仇液看不下去了,也说:胡服,不被中原诸侯认同。中原诸侯怎会想着推广胡服。你要君上推行胡服,很多人都不会接受。你说这话是大逆不道,会众怒人怨。
楼缓仗着酒劲上涌,也没觉得自己说的是错的,举证反驳:华夏衣冠虽美,看上去潇洒飘逸。但不利于行军作战。我们攻伐中山,华夏衣冠和胡服,那个更实用,这不是一目了然。
楼缓还很生气地说了一句反问:你们难道没有看见吗?
肥义吓得脸色不好,咳嗽示意,对方不要说了。
楼缓越说,越来劲:中原诸侯兵种以车、步为主,君上推行骑射就是打破了中原兵种,创立新的兵种。这可是一项伟大的改革。中原诸侯不敢想,君上敢想,还锤炼了一支铁骑。君上推广骑射,为何不能行胡服。
的确,楼缓说这些话是没错。
这是一项伟大的改革。
能推广骑射,为何不能行胡服。
但,他忘了一点:赵国是礼仪之邦,赵武灵王是礼仪之君。
让礼仪之君穿胡服,这种事,想都不能想。怎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呢?
这种事,整不好,是会留下千古骂名的。
除非,这个人自甘堕落、离经叛道。
肥义很是无语,一向聪明的人,咋会喝了酒,就乱说话呢?
楼缓,你醉得不轻啊!
赵武灵王看着在场所有的人,楼缓没醉,在座的人也没有醉。只是,楼缓胆大说了这些人不敢说的话。
肥义、仇液好意提醒楼缓。
楼缓不但置之不理,还冠冕堂皇的反驳。
肥义心中涌现出一丝不安。
楼缓让赵君推行胡服这件事,传达邯郸的大臣哪里,他这个相邦,也不用当了。甚至会被邯郸的大臣以挑唆、蛊惑之罪,处死也是有可能的。
肥义也明白,赵武灵王没有喝斥楼缓,是因为看到胡服的好处。
楼缓这番话没有惹怒在场的所有人,是因为在座的人,大多都是来自北疆代郡。
代郡不同邯郸,邯郸是接受周礼。
代郡却相反,大有草原胡风的气息。
因为代郡特殊地理位置,代郡学习中原礼仪,同时也让他们保留草原上的胡风。
所以,中原诸侯没有骑兵,但赵国代郡却有少量的骑兵。
只不过这支骑兵不能左右朝局,亦不能改变天下大势。
代郡有个奇怪的现象:有身穿华服衣冠之人,也有身穿胡服之众。
然,邯郸的情况却不一样。
这里的人皆是华服衣冠。
拥有北胡血统之人,要在邯郸为官,也必须学礼仪、身穿华服。
这里就简单说一下,胡服和华服之间的区别。
中原是冠带之国,深受礼制熏陶。上为衣,下为赏,长袍宽袖,以右为衽。
胡衣长齐膝,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开左衽。
冠带之国是文明古国,文化、服饰素有无比强烈的自豪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穿胡衣,移风易俗。冠带之国,他们心里上能够接受吗?
答案:不能接受。
向来只有胡国向冠带之国学习,穿冠带之服。冠带之人,岂能穿胡服。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这是倒行逆施!
若用两个字来形容:叛逆。
楼缓酒意渐渐清醒,也被吓出一身冷汗,请罪说:“君上,臣喝多了,说了醉话,你不要放在心上。”
赵武灵王:你没醉。
楼缓:真的醉了。
赵武灵王:你说的话,寡人听进去了。
仇液问:君上要推行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有那个想法。
肥义见赵武灵王的意思是想成为那个‘离经叛道’的人?
仇液再问:君上,可知推行胡服,意味着什么。
赵武灵王:知道。
仇液:…
肥义问:君上知道,推行胡服的后果,为何还要去做这件事。
那么,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去做这件‘离经叛道’的事呢?
因为,此次攻伐中山,万人铁骑之中,他看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
胡人和赵人因为衣服之故,让他们心中产生了隔阂,也令他们不能齐心为国效力。
赵人因为衣服束缚,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他能推行骑射,为什么不能推行胡服。
再说呢?推行胡服是有好处的。
消除胡人和赵人心中的隔阂,让赵国没有赵人和胡人之别。
胡族见赵人能够穿他们的衣服,心理上也不会排斥赵国。
无论是胡人,还是赵人,他们才会更好的为赵国效力。
赵国没有胡、赵之别,消除隔阂,赵国整体实力才会进一步强大。
肥义见赵武灵王是动真格的。
可,他身为相邦,也很为难。
他也知道赵武灵王推行胡服,看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赵国疆土和北胡接壤,赵地皆是胡人之国。
赵氏一族和胡族通婚多于中原诸侯。
赵武灵王在国内推行胡服,也许真的可以彻底消除胡人和赵人心中筑起的那座城墙,进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然,赵氏能人辈出都不敢推行胡服,赵武灵王真的敢推行吗?
成见,是最不好撼动的。
能打破成见的人,是伟大的。
赵武灵王的出发点,只有一个:让赵国变得更好,更强。
肥义说出一个现实问题:他们知道胡服的好处没用。想要在国内推行胡服,会遭到大臣强烈的抵制。
肥义所言,也是赵武灵王头疼的问题。
既然是问题,那就要解决。
赵武灵王自己不能解决,那就找人来解决:我才找你们前来商议。
在座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另一种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太大了。再加上,他们也不知道,领导有多大的决心。有能力解决的人,也不能轻易去尝试。
在这个时候,赵武灵王要让下面的人,看到自己的态度。
赵武灵王正色说:我推行胡服,教育百姓。胡、赵融为一体。赵国没有胡、赵之别,他们才能真心为国效力。
肥义觉得赵武灵王将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了,问:君上,一件衣服能让胡、赵融为一体,让赵国变强。
“我以胡服教育百姓,以骑射强国,增加百姓尚武精神。赵国民风尚武,天下又将如何。”赵武灵王也觉得一件衣服是不能让赵国变强,但,他坚信,此项改革,会让赵国变得更好。
肥义问:君上看到推行胡服骑射的好处,为何不敢做出决断。
“胡服乃移风易俗,中原诸侯从来就没有人去推行。”赵武灵王停了下来,继续说出自己的难处和担忧,“我的心意,大臣也不会明白。我推行胡服,必会困难重重。”
此时,赵武灵王的心态:想要做点事,怎么就那么难呢?
“中原诸侯没有人敢去尝试。君上去尝试、推行,就是第一人。”肥义话锋一转,又说出不好的一面,“但,第一人是不好当的。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君上是否有足够大的勇气,承受天下第一人,背后的骂名。” 战国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