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人物

秦武王篇(8)

战国风云人物 傲双 7257 2021-04-05 1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拔宜阳,下三川

  我们来看一看,宜阳之战秦、韩两国的情况。

  国君:秦国秦武王对战韩国韩襄王

  主将:秦国甘茂对战韩国公孙婴。

  兵力部署:秦军五万对战韩国八万(还有楚国相助)

  国内:秦国意见不一,韩国为国而战。

  秦国势在必攻,韩国势在必守。此时的秦武王、甘茂、韩襄王、公孙婴都在咬牙硬挺。谁挺住了,这场胜利将会属于谁。

  第一个挺不住的人是秦武王。

  伐宜阳,没有看到赢的机会。韩国也没认输的态度。魏、赵态度发生转变,还有楚国助韩,再加上朝臣的压力。

  这位年少的君王,不仅要承受来自朝臣的压力,还有承受来自诸侯的压力。

  总之,因为来自多方面的压力,秦武王挺不住了。

  为了秦国远征的将士,他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到洛邑一游的梦想,下令搬师回国。

  秦武王挺不住了,甘茂也挺不住了。

  毕竟,没有领导的支持,他硬撑也没用。

  甘茂攻伐宜阳,已有五个月,战果收效甚微。当他得到秦武王撤军的诏书时,攻韩拔宜阳的信心动摇,也想半途而废。

  就在甘茂挺不住,想要放手的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说了一段话。

  这个人就是向寿。

  向寿生卒年龄不详,能够得知的消息:他是楚国人。

  甘茂是楚国人,向寿也是楚国人,这两人是老乡。

  甘茂有说魏、赵,向寿去。

  甘茂伐宜阳,向寿也去。

  所以,这两个人不仅是同事关系,私交关系还不错。

  那么,向寿说了什么,改变了甘茂的心意呢?

  向寿站在甘茂的角度,切中了问题的关键:

  你客居秦国为相,领兵出征,尚无战果。国内反对你的人,便会联合起来,攻击你。

  随后,又说了一句很严重的后果:这些人说你攻不韩国是因为和韩相交好。他们给你冠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不但你的性命保不住,还会会牵连你的家族。

  总结发言:是战,是撤,你要考虑清楚。

  甘茂反驳:我没有通敌叛国。

  向寿摊开手,意思是说:你我不信,朝臣信,秦武**你吗?

  显然,关键时刻,秦武王不会信他这个外籍大臣说的话。

  甘茂问:我该怎么办。

  向寿答:乐羊攻伐中山,面对朝臣的诋毁,不惜食子,表忠心。

  甘茂:…(要我食子)

  向寿不是让甘茂吃儿子表忠心,又说:乐羊用了三年,证明了自己忠君爱国。你只有背水一战,攻破韩国,帮助王上实现车通三川,问鼎中原的大业。

  甘茂也是这样想的,可,宜阳不是那么好攻克的。是我不想助王上实现梦想吗?那也是我的梦想啊!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不是我不尽心,是太难了。

  向寿也知道他的难处,同情他的同时,又说了一句:王上为了支持你,不顾朝臣的意见。你打不下来,证明自己没能力,还让王上丢脸。以后,你还能在秦国混下去吗?

  甘茂:…(混不下去,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向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你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战。

  甘茂沉默了,想了很多。

  他若能帮助秦武王实现攻韩窥周的伟业,他必将再建功业,扬名青史。

  如果拿不下宜阳,正如向寿所言:他客居秦相,领兵出征,尚无战果。国内反对他的人,便会联合起来,大肆攻击他。

  这些人说他攻不下韩国是因为和韩相交好。再给他冠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不但自己的性命难存,也会牵连的家族。

  他的一生,也算走到的尽头。他之前而为之奋斗的一切,也将会化为乌有。

  几个月前,甘茂不顾众人反对,赞成攻韩国,拔宜阳,下三川,通周室。

  为了攻破韩国,甘茂亲自前往魏国有说魏王嗣,离间韩、魏同盟。

  随后又和秦王荡立下息壤之盟。攻伐五月,依然没有拿下宜阳,反而损兵折将。

  甘茂撤军回国,暂且不说秦武王会如何对待他。

  秦臣也会一致上书秦王荡,弹劾他。

  根据秦律,大将出征无战功,连累三军,不被处死,也会被流放。

  如果攻韩,就这样撤军归国。秦国的大殿上,再也不会有他的影子。

  甘茂自诩有天纵将才,征战天下之能。

  他的前半生,仕途不顺,命运多舛。颠沛流离大半生,来到秦国。他本以为这一生都不可能征战诸侯,扬名天下。活了大半辈子,亦没有明君,让他建立功名。

  丹阳、蓝田他虽参加了攻楚战役,但他也没能跻身为秦惠文王名将之列。他的声望,远不如嬴疾、司马错、魏章、嬴华等人。甘茂也时常对天长叹,难不成这一生他都要庸庸碌碌,直到老死。

  他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啊!

