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余文凯不羡慕刘文星那是假的,同样的年纪,对方已有妻有子,事业平顺,家庭富足。
而自己绞尽了脑汁,做好每一件事,抓住每一次机遇,奋力向上拼搏,官职升得却没有刘文星快。
听人话,吃饱饭,刘文星在信中劝他,不要一竿打翻一船人,还是要从那些姑娘中细细挑选,要选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选条件好的。
余文凯对刘文星的话奉若圣旨,因为刘文星劝他的每一句话,最后都被证实是正确的。
所以他认真的开始分析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妻子,首先自己家境贫寒,却想做一名清官,一名好官,这就要求自己不能太清贫,至少要顾得住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其次他需要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女子,至少也是知书达理,在诗词书画上有一定造诣的。
再次自己的脾气不太好,那妻子的脾气一定要柔和,若再遇到一个像于悠然那样表面柔弱内心强势的,指不定余文凯出手把她教训成什么样。
综合以上三点,余文凯真的在这些女子里面挑开了,有了针对性,就好选了。
首先排除了家境贫寒的,两家都穷以后可咋整;
其次不认字不读书的排除在外,以后要说句话人家根本听不懂也不行,夫妻生活还要有个情趣;
最后脾气这个选项,真不好探听,闺中女子不见外人,只能自己多方打听。
还真让他选出来了一个,户部度支郎中的女儿,度支郎中仅是从五品。可是掌判天下租赋多少之数,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途之利。每岁计其所出而度其所用,转运征敛送纳,皆准程而节其迟速。
这是实权岗位啊,朝廷的会计,各地需要巴结的对象,因此一个小小的度支郎中,家资不菲。
而且据说他家的女儿从小培养诗词双绝,容貌秀丽,因为为祖母守孝,耽误了婚期,解除了婚约,所以选了目前20多岁还是单身的余文凯。
余文凯仔细分析了一下,家资不菲是真的,诗词双绝是真的,容貌秀丽是真的,但是因为守孝而解除婚约此事有蹊跷。
他决定找人去打探一下,这已经是他在一大堆人选中优选出来的最合适人选,不能轻易放过。
果然京城没有秘密,只要想打听什么都能打听到,这家的女儿其实是因为不满意男方,借口守孝执意要解除婚约。
曾经与她定亲的男方,据说没什么不好,人家已经成亲,并且有了几个孩子,余文凯关注的重点是有了几个孩子,守孝短短的三年期间,不仅订婚,成了亲,还有了好几个孩子,这男人可真威猛,动作够迅速的。
既然对这男子有了怀疑,那就证明女子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是审案中的倒推逻辑,用在这里也一样适合。
余文凯迅速找了本家在京城的长辈,前去郎中家为他说合,既然是女子先投石问路,两家自然一拍即合。
这喜事办得无比迅速,从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到亲迎,短短两个月时间,余文凯就抱得美人归。
刘文星收到消息后大叹,为什么这么着急?自己准备的厚礼都来不及送去。
余文凯的回复是,好白菜既然成熟了,就不能留在地里,以免被猪拱了,与其让猪拱了,还不让他这个单身狗去摘了。
在金城郡忙着种白菜的李小红,也把目光转向了京城,金城郡目前的市场已经容纳不下空间日益增长的产出。
她需要一个更大的市场,更密集的人口来消化空间产出,而她熟悉的比金城郡更繁华的地方,只有京城。
京城有刘三牛的兄弟王德、亲家庆阳侯府,还有她的老朋友云十三娘,半个弟弟余文凯,这些人应该可以保证她有京城的经商之行平安无事吧!
刘大牛不赞成把家搬到京城,因为刘白氏目前不宜搬动,而且京城是个创业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养老的地方。
上一次在京城经历的失火失盗,最后甚至买凶杀人,给刘大牛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以至于坚决不想进京,反过来责怪李小红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才几年时间,又想到京城去闯一闯。
与李小红唱反调,这在刘大牛是头一回,虽然有决心陪着妻子上刀山下火海,可是蹭这些刀啊火啊的,不是更好。
父母在,不远游,京城那么远,刘白氏有个三长两短,他赶都赶不回来,总得有人为刘白氏养老送终吧。
刘二牛解决了这个难题,刘家有四个儿子,不需要都守在父母亲身边,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前途去奋斗。
刘二牛会留在这里,如果母亲有什么事都可以负责操办,李小红听了这话,对刘二牛感觉更加歉疚。
这么多年来,赡养父母的重任一直在刘二牛的肩上,现在好容易卸下几个月,却又要让他承担起来。
好在经历了风波和磨难的刘二牛,与以前不同了,他现在所谓的照顾只是隔三差五去看看父母有没有什么需要?并没打算天天床前伺候。
刘二牛的妻子陈大姐快要生产了,刘二牛的心思更多的放在自己的小家上,他的观念被兄嫂们改变了很多,人总是要在不断的挫折中成长,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没了父母做借口的刘大牛,最终取得了李小红的承诺,才同意进京。
这个承诺就是不与权贵们打交道,绝对不拿出招人眼红的东西,上一次吃的亏,这次一定要记住。
李小红满口答应,她本身也是这样想的,做生意就要做中档产品,绝不引人注意,而又利润丰厚,富要富的低调,不声不响地抢占市场,那才叫真本领。
上一次还没有摸清市场和官场关系,就拿出了不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东西,引来杀身之祸,所以说穿越小说大多都是骗人的,拿出一棵人参就能致富,滑天下之大稽。
让李小红离开金城郡的另一个原因是,常知府任期届满,他的老岳父为他打通关系,回到京城为官。
与新来的官员重新建立感情和关系需要时间,也不一定能达到效果,就像古浪县一样,李小红虽然在新任县令身上花了功夫,花了金钱,做了投资,可是效果并不好。
既然自己的熟人和关系都在向京城聚集,那么自己也去吧,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潮流的趋势,才能随之共同进步。
喜欢重生浣衣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重生浣衣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