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小玉儿发现他可以自由地回到姥姥身边时,这场游戏就拉开了序幕。
李小红要时时提防他把自己穿到其他地方去,万一摔着碰着总是让人担心,好在经过几次试验后发现,小玉儿心里惦记的只有妈妈的那张床和姥姥的那张床,他的全部世界就是这两张床。
有时小玉儿玩失踪,李小红找到他时,趁没别人注意,给他那胖胖的圆屁股上来一巴掌,当然没有打疼,也没敢当着姥姥的面打。
随着春天逐渐消逝,小妞的婚礼即将到来,什么事牵扯到小妞,就会与众不同,这注定是场被金城郡人传诵的婚礼。
作为熟读《礼记》,以甘肃道礼仪方面第一人自居的小妞,亲自参与到自己婚礼的细节拟定中。
她提出要以周礼迎娶,从沃盥、对席,到对席的位置必须男西女东,意以阴阳交会有渐。再到同牢、合卺、餕余设袵,连合床礼都要讲究,别说李小红吃惊,连见多识广的媒婆都讶异,一趟趟地往返于刘家和程家之间,说是老了老了又长见识了。
李小红后怕地拍拍胸脯,给刘大牛说:“幸好婚前礼没征求小妞的意见,咱都给办了。”
“她只有正婚礼和婚后礼可以讲究,让她去折腾男方家人吧!”
被旁观折腾的程家,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老夫人和程夫人为首的,觉得新媳妇还没进门,就这么折腾,一派是以程老爷和程公子为首的,觉得新媳妇真有文化,世家底蕴是什么,就是讲究啊,如果没文化想讲究还讲究不起来呢!
在这两派的斗争中,有权有钱的男人们占了上风,极力配合小妞按古礼行事。
两家所有参加婚礼的人,包括丫鬟、婆子、管家、媒婆、新郎、新娘、新郎的爹娘、迎亲的人等等,都到刘家接受了每一流程每一环节细致的培训。
小妞拿着本书:“….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程家公子的爹和程家公子一边听一边点头,满目赞叹,看看这么有学问的媳妇怎么培养出来的!
凡事都喜欢仪式感的小妞终于把自己的婚事办成了一场世纪婚礼。
婚礼那天,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来观礼的。媒婆被称为三姑六婆之一,走家窜户,家家都熟悉。经过媒婆们的大力宣传,来观礼的人,一部分是以媒婆为代表来学习的,下次再有新人结婚,就能宣扬自己的丰富知识,指导新人们按要求做。
还有一部分是家中有子女即将结婚或者即将结婚的年轻男女们,来看个稀奇,看个热闹。
为了能看到婚礼的细节,这些人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随了份礼,进到程家大堂里观看婚礼细节。
婚礼被宣传的精彩绝伦,事实上,观礼的人也觉得没有辜负自己随的那份礼。
所有人都跟拍宣传片似的,这里到那里走七步,停下来统一转身鞠躬,鞠的是同样的60度,微笑是同样的八颗齿。
新娘和新郎更像排练千百遍一样,举止有度。
唯一的不和谐因素,就是程家没有料到会来这么多的人,酒席座位不够坐,临时从旁边的饭店里借了几张桌子,支在了巷道里。
不过可是喜事,长面子的事,来的人越多越好,来的越多,证明结亲的人缘越好。
听着鞭炮锣鼓声离开,李小红慨叹道:“家里越来越空虚了,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了,都要离开父母的家,去构筑自己的小窝了。”
刘大牛也有些惆怅的说:“以后就是咱老两口相依为命,也不知道这三个儿子哪一个能留在身边。”
空巢老人的寂寞,李小红夫妻现在还不能体会,只能唏嘘一下,孤独的极致便是老无所依,没有体会过的人没有发言权。
成婚后的第二天早晨,小妞,不,应该叫程刘氏,至于她在娘家的闺名刘佳人,不会再有人称呼了,这就是古代女性,永远依附于娘家或婆家,在娘家时就叫**家的*姐儿,在婆家就叫**氏,对外没有自己的名字。
程刘氏早早起床,梳洗整齐,拿着盛着枣、栗和腶修等物的竹器到公婆的寝门外等待。盛有“枣”取早起之意,“栗”取颤栗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这是婚后礼的第一步:妇见舅姑。
小妞(还是叫小妞吧,叫程刘氏都不知道在说谁)的这一步,取悦了公公却惹恼了婆婆,大清早的人还没起床呢,你就站在门口,凸显了你的贤惠良淑,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金孔雀,却把旁的妇人变成了乌眼鸡。
好在小妞本来就不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对婆婆的眼风根本没有感觉。倒是得了公公的大红包,拿回去跟丈夫好好炫耀了一番。
刚成为丈夫的程公子与有荣焉,媳妇受到夸奖,就和自己受到夸奖是一样的。婚后礼第二步:妇馈舅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谴小姑尝”。
小妞为了这一步,可是下了苦功夫,连自己最喜欢的练字时间都压缩了,天天在厨房与油盐酱醋奋斗,就为了今天能拔个头筹喝彩。
吃了小妞端上来的食物,婆婆陈夫人淡淡的说:“以后这些事情偶尔做做就行了,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相夫教子,不用花功夫在这些下人们做的事情上。”
公公却捧场地大笑道:“这才是妇人该有的行为,任何时候都能伺候好自己的家人。无论贫穷富贵,都能过得下去。”
对于公婆的话,小妞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捡喜欢听的听,既然婆婆说以后不用做,那当然不用做了。
她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读书写字好了。至于公公说的贫穷富贵之类的,和她有关系吗?
小妞表示其实没听太懂。要知道小妞虽然从小身经大难,但真没经过贫穷的日子。她到刘家时,刘家已经小富即安了。
婆婆程夫人虽然看不惯小妞太讲究,但是儿子是自己亲生的,媳妇再看不惯,也是高门大户过来的,只好眼不见心不烦,连请安都免了。
小妞更是觉得婆婆是个大度宽容的,人前人后赞不绝口。
新婚的小夫妻俩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琴瑟和鸣,你侬我侬。你做一幅画,我题一首诗,过得神仙般的日子。
喜欢重生浣衣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重生浣衣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