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后挑帘走出一位身着白衣美若天仙的女子,肤白若雪,琼鼻挺翘,眼媚而不妖,唇不点而朱,盈盈立于台中。
此女正是闻名贵城的花魁如歌姑娘。
何必心中不禁对这相貌赞叹了一番,这样的女子若是再才艺不凡,沦落在青楼真是有些可惜了。
不一会儿,真有几名女子从观众席走上比试台,其中也有人是蒙着面的。
有意思的是那几名蒙面女子到了台上,看了看评委席后,就将面纱取了下来,显然是希望自己的相貌能引起评委席上达官贵人的注意,即便输了比赛,说不定也能有个好归宿。
可是这时男人们的视线大都集中到如歌姑娘身上去了,哪还有几人分出心神留意她们。
何必随意地扫过评委席,发现只有那位国师的视线没有停留在一处,而是将台上的人都打量了一番。
虽然她站在右侧后方,看不到国师的眼神,但她从那人微微转动的头判断出他目光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连身为女人的她都不禁多看了几眼如歌姑娘,而国师却那么不在意,要么是他见过的美人多了去了,要么就是他很善于掩饰情绪,又或者是他对女人根本不感兴趣。
她收回自己探究的想法,认真看起比赛。
不得不说敢上台比试的那些女子,还是有两下子的,至少在她这个半吊子听来,那些琴音都算流畅悦耳。
有几人的琴声也引得台下观众鼓起掌来,还有一些富家子丢了银子、玉佩之类的东西到台上,赏给参赛者。
轮到如歌姑娘上场,观众席马上安静了下来,纤纤玉指在琴弦上拨动,《凤求凰》的曲子从指间飘出。
这首曲子何必曾听柳彦弹过一次,那次是子轩来看他时,他说闲来无事弹上一曲。
何必永远记得他抚琴时那种投入的神情,如今她在如歌姑娘身上也看到了这种神情,而如歌的目光不时瞟向国师。
她顿时明白了,这姑娘原来是对国师心生爱意,融入了感情的琴声自然更是动人,连她都听出来如歌姑娘胜了。
果然,评委席一阵商量后,宣布了如歌姑娘胜,那些参赛的女子倒没有多沮丧,也许是输得心服口服,各自回了观众席继续观看比赛。
参加棋艺比试的只有一人,如歌姑娘与之对弈,她们走的每一步都有专人在台前竖立的一块大木板上标示出来,方便观众看到棋局。
不过两盏茶的功夫,那位姑娘就自动认输了,如歌姑娘胜。
书画本一家,但何必的书法远没画学得好,欣赏水平倒是不弱,上台的几人与如歌姑娘的字各有千秋,如歌姑娘的字胜在有一份傲骨。
最后一项比试作画,参赛的人也不少,除了她和如歌,还有五名女子,凑巧的是每人所穿的外衣颜色各不相同,一时间比试台上花团锦簇,争相斗艳。
七人在台上一字排开,台下观众席起哄声起,叫嚷着让姑娘们将脸上蒙面的纱巾取下,羽国女子倒也大方,蒙面的大都取下了纱巾,只有两人未动,一人是着红衣蒙红纱的姑娘,另一人自然是何必。
老鸨让人摆上了作画的桌椅和笔墨纸砚、颜料,每人一张桌案,互不干扰。
众人等着宣布作画主题,如歌姑娘忽然对着评委席开口道:“为了公平起见,可否请国师出题?”
国师笑了笑,站起身道:“不如就请诸位姑娘以仙乐为题作一幅画,两柱香时间为限。”
七人无异议,各就各位,待开始的锣声响起,几人或是研磨,或是调色,或是提笔。
何必闭上了眼睛,脑中一番构思,作画除了工法,意境也是很重要的,她必须好好思量再落笔。
想了小半柱香时间,她开始研墨落笔。
等待的时间没有想象中漫长,因为没戴面纱的五名女子皆是中上姿色,戴着面纱的红衣姑娘和紫衣姑娘也都身形窈窕,整体颇具美感,特别是几人认真作画时的样子,更是让台下男子看痴了。
在第二次的锣声响起时,七人都已停笔,完成了各自的画作。
由最前面桌案的画作开始,从前往后,再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两幅为一组展示于众人面前,最后再并排悬挂于架上。
评委对七幅画作都欣赏过后,主要将六位挑擂者的画作与如歌姑娘的画作做个比较即可。
本以为如歌姑娘的画作不是第一个便是最后一个展示出来,没想到是按桌位展示,何必在末排的最后一张桌子,是最后一个展示画作的人。
前四幅画作有的是美人梅间抚琴图,有的是美人桃花树下弹琵琶,总之画上除了美人就是如痴如醉的观众,画工都尚可,表述直白,都与“乐”有关。
第三组轮到如歌姑娘、红衣姑娘展示画作,如歌却回头对何必道:“等下只剩姑娘一人了,姑娘不妨此时一同将画作展出。”
她点了点头,三人并排站立,将各自手中画作展开。
众人眼前一亮,这三幅画作与前四幅风格大不相同。
如歌姑娘画的是荷花仙子在荷叶上翩翩起舞,一仙在旁吹笛子,六仙在湖心亭把酒言欢,画风淡雅。
红衣姑娘画的是飞天仙女图,众仙女仙带飘飘,有人手抱琵琶,有人执笛而吹,有人只是随意起舞,色彩绚丽,画风浓重。
紫衣姑娘画的是一条小溪,几条小鱼浮出水面甩动着鱼尾,溪畔随风轻摇的小草和野花,鸟儿在树上三三两两地欢叫着,天空盘旋几只仙鹤。
所有人的画作并排挂上了架子,评委们商量了半炷香时间后,国师起身宣布:“这场比试有两人的画作胜过了如歌姑娘。”
众人一惊,意外于连续两年不败的如歌姑娘不仅败了,而且败给了两个人,随即纷纷猜测哪两个人胜了。
如歌姑娘也是身形一颤,将目光转向国师,期盼他给个答案。
国师又看了一眼架子上的画作,缓缓道来:“红衣姑娘的飞天仙乐图浓墨重彩,却艳而不俗,飞仙们动作自然流畅,面容舒缓,一飞一动间让人感觉仙乐美妙无比。
而紫衣姑娘的山涧鸟鸣图虽然没有出现人物和乐器,却画风灵动,似让人听到了流水声和鸟鸣声,这自然的声响才是最美妙的仙乐,将仙界的仙鹤都引来了。
如歌姑娘的八仙赏荷图也是不错,但与这两幅图相比就稍显下风了。不知如歌姑娘可服?”
喜欢青云直递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青云直递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