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言一怔,心下动容:“好,好,好!这才是我苏文言之女,心胸宽大,你比起你大姐姐,好太多。”
一连道了三个好,苏文言心下好似沧桑了不少,谁能想到他引以为傲的嫡长女,竟是这般小心眼之人,面上瞧着和睦,可私底下竟然能做出这等陷害之事。
以往他都道大夫人教导苏凝瑶费了不少心血,这才能让苏凝瑶如此出色,却不想现下......
苏文言觉着说不得他要重新审视大夫人与苏凝瑶二人,只愿二人不过是想着为难凝染,并非那等心思恶毒之人。
凝染并未多言,陪着苏文言用了膳,这才道:“爹爹,女儿虽未曾因着这事儿怀恨在心,可女儿也想问爹爹一句。”
“你有何事但问便是,爹爹自当为你解惑。”
苏文言只道凝染是这几日翻阅手机有何疑难之处,却不料凝染才出口,苏文言却变了脸色。
“爹爹,古人有云,和为贵忍为上,可若是人欺我辱我,忍无可忍之时,又当如何?”
古人云,忍无可忍,便无须再忍。
这话苏文言知晓凝染不会不知,可这半句,苏文言却久久未能言说。
良久,苏文言轻轻一叹,抚了抚凝染脑袋,目光似以往每每凝染跟着姐妹一同学着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却怎地都不尽人意伤心苦恼之时那般慈爱,告诉她既然不喜那些,也毋须勉强自己迎合他人,让她畅意而活。
这一刻,瞧着苏文言面上苦涩之意,凝染忽的不忍心再问,她知晓爹爹向来宠她,可对苏凝瑶亦是宠爱非常,只是她知晓爹爹对苏凝瑶比之她更为寄予厚望。
虽则爹爹并不在意她们日后夫家是否地位崇高,可苏凝瑶才学样貌都是她们几个子女中最为出色之人,况且有那般的外祖,日后自然不会低嫁。
况且苏凝瑶本就是嫡长女,疼在掌心那些年,自然希望苏凝瑶能好。
这些年苏凝瑶在苏文言面前显得温和有礼,姐妹情深,是以苏文言亦是觉着苏凝瑶若是日后成了家,必然会念着姐妹情谊照顾下边几位庶妹。
然今日之事却让苏文言以往对苏凝瑶印象颠覆,可即便如此,苏凝瑶亦是他宠了十四年之女苏文言自然不希望于家不睦之事出现......
“爹爹,您不必说了,女儿知晓,至多忍耐两年,想必姐姐出阁后便会收敛,女儿忍得。”
“染儿,你......是爹爹亏欠于你,只是现下你们还小,它日待你们各自成家后便会知晓,最为亲近之人,莫过于留着同一血脉的亲人。”
“女儿知晓。”
前世那般经历,她自然知晓血浓于水不过是那些个有人性之人,可那些个一丝情义也不念,只为心中那点儿嫉妒便能毫不手软杀进往日亲近之人。
前一刻还那般言笑晏晏一同品茶,可下一刻便如罗刹般令人惊恐。
苏文言用完膳便离去,并未去大夫人院中,甚至就此一连三日宿在箐音院,险些让大夫人咬碎银牙,然却也自知理亏,只得闷哼着吞咽入腹。
近几日天色回暖不少,早晨隐隐能听到三三两两的鸟儿在枝头叽喳,凝染起身见着那枝头的麻雀,才恍然觉着冬日,真真有点儿寂静。
好在冬日终去,春日来临,鸟儿回来,有了生机。
孙嬷嬷提着茶壶正要转进屋内,听得喜鹊叫嚷,三两步走至枝头下边朝那喜鹊招着手,好似这般便能触到那高立枝头的喜鹊一般。
“去去去,哪儿来哪儿去,可别在这梦笙阁饶了姑娘兴致。”
“孙嬷嬷,无碍的,这麻雀虽则没有喜鹊好,可也总比乌鸦要来得好。”
孙嬷嬷一笑:“这也就是四姑娘心善,若是别人怕是要觉着这麻雀叽喳吵闹了,”说着,孙嬷嬷转了身看向那犹自叽喳的麻雀,“念在你给姑娘报春的份上,嬷嬷我就不驱赶你了。”
凝染亦是一笑,孙嬷嬷这些时日性子倒是被之桃感染不少,也不若以往那般时常黑着脸故作严肃。
之桃捧着一个干扁的柿饼吃得津津有味,瞧着凝染笑颜,又看一眼麻雀,眼中满是兴味:“四姑娘,今日天色这般好,不若我们去园中扑蝶?奴婢常听府中丫鬟说那几位姑娘都爱扑蝶,穿的粉扑扑的扑蝶,瞧着就让人惊艳,不若我们也去,奴婢瞧着四姑娘您这般好看,再配上那些个翩飞的蝴蝶,定是极美的。”
“哦?你觉着穿着粉色衣衫扑蝶就叫美了?”凝染脑中竟不觉想着苏凝碧与苏凝瑶穿着之桃说的那般粉扑扑,跳着跑着扑蝶,便抑制不住笑意,点了点之桃脑袋,“我可不爱扑蝶,若是你想扑蝶,让孙嬷嬷给你扑蝶的网子便是。”
之桃面色一苦:“可是奴婢的衣衫都是青色与碧色,没有粉色的......”
未曾想到之桃之念这般深,便是一旁竹语也被之桃这样儿逗笑了,未有竹香瞥了一眼之桃,心下轻哼了哼。
瞧着外边天色大好,鸟雀偏飞,一派生机勃勃之相。
即便前世凝染临终前已是二十有六,若是成了婚,怕是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可现下,凝染竟然觉着心下蠢蠢欲动,倒不是如之桃提议那般扑蝶,而是想着玩点儿什么。
孙嬷嬷与娘亲时常说她性子沉稳不少,可时日一长,孙嬷嬷与娘亲有觉着她太过安静沉稳,倒是少了女孩儿的朝气闹腾。
凝染也这般觉着,可又习惯了这般一整日呆在屋内看书下棋,亦或是做点儿别的。
毕竟这是她前世习惯了十年的日子,日复一日这般,不觉便成了习惯。
思及至此,凝染起了身,见着几人齐齐看来,嫣然一笑:“之桃说的不错,今日天色大好,我带你们放风筝。”
之桃一听,直直从登上跳了起来,当先道:“四姑娘且等等,奴婢去拿风筝,前几日孙嬷嬷还让奴婢保管,没想着今日便用上了。”
本想着带她们四人同去,奈何孙嬷嬷年岁大了,再者梦笙阁不少丫鬟,还需人看着,是以孙嬷嬷便留了下来。
喜欢笙闺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笙闺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