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肖彦琛骑马走过后,宋思鸢身边这群女人依旧热火朝天地争论着。
宋思鸢本想上前宣誓一下自己的主权,但她的理智阻止了她。
不过一瞬间,她的理智就不复存在。
因为她突然想起,肖彦琛很快就要回肖家了。
于是,急于回家的宋思鸢将这几个异想天开白日做梦的女人扔在了脑后。
因为肖彦琛一路上还要看张贴金榜,所以走得很慢,宋思鸢紧赶慢赶在他前面回了肖家。
等到肖彦琛身后跟着一大堆看热闹的百姓骑马到了肖家时,三个女人已经整理好了自己的表情和情绪,淡定大方地在门口等人了。
“娘,伯母,鸢鸢。”肖彦琛下马挨着顺序喊了一圈儿。
宋思鸢刚刚已经见过了人,没有之前那般激动,和肖彦琛对视一番后就站在一旁看着肖夫人和宋夫人围着肖彦琛嘘寒问暖。
几人之间的氛围一派温馨,但后面跟着来看热闹的这群人心里却犹豫暴风骤雨,丝毫平静不下来。
当今圣上钦点的状元郎肖彦琛面容英俊,气质如松,且年纪轻轻就得了状元,成了许多人心中的金龟婿。
可这金龟婿还不到一个时辰,就成了有主的。
瞧瞧,人家未婚妻和未来丈母娘这会儿正迎接人呢,这主权宣誓得,不要太明显。
而且这未婚妻越来越熟悉,一看就是大家闺秀,也不知谁运气这么好,提前定了支潜力股。
“这,这不是宋家的腰牌吗?”人群中忽然有人认出了宋思鸢腰间的腰牌。
“宋家?哪个宋家?”有人提出疑问。
“京城还有哪个宋家,定然殿阁大学士宋铭那个宋家啊。”有人鄙夷道。
“殿阁大学士家?就是之前传出他家小姐与一个穷酸书生定亲的那个?”有人惊道。
“难道...那穷酸书生就是肖彦琛?”忽地就有人真相了。
“什么穷酸书生,人家如今是状元郎。”又有人反驳道。
人群中得出了这个肖彦琛就是当初他们看不起的那个穷酸书生的时候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之前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只知道与宋家大小姐定亲的是一个家境贫寒的书生,至于他的名字,谁管,就是一个谈资而已。
但如今他们却发现,这人非但不是他们想象中的依靠女人和岳家上位的穷酸书生,反而是受皇帝看中的状元郎。
这个反转来得太快,他们反应不过来。
“这宋家的运气也忒好了点儿,就这样还让他们捡着一个金龟婿。”忽然有人感慨道。
有人听不下去,便反驳道:“什么叫捡着一个金龟婿,人家那是宋家眼光好,识得状元郎这颗蒙尘的明珠。”
不过依然有人对肖彦琛有些不屑,“切,状元郎又如何,进朝依旧是个五品官,可宋家,宋大人呢,如今是朝中三品大臣,以前还是天子近臣,宋小姐乃京城贵女,肖彦琛这般说句高攀不为过。”
这时又有不同的人站出来反驳道:“宋大人是天子近臣,是三品大臣又如何,他从天子近臣落到三品大臣,是不是失了帝心还不可知,可状元郎如今颇得圣上赏识,将来的作为定是大于宋大人。”
“将来是将来,现在是现在,现在的肖彦琛对于宋府来说......”
一阵嘈杂声中,宋思鸢勉强听见了这些言论,嘴角抽了抽,这些人果然太闲了,当着她们的面还敢讨论肖宋两家的事。
不过这些人无聊的言论,她才不会在意,她在意的,就是今天这一回,京城所有人,不,是夏朝所有人,应该都能知道,肖彦琛,是她宋思鸢的。
想到这里宋思鸢就是一阵开心,兴奋地看向了肖彦琛。
正在同宋夫人说话的肖彦琛呗她的眼神看得受不了了,同宋夫人打了声招呼便转身看向宋思鸢。
见她一双眼睛亮亮的,眼里像缀满了星星,闪到了他的心尖子上,便伸手将宋思鸢落下的一缕耳发别到了她的耳后,又捏了捏她的脸。
宋思鸢被他在众人面前的大胆行为惊呆了,红着一张脸愣愣地看着他。
肖彦琛胸腔震动,没忍住笑声,揽了宋思鸢便进门去了,丝毫不管身后一干同样被他的行为震惊到的人。
今天过后,京城一时间又流传出无数故事,关于宋家大小姐慧眼识珠,和当今状元郎爱妻如命的传奇故事。
宋思鸢不管这些故事,她只管她自己和肖彦琛。
肖彦琛作为一个受到皇帝惦记的状元郎,他的待遇自然是不差的。
早在皇帝殿试时钦点他为状元郎后,内务府便自觉地帮他置办了一座位置极佳的状元府。
因为皇上对他上心,内务府自然也对他上心,金榜张贴出来仅仅七天,肖彦琛就开始拖家带口地搬家进了状元府。
不过他们家暂时只有两个人。
两个人的东西也不多,除去肖彦琛那几车子书以外,平常的物品只用了两车便装满了。
肖家乔迁,作为亲家的宋家自然要送礼,宋夫人一高兴,直接送了肖家全套的梨花头家具,当时就震惊了肖夫人。
不过在她了解到宋夫人娘家的陪嫁铺子已经开遍全国的时候,她的震惊和这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儿。
肖彦琛科举中第,有了新府邸,本以为事情已经安定,可以安安心心准备娶宋思鸢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太过天真。
身为一个六年才出一个状元,自然要受到各家大人的邀请,有些官员不好得罪,有些官员是他之前就交好的,肖彦琛仔细算了算,自己能推掉的邀请还真没几个。
不过那些大人也不仅仅是邀请他一个,还有榜眼和郑毅,以及其他进士,这让他每次都应酬不至于太累。
等到他一一将这些人的邀请应付完事儿后,他又得进宫面见圣上,让他给自己安排个官职。
往常的进士一甲通常都是进入翰林院担任编撰,齐天暂时没打算让肖彦琛太过扎眼,于是也按照往常的案例,给他安排了个翰林院编撰。
除了进士一甲外,进士二甲,三甲,都只能将他们安排到各个地方,去担任县令之类的小官。
肖彦琛曾经仔细研究过科举制,他觉得,科举真正留下的,只有一甲。
二甲三甲被下放到各个地方,他们的能力被赏识,被发现的几率几乎为零。
很多同进士出身的人,究其一生,也只是某个小地方的县令。
他其实有些不明白为何这么多的人,将一生的时间都花在了科举上面。
不过科举也有好处,至少能让普通平民摆脱被贵族压迫和剥削的处境,仅仅是考中了举人,便能免去国家的税务征收。
或许,这就是他们努力的原因。
喜欢兄台有礼了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兄台有礼了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