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吴起篇(9)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傲双 7318 2021-04-05 1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兴楚强楚

  吴起以五万魏武卒击溃五十万秦军,横扫西河,名震天下。按理说,吴起有如此显赫的军功,虽说不能裂土封国,封卿拜相也指日可待。有句话说得好,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并不是说,你有很好的想象,就一定能实现。

  你有本事、有能力,这是立身安命的资本。能否取得辉煌成就,关键取决于上级领导是否重用你。你是打工人,替别人打工。有能力、有本事是次要的。首要的是用你的人,是否会给你施展才华的舞台。

  那么,吴起和魏武侯之间发生了什么,让他在魏国混不下去,离魏入楚?难道上天就瞧不上吴起,总是跟他开玩笑。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提及一个人:公叔痤。

  公叔痤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在《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之《魏惠王篇》花了大量的文字介绍。公叔痤是个有智慧,有手腕,懂取舍,能力强,业绩不错,名声好,知领导喜好,做人谦虚,懂权术,善武力。他还是魏氏的女婿,深得魏武侯的信任。因为排挤吴起,雪藏商鞅,留下了心胸狭隘,嫉妒贤能的坏名声。

  至于,公孙痤是一个怎样的人,欢迎大家看《君王篇》之《魏惠王篇》,这里就不多说了。

  吴起离魏入楚,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呢?

  魏相田文去世,魏武侯选相。

  田文是哪国人,出生时间和年龄多大,以及何时为魏相,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据推测,田文是魏武侯继位之后,任用的第一位国相。田文去世,魏相的位置,又空了出来。此次,参选魏相的人且呼声最高的有两位:西河郡守吴起和魏氏女婿公叔痤。

  现在就来说一下,这两个参选者的优势,也可以说,这两位曾经是同事,现在处于激烈的竞争关系。

  先来说一下吴起的优势:有军功(横扫河西)、有资历(公元前409年入魏伐秦至今)、有管理经验(镇守河西),深得西河军民的支持和拥护。

  接下来说一下公叔痤的优势:魏氏女婿(有个好老婆)、又在安邑、深得魏武侯的信任、有安邑高官显贵支持。

  简单说,吴起靠真本事,一步步积累军功,做到西河郡守的位置,靠的是实力。公叔痤靠的是魏氏女婿的身份背景,有了与吴起争夺国相的资本。若是正常选举,毫无疑问,胜出者是吴起。毕竟,吴起显赫的军功国人皆知。公叔痤这个时候有什么能耐,没有任何记载。

  不仅吴起本人对参选国相充满信心,西河军民及安邑少数人都认为国相非吴起莫属。但,忽视了一个人,魏武侯。呼声再高,也抵挡不住魏武侯的一句话。毕竟,魏武侯有一票否决权。

  这次参选的结果,很令人意外:吴起落败,不被看好的公孙痤获胜。

  那么,这次参选,公叔痤属于劣势。为什么他能够反败为胜,扭转局势。

  我想有以下原因:

  1、 公叔痤自己的努力:用计。

  这就是流传很广的故事:公叔痤以魏国公主为名义,逼退吴起。

  2、 背景好。

  公叔这个氏起源的背景高,卫献公少子发,国人谓之公叔,因以为氏。再加上,公叔痤是魏氏女婿的身份,改变了他的命运(我在写《魏惠王篇》的时候,介绍了改变命运的几种方法)。

  3、 魏武侯的信任和支持。

  这才是他获选胜利,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决定因素。

  公叔痤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整合资源,击败吴起?

  1、 公叔痤给魏武侯灌输了一个思想,吴起志向高大,魏国是侯爵,留不住他。同时,传达出一个信息:吴起会居功自傲,桀骜不驯。

  2、 针对吴起的弱点:贪而好色,爱惜名声。用联姻的方式,劝退吴起。

  3、 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及老婆(魏国公主),加大对吴起的攻击。

  既然是竞争者的关系,自然要挖掘吴起的黑历史:儒家弃徒、母死不孝、杀妻求将等等。

  吴起为什么会输,我想也有以下原因:

  1、 有本事的人,都有一个通病:性格太傲。

  这类人,总会用自己的双手,证明一切。他们看不起那些没本事,只知道溜须拍马的人。这类人有原则,有底线,不懂得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

  2、 说话太直,不懂得迎合魏武侯的喜好。

  3、 会做事,不会做人。

  4、 支持他的人,要么离世(李悝、翟璜),要么说不上话(西河军民)。

  其中,还发生了两件事:

  1、魏武侯继位选相。

  2、魏武侯巡游天下问话。

  先来说第一件事:魏武侯继位,选了一位国相,这个人就是田文。

  吴起得知这个结果,十分不满,问了田文三个问题:a、论带兵打仗、保家卫国;b、论管理百姓、充实国力,改善百姓生活;c、论镇守西河,使秦军不敢东进。

  这三个问题,都是吴起的优势和强项。面对吴起三问,田文说了一句话:我皆不如你。

  随后,田文反问了一句话:此三者,我不如你。子皆出吾上,而位在吾下,何也!(我什么都不如你,为什么我是国相,而不是你?)