  然,人是不能与天斗,只能叹息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就在他意志松动,想要放弃的时候。向寿的话,给他甘茂的力量,让他振作起来。

  拿不下宜阳,不仅证明自己没有能力,还让领导丢脸。

  以后,就别想在秦国混了。

  甘茂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抱着一种信念:不胜,则亡。

  可,秦武王撤军的命令已经下达了,他不撤军就是公然违抗命令。

  那么,甘茂该怎么办?

  关键时刻,是几个月前的条件,帮助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甘茂写了两个字,命人送回咸阳。

  秦武王看着竹简上写了两个字…息壤。

  这一刻,他沉默了。脑海深处,也想起了几个月前的息壤之盟。君臣之间那段话,让秦武王动摇的信念,再次坚定。

  ‘息壤’二字,也让秦王荡重新找回了自己。

  臣,不负君;

  君,岂能负臣。

  甘茂为了助他实现梦想,如此卖命。我怎能,心生退意呢?

  再说呢?打不下来,甘茂没有能力,自己也会被人嘲笑。甚至说他,没有眼力劲。

  身为君王,什么都不能丢,面子更不能丢。

  不行,要打到底。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为了自己的梦想。

  秦武王要打下去,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做朝臣的工作。

  要做朝臣的工作,就要得到樗里疾的支持。

  秦武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自己是西戎出生的孩子,想要去周天子居住的洛邑去看看。他想要感受一下,乡村的孩子进城会是什么感觉。

  樗里疾告诉他:洛邑已经成为过去式,远不及咸阳。

  秦武王不信,非要去看。周天子居住的地方,怎么可能比不上咸阳。他要去见周天子,感受王者之气。

  樗里疾支持他,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拗不过秦武王。

  另一个原因,秦国很久没有去朝拜周天子。

  秦献公时,周天子曾发来贺电。历经秦孝公、秦惠文王两代君主,连贺电都取消了。

  秦国,怎么能被遗忘了。

  为了被周天子、诸侯记起秦国,这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了樗里疾的支持,大臣们哪里就好应付多了。

  秦武王稳住了朝臣,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离间韩楚之盟。

  韩楚之盟,因为利益,走到了一起。想要离间他们,只有拿出更大的利益。

  秦武王思前想后,也玩起了他老爸的心思,以汉中为饵,将忽悠进行到底。

  楚国被秦国忽悠了两次,还会被忽悠第三次吗?

  答案:会的。

  秦武王将这个忽悠的任务交给了一个老实人冯章。

  只有外表老实的人,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冯章去了楚国郢都,不但出色完成了任务,忽悠了楚怀王,还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楚国帮助秦国打韩国。

  秦武王不明白为什么楚怀王要帮他实现愿望。但,有了楚国的帮忙,到洛邑一游的心愿,又进了一步。

  秦武王增兵五万,驰援甘茂,写信告诉他: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攻破宜阳。

  甘茂见秦武王顶住压力,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工作。事到如今,甘茂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

  此战,要么胜,要么死。

  只有豁出命去,他才有取胜的机会。

  于是,甘茂散尽家财,招募勇士,振奋秦军士气。

  甘茂向秦军承诺,只要攻下宜阳,允许将士抢夺城内的财宝。

  秦、韩,再次开战。

  这一次,甘茂是豁出去了。

  甘茂一鼓作气,破宜阳,站在城楼上,感叹:不容易啊!

  宜阳之战,打了六个月。这期间,秦武王动摇过,甘茂也动摇过。这不仅是一场艰苦的战争,也是一场谋略之战、格局之战,更是意志之战。

  为了权利,为了性命,为了梦想,甘茂只能孤注一掷,豁出命去。正因为甘茂豁出命去,打这一仗,所以他赢了。

  唯有背水一战的勇气,还有必胜的信念,没有什么山岳、大河,能够阻挡你前进的步伐。

  甘茂携带胜利的余威,下三川,扫清通往周室的障碍。并命人将战果,送回咸阳,邀请秦王下三川,通周室,去洛邑一游。

  那么,宜阳拿下了,三川打通了,通往周室的障碍扫清了。等待秦武王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是,不朽的功勋?还是命丧之地。

  那句,下三川、通周室,是让他得偿所愿,还是让他这句话,一语成谶。 战国风云人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