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笙闺

第231章 方桃

笙闺 乜南 2404 2021-04-02 21:09

  凝染见着之桃嘟着嘴毫不在意,手中还紧紧捏着一块糕点,笑着摇了摇头:“你性子这般跳脱,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例如这混个熟脸,若你是男儿身,说不得还能用作打探消息,就这,怕是要有不少人招揽。”

  凝染说得可不是假话,就拿她前些时日不还花了一万三千两银子才买到那些消息就能看出,有时这打探消息,也能大有出路。

  谁知之桃却是满不在意挥着手:“奴婢可没那等心思,这家长里短的是因着奴婢闲不住,喜欢和人唠叨,若是让奴婢拿着脑袋去打探消息,怕是奴婢第一个就会露馅,说不得到时吓得连话都说不全了,奴婢思来想去,觉着还是跟着四姑娘的好,竹语姐姐手巧,做的吃食比外边酒楼都好上不少,在这儿的月银和赏钱也多,四姑娘又给奴婢画过话儿,想想便觉着惬意。”

  “你倒是不贪心,不知你为何要进牙行卖身?难不成你有何苦楚?你还有无家人?”

  之桃不疑有他,面上笑意不再:“奴婢本是庄稼人,下边还有个弟弟,几年前秋耕后,农家户便闲了下来。冬日里庄家户都是一日两顿,能少吃绝不多吃,只为着能省点儿口粮,正巧那时离我们村不远的地儿的发现了铁矿,官府张贴告示寻人开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奴婢的爹便寻思着去挣点儿铜板,也比在家里只出不进的好。”

  之桃垂下眸子,话语中略带隐忍:“本以为是天大的好事,哪成想那山开采了没多久,便崩塌了,爹爹被埋在下边,活活被砸死了。”

  “照你这般说,那你家中还有娘亲与弟弟,即便你爹殒命,可朝廷应该会赔偿银两,你又何至于卖身为奴?”

  “朝廷的确是赔了银两,一人赔了十两银子,可那十两银子用了些许在我爹丧葬上边,后来我娘思劳成疾,冬日里又染了风寒,一直不好,一开始是想着省点儿银子,毕竟我们农家户以往病着都是忍着,实在不行便到赤脚大夫那儿随意抓点药,却不想娘的病愈发严重,最后用那仅剩的银两并着一点儿往年存的银两,只将将给娘抓了点人参跟须,只是可惜娘身子才好了点儿,却并无银两继续抓药。”

  “眼看着娘亲不行,我们卖了田地,屋子,到最后,我与弟弟不得不卖身为奴,想着能靠着卖身的银子给娘抓药,可娘的身子早已腐败,勉强撑了几个月,便撒手人寰了。”

  孙嬷嬷听到这儿,抹了抹眼角,走上前抚着之桃发丝:“过去的已经过去,你现下能够遇到四姑娘,想来是你娘在泉下保佑你,只是你方才说你弟弟也卖身为奴,莫不是他也一同被买入府中?”

  “弟弟不在府中,当日嬷嬷去挑人,因着府中只要丫鬟,故而奴婢便被选走了,弟弟那时还未曾被买走,现下也不知晓在哪个府上。”

  凝染眼神动了动:“你别伤心,不若我让人帮着打探打探你那弟弟现下被谁人买了去,只是如今已过了两年有余,怕是一时半刻寻不着,不若你先告知于我,你弟弟姓甚名谁,现下年龄几何?”

  “奴婢弟弟名马亮,现下有十岁了。”

  “姓马?”凝染挑了挑眉看向之桃,“你方才说你名儿不好听,故而那牙婆给你取名之桃,不知你原名叫何?”

  “奴婢,奴婢......奴婢原名叫马大妞,”之桃别扭的低了低脑袋,“奴婢本就是粗人,我们那儿女孩儿不金贵,大多都随意取个名儿,什么大妞二妞,春花什么的......”

  “你这名儿的确不好,还是叫你之桃的好。”

  之桃咧嘴一笑:“奴婢也觉着这名儿好。”

  方桃之事与汀芷所说差不了多少,只是不知方桃是入府后归顺于大夫人,还是早在牙婆那儿,便是大夫人所安排。

  然凝染虽已确定方桃有异,却并不准备将方桃逐出箐音院,更不想让娘亲知晓,左右那方桃不过是换了娘亲的床沿的帘穗,因着那方桃本就是照着汀芷那个缝制,若非凝染鼻尖,闻出其中隐含的麝香,怕是汀芷来了,也瞧不出那出自方桃之手的帘穗与她缝制的那个有何差别。

  现下娘亲那个被出自方桃之手的帘穗早被汀芷换了个一模一样的,那方桃便暂且留着,再者有汀兰汀芷二人防备,那方桃只以为未被发现,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待到夜里,孙嬷嬷为凝染插了发髻,正欲离去,凝染轻声道:“孙嬷嬷,后日你且去一趟庄子带点儿话,庄子以往的库房里想必还有存粮,你便让人暂且留着,若是那些人不听,那边卖给牙行,这等不听主子之话的刁奴,我现下还无甚功夫收拾。”

  “是,奴婢省的,定然会让老伴儿好生管束t他们。”

  凝染颔了颔首:“另外,回来时替我给郑掌柜带点话,让他查查之桃今日所说是否属实,若是属实,便帮她寻一寻弟弟,这事儿不急,不必惊动舅舅与外祖。”

  “是。”

  待孙嬷嬷退了出去,凝染这才打了个呵欠,屋子歇下了。

  舅舅与外祖来京有些时日,想必铺子与茶园也该看好。

  她记着阳春三月便是举子应考之时,表哥定然会在那时进京,倒是各地举子齐聚京都,若是她想要给宋家添堵,那时时机正好,便是皇上再宠爱宋贵妃,可在天下举子面前,亦是不好太过偏颇。

  更何况元启本就以仁、孝治天下,到时便是宋恩不死,也定然不好受。

  她之所以让庄子上边的人留下粮食,实是因着去岁那几场大雪,不少庄家受损,产量减少,后来粮价一涨再涨,大夫人那时当家作主,自然也跟着炖了不少。

  只是未曾想到,京城周边的确受了灾,可南方向来是富庶之地,京城降雪,南方却并未降雪,且因着粮食丰厚,又听闻京中粮食短缺,不少人动了心思,将粮食运了来想要赚上一笔。

  却不想不到半月,因着同等心思之人不在少数,粮食多了,粮价自然便降了下来,她还记着那时大夫人听闻此事后,面色阴沉了好几日,便是连老夫人也忍不住责备大夫人。

   喜欢笙闺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笙闺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