  这绝对是抨击灵魂深处的一句话。不仅吴起想不明白,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这个情况。

  你在很多方面不如我,为什么升职加薪的人是你,不是我。

  我在刚工作的时候,亲眼目睹了这种情况。我的老师,业务能力水平不仅强,待人也很和睦。竟选岗位,十拿九稳,却被一个能力不如他,脾气比他差的人取代。刚开始,我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田文的话让我想明白了一切。

  田文说出了问题的关键:主疑,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於子乎?属之於我乎?此乃,吾之所以居子之上也。

  简而言之,领导用人只会选择对自己威胁小、信得过、还听话的人。这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出人意料的人事安排:被重用的人,未必能力强;能力强的人,未必得到重用。但,能够得到重用的人,一定对上级威胁小、信得过且还很听话。

  所以,对人事安排,信任比能力重要。

  现在,来说第二件事。魏武侯巡游天下,到了西河。看着大好河山,发出了一句感叹:有如此险峻山川,江山永固。

  魏武侯这么说,就是想听到赞美的话。结果,吴起说了一句扫兴的话:江山永固,在德不再险。

  为了论证自己说的话,是正确的。吴起还举了几个例子,抓了几个典型的人物:亡国之君(三苗氏、夏桀、殷纣)和仁德之主(禹、汤、周武王)。

  这些亡江山社稷的人,其地势险固,却没能江山永固。

  吴起不是杠精,是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国家长治久安,江山永固。虽然他说的很有道理,也非常有水准。但,在魏武侯眼中吴起是有意找事,让他不痛快,属于高级杠精(我在《君王篇之魏文侯篇》,将杠精分类)。

  所以,吴起落败,有其他因素,也有自身原因。

  接下来,等待吴起的苦果:被打压。

  吴起进言:趁势灭秦,魏武侯不采纳。(不被重用的信号)

  吴起没能理解这个信号,导致了最终的命运:被驱逐。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魏武侯要驱逐的原因:

  1、 魏武侯与吴起之间的对话:在德不再险。

  2、 公叔痤的计策。

  3、 反对吴起的人有很多:吴起的魏武卒抢了很多人的饭碗。平民立功,得官封爵。那些蒙阴体系内的子孙,又如何生存。吴起动了其他人的蛋糕,大家联起手来,逼走他。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出来为吴起说话的原因。

  吴起军功显赫,锋芒毕露,这是任何君主都不想看到。尤其是魏武侯认为自己文治武功都不错,岂能让吴起遮住了自己的光芒。公叔痤只是起因,魏国公主也是幌子,真正让吴起离开的是魏武侯。

  那么,魏武侯就不怕吴起离开魏国,去了其他诸侯国,找魏国麻烦。

  魏武侯是不怕的,因为这个君主不怕有对手,就怕没对手。他充满自信,甚至是自负。

  总之,魏武侯不信任;吴起建立大功,也没有得到封卿拜相;建议亡秦,也没采纳。这让吴起意识到一件事:在魏国混没前途,也混不下去。

  参选失败,打击了吴起的自信心,也让他没有了为魏国干事的心情,甚至看不到未来。再加上,魏武侯对他的不信任。吴起做出了一个选择:弃魏。

  有大才的人,不会甘于平庸,屈居人下。一旦,被伤透了心,看不到希望,就会毅然地选择离开。所以,吴起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离魏,另谋出路。

  那么,天下诸侯,吴起选择哪国?

  有句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吴起从卫国---鲁国---魏国,都是往高处走。接下来,吴起往哪里走?

  韩、赵、魏是一家,去不得。宋、郑、周,太弱,不能去。燕国和齐国太远。秦国刚被他打趴下,入秦等于送死。大国、强国能与魏国一战的诸侯,只能选择去楚国。

  《史记》记载: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吴起这一次又做了选择:入楚。

  吴起去了楚国,等于一切又从零开始,等待他的也是未知。

  此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悼王,于公元前400年继位。继位后,楚悼王干的第一件事:稳定内政,击败反对他的人公子定。然,三晋插手楚国内政,让楚悼王面临的局面很尴尬,一直被三晋打,丢了中原重镇(大梁、榆关)。还被三晋攻入腹地。

  最可气的是楚悼王求和,三晋霸道的拒绝。

  为了摆脱困境,楚悼王拿钱贿赂秦惠公,这种丢脸的事情,他也干过。楚悼王继位后,过得很屈辱,一点大国之君的样子都没有。

  楚悼王不甘平庸,很想有一番作为,但苦于没人辅佐,又不能突破困境。有心无力,这四个字,最能体现出楚悼王的心态。就在楚悼王苦无良策的时候,吴起入楚,让他看到了希望。

  楚悼王为了强国雪耻,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非用吴起不可。楚悼王排除万难,以铁腕的手段拜吴起为令尹(中原诸侯的国相),还说了一句霸道的话:胆敢对先生不敬,别怪我不客气。

  此时的吴起,已经五十多岁了,终于实现了封卿拜相之志。

  吴起又登上了一个全新的舞台,亮相诸侯。为了报答楚悼王的知遇之恩,吴起竭尽所能,干了一件事,这就是兴楚、强楚,有名的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做了哪些强楚、兴楚的措施?

  现在来看一下,吴起做为楚国令尹之后的表现。

  时间: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1年。

  针对楚国的问题和现状,吴起在楚悼王支持下,李悝变法经验基础上,进行了铁腕政策的变法改革。

  吴起做了以下几件事:

  1、 明法审令(楚国法治散乱)。

  2、 破横散纵(统一思想)。

  3、 废除贵族世卿世禄制(封君太众、大臣太重)。

  4、 整顿吏治。

  5、 重塑申息之师(训练军队)。

  6、 修郢都。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会取得哪些瞩目的成果?变法和军事改革,是他人生的开始,还是终结?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