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本想就此离开,可是安禄的话,让他惊讶极了:“原来师父,这都是为了奴才好,那为何师父不一早明说?”
安禄将身子坐正,看向赵忠,道:“你我师徒若真是心有灵犀,何必点明?可惜,你虽有心机,眼光却不怎么长远。你若是肯踏踏实实的做事,何愁没有受到重用的一日?你如果继续这样,你能在六品上混一辈子就不错了,升任五品是妄想,四品是痴心妄想!”
赵忠对安禄再无怨言,恭敬的称是。
安禄见其乖巧,摆手道:“好了,你也别在咱家这儿磨蹭了,去庆元殿看看,万岁爷那儿有什么吩咐,没有你在那看着,咱家就是歇着,也不安心呐。”
“那徒儿先行告退。”赵忠说完,按着规矩,后退数步,方才转身离开。
安禄看着赵忠的背影,看着桌上的活血化瘀膏,叹道:“自古太监,能攒下积蓄,风光回乡的犹如凤毛麟角。希望这赵忠能争口气,让我能安心退隐。”
*****************
翌日,朝堂之上,由户部尚书牵头,启奏皇上要求让广寒王重返朝堂,除轮值的礼部给事中反对外,大多数朝臣,对此均持支持态度。
在商议给广寒王何职位的时候,大臣们分为两派,一派是礼部尚书为首的文人一派,认为广寒王应当在六部任职。
而另外一派,则是以三军都督府都督为首的武将一派,认为广寒王政绩卓著,再次重返朝堂,理应予以重用,怎么能屈居六部?就算不能像当年一样摄政于朝,也得封个相臣什么的。否则太寒酸了。
此话顿时惹的一干忠君之人不满。
这些人,都是通过科举,或者是通过政绩,走的正经路子,通过吏部考核,一步步爬到如今的位子,而广寒王,已经在野十年之久,朝廷在当今皇帝的努力下,已然走向正轨。
若是广寒王回来,朝廷又要大笔的花银子,那么皇帝和他们辛苦赞起来的银子,又将毁于一旦。
他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于是,这些实干派,引经据典,痛斥武将。
朝堂上,因此乱成一锅粥。
銮座之上的皇帝,见大家吵的差不多了,于是出言制止了大家的议论,点名徐航道:“徐爱卿,你为何不和大家一起讨论,可是胸中已有良策?”
徐航出班道:“启奏陛下,微臣认为,王爷十年不在朝,仅仅因为十年前摄政之功和从龙拥戴之功,就要封其为相臣,再次将朝权尽数交于其,这是不妥的,一来,当今陛下,已经亲政十年有余,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主少国疑的年少天子。
二来,宗室掌握权力过大,对皇权,终归是威胁,对社稷安稳无益。
三来,此举更是陷王爷于水火之中,就算是王爷自己,也不敢说,仗着自己曾经有功,一回来,就要大权独揽,视皇上如傀儡。所以臣认为,给王爷封相臣,不妥。
可若是给了一般文职,让王爷做一些杂事,那么以王爷之才,却是大材小用了。
喜欢重生之九重深宫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重生之九重深宫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