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杨龙友出了一身冷汗,半夜没睡的疲惫全无,心想难不成李贞丽要杀了我不成?一时间愣住了,神情呆滞,说不出话。李贞丽看他这个样子笑了笑。
“咯咯,别怕,李香君没死,你也不必太自责,要不是你他们也走不到一起。”说着指了指二楼的阳台,“虽然没死,但是却昏迷不醒,大夫和玉京正在照顾她,你如果愿意等,就陪我在下面等吧。”
杨龙友长舒一口气,得知免死之余,也惊讶香君没死,果然市井之中的谣传不可信以为真。
“那就好,那就好。”
“怎么?你也担心香君的安危?还是为了侯方域的事情念念不忘。”
两人在门前石阶上坐下,坐的太近,杨龙友稍微挪了挪屁股,“算是吧,我总觉得,是我害了他们。”
“世事无常,这些事情又哪是常人能料到的呢,你也不必过分自责,等香君醒来之后,和她解释清楚,你的心也许就会安了吧。”李贞丽顿了一下,又说,“如果她还能醒来的话。”
“什么?香君伤的很严重吗?”
“是啊,大夫看过了,虽然没有性命之忧...”
话说到一半,闻听窗子被猛地打开,撑着窗户的木棍落在了门前。
“夫人!快上来吧!香君醒了!”
李贞丽闻言,“这就来!香儿没事吧!”
“没事儿!好着呢!”
李贞丽与杨龙友相顾一望,杨龙友心领神会的点点头,两人进了店门。
“放心吧夫人,我自有分寸。”
“也好,你就在门外等候,如果香君病情稳定,我便叫你进来。”
交待清楚,杨龙友在门外等候,李贞丽进了屋子,几人正围在一起,见李贞丽走过来让开了一条路。李贞丽急忙坐在床前,摸摸这摸摸那,“香儿?香儿你没事了吧?能听见吗?”
香君摸了摸头,“斯哈,好痛啊,娘不用担心,我没事的,只是有点头晕。”
“奥,你看我差点忘了,我这就给小姐写个方子,有助于小姐恢复,也能缓解头痛的情况。”说着,打开药箱,拿出笔墨开始写起来。
“多谢大夫。”转而又对香君说,“香儿,你看你,把娘亲吓坏了,真是的。”
一旁的玉京插嘴道,“夫人,您就别责怪香儿了。”
“哎,这事情是娘亲无能啊,不能怪香儿,不能怪香儿。”
香君把头埋在母亲的怀里,“娘,我头痛,我要吃好吃的~”
“哈哈~”大家都笑了,李贞丽也笑了,看来香儿并无大碍,只是昏迷了一天一夜肯定饿了。
“玉京,去叫人到玲珑阁,买最好的糕点来!和店里的师傅提我的名字,他自然就知道了。”
“夫人,方子写好了,在下先走一步了。”
李贞丽连忙接过方子,“多谢大夫,银子日后我会托人送到府上,您也一夜未眠,早些回去休息吧。来人啊,备车!”
“夫人不必如此多礼,老夫告退,小姐还需静养,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
老大夫走了,一出门碰到了侧着耳朵偷听的杨龙友,杨龙友连忙把大夫拉倒一旁问了香君的状况。
不一会,母女二人正在闲谈,偶听有人敲门,香君问道,“谁呀!”
“我是杨龙友,夫人,我能进来说话吗?”
李贞丽一拍脑门,竟让把他给忘了,“哎呦快来,我这一见到香君,就什么都忘了,快见过杨公子。”
李香君抬眸一看,这杨龙友仔细看也是一表人才,原来她把杨龙友想象成一个贼眉鼠眼的小人,看来是冤枉他了。
“小女子见过杨公子,小女早有耳闻。杨公子请坐吧,没什么招待还请见谅。”李香君还是多少有一些平日侍奉客人的客套,这辈子都难以改掉了。
“杨公子,有什么事就请讲吧,香儿已无大碍。”
杨龙友正了正身子,拿出那把骨扇,香儿吃了一鲸。
“公子,这是?”
“在下听信传闻,以为姑娘玉陨,在门前大哭之际发现了这把扇子。这扇子与我也有些渊源,在下自然记得。”
香君接过扇子看了看,“哦~那谢谢杨公子,呵呵,不过杨公子为何为我落泪啊。”
“一言难...”
正要说些什么,香君打开了扇子,张大了嘴,表情也凝固在一个吃惊上。
“这是......”
杨龙友连忙接话,“哦,这是在下画的,你的血溅在了这扇面上,在下夜观星斗,偶然间见一树桃花,便化血为桃,画了这桃花扇。”
香君还是一度惊讶的表情,杨龙友不解,“香君?”
李香君这才缓过神来,“哦,对不起,看的太着迷了。我很喜欢,有劳公子了。”
这桃花扇真是巧夺天工,远观好似一摊鲜血,走近来看实则是满树桃花开。再仔细看,又不同,红色的墨显得更加明亮,鲜血的颜色呈暗红。就犹如李香君的一生,乍一看凄凄惨惨,又生活的有滋有味,可内心深处就犹如这化作桃花的血渍一般。看似面如桃花,春风得意,实则鲜血四溢,内心早已千疮百孔,苦不堪言。正是见扇如见人,李香君的命运就犹如这桃花扇一般,曲曲折折。
事已至此,桃花扇已出,众人想必都觉得事情应该有了一个结果,可是故事远远没那么简单。
又说阮大铖,满肚子的坏水,一计不成又出一计。阮大铖也是个文人墨客,闲来无事,说阮大铖的坏就体现在这一点上,实则他并无心。
阮大铖还有一个差事,就是给皇上撰写歌词剧本,这一天就想起了李香君来。就借把李香君编写进了剧本之中,并且启奏圣上,一定要征召李香君入宫充当歌姬。
李香君哪敢违抗圣命,一入宫门深似海,那还有机会见到自己的侯公子呢?想要托人送书信给情郎,可是奈何正值战乱,交通断绝,书信更是无法送达。
带着无尽的思念和幽怨,李香君怀抱着桃花扇入了深宫之中。这一去就直到清顺治元年,明末清初,清军攻进南京,李香君才趁乱逃了出去。
喜欢古斋奇闻录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古斋奇闻录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