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老李俩口子也是想明白了的,只不过看着那坏小子一直拗着自己来,是以心里来气。
如今被李氏母女俩这样相互劝说着,儿女们又在左右说无妨之类的话,慢慢儿的,也就放下此事。只叹着气儿,说由了他去。
做了俩天的试验,毛玉溪也觉得不耐烦。
她就不是那起能静心的人。
到是外祖这一边的吃食,看着还不赖。
因为这是年节,家里还是存放着不少的腊肉,还有野兔子,野鸡之类的。
加上李智利又是个巧手的人,不做试验的时候,也跑去外面套些鸟啊,弄点儿陷阱,偶尔,再摘一些野蘑菇之类的回来,一家人就想尽一切办法做吃的。
得空的时候,毛玉溪还和外祖一家子上了街市,买了不少的鲜肉,还有鲜鱼之类的回来,大家庭,做吃的也繁琐。
但是,对于难得有这样的空闲的人来说,偶尔这么做几次,感觉也是挺舒服的。
自告奋勇卷袖子奋斗的毛玉溪,这一天吃锅子吃的烦了,便决定,趁着李家出嫁的三个姑奶奶回来了,就露一下手艺,做一大家子爱吃的吃食儿。
前院儿,李氏和自己的几个姐姐妹妹的有说有笑,都互道这些年的生活如何。
毛三儿则和另外几个朗舅一起打牌,吹一些农家汉子的闲事儿。
娃子们则玩的开心的很,一会儿藏猫猫,一会儿又扮家家。
小六小七在这时候就最被人注目了。谁叫,这俩娃会识字,会读书这些呢。
在整个李庄儿,象小六小七这么小的娃子能认字的,几乎没有。
据说,只有家里条件好的周家,才让娃子在七岁的时候去了启蒙的先生家。
而小六小七,也才六岁啊。为此,李家老俩口逢着人来看自己家的娃子了。
话题儿不自主的,便会往小六的身上引。
“那孩子长的可真有福气呢。”
“呵呵,托老嫂子你的福,长的还行,我还多嘱咐六子的娘,让她不要太紧着孩子们了。这么小的孩子,天天紧着念书背诗的,多累啊。就怕掉了肉呢。”
“呀,你们家六子还会念书,读诗经这些了呢?”
“嗐,就是瞎读吧,不过,这么小能把三字经什么的背完,也算是不错了。这不是担心孩子瘦么,一直念叨着三闺女,让她不要太紧着苦着孩子们了。”
“老姐姐啊,你这家里是要出状元的家啊。唉呀,不得了,这么小的就能背着三字文了。我跟你说,咱娘家也有一个侄儿,都读了两年了,家里每年的钱没少花,可到现在为止,就能认几十个字儿吧。就是这,他老子娘的还欢喜的跟啥似的。你们这可到好,居然都能背完一本书了呀。”
“呵呵,那孩子肖孩子外祖父,脑子灵光,学啥都快。”
李氏听着老娘这话。
暗自腹绯好笑。
印象中的老娘,似乎一直是这样的呢。
就爱把所有的光亮都往她们老俩口头上罩。
“你们家的姑娘,看着也极好啊,瞅瞅你家大妞儿,同样是这乡下吃百样米长大的,可是,人家说话大气儿啊。不象我们家的那个小姑娘,一出门,便缩头缩尾的,看着就来气哟。”
“呵呵,这到也是,我家大妞儿啊,肖我,肖我……”
李氏听不下去了。
再夸奖下去,她怕晚饭不用吃了呢。
不过,她们这可劲儿夸奖着小六子,有一个丫头不乐意了呀。
小七之所以会愿意变了相的当最小的那一位,就是想着要获得更多人的爱。这姑娘吧,活泼是活泼了些。
可也有点不好的,就是喜欢被人宠着。一旦受到了冷落,便觉得全世界都亏空了她。此时一看众人都围绕着六哥哥说话,小姑娘噘嘴儿。
“小七也很乖的。”
她小小弱弱的一句话。
引得一屋的人都瞅去。
白氏人老成精儿的人,一看小外孙女这样,哪还不知道啊。
一把将小七搂到怀里心啊肝儿的直叫唤。
还一个劲儿夸奖她,什么小肉肉,小宝贝都唤出来。
李氏听到后面,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娘这也太直白了些呢。
这么肉麻的夸奖真的好么。不过,小丫头片子也是真受用。大过节的,她也没好意思说道。便也只得赔着笑儿,可劲夸奖另外的孩子。
这一来,整个屋里,就成了这个夸奖,那个赞美的,一屋子的好听话,直把一群小屁孩子夸奖的脸红扑扑,一个个羞涩的不敢相信。
这还是平时娘亲嘴里面吼着闹着凶着的他们吗,为什么觉得这夸奖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哪。
往常爹娘不说他们是淘气包,不说他们是皮猴子便算是极不错的。今天可到好的,太阳儿打天边出来了呢。
这边儿夸奖,那边儿就忙活着做吃食儿。
蒸菜,烧菜,凉拌,炒的,荤的素的。李家人也是好些年没这么畅快过新年,今年拜李氏母子几个回来的缘故,一家子愣是过了个热闹闹儿的年节。
老爷子的生辰酒,喝的晕乎乎的,端着个碗,胡子一跷一跷的,一个劲称吆喝着要这个陪着喝,那个也要陪着喝。
等到小七小六的端着长寿面出来,老人家都挟不起来了。还是小七体贴把面碗塞他手里,一根根的喂。
把老爷子乐呵的,一把将俩小娃娃搂怀里,一边香一个。
“我这家越发的兴旺,好事,好事儿啊。”
小七小六争相抗议,一脸的嫌弃。
“外祖爷,你这胡子太扎人了。”小七抗议。
小六则捏着鼻子嗷嗷叫。“外祖爷,你这酒味儿好刺鼻啊,放我,放我走哪。”
“哈哈……”
众人看着这么兴奋的老爷子,一个个的全都笑出声来。对于俩无助的小娃娃,一个个见死不救,就看着人家搁那儿挣扎不休呢。
等到晚上,一家人简单收拾后,李氏陪着母亲说闲话儿。
“这些年啊,你爹虽然面儿上不说,可是内心,还是有些在意的。那村里面,早些年还有不少比咱家还穷困的人,现在人也活的好了。你爹啊,越发不愿意出门了。那一次灾难年,咱家是真伤了呢。这几年才略好一些,今年,你又带着出息的孩子们回来。你爹啊啊,是真觉得圆满了呢。他这些年,老寒腿儿一直不怎么好,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能看见你们都好,以后,纵有不如意,只怕也能闭眼了呀。”
听着娘这话,李氏眼睛微热。
她还是太不孝顺了。
早些年置气个什么鬼。
爹娘当年也没法子,才想着与其饿死,不如给她找一个好人家。
她抹掉了眼泪,抬头拉着母亲的手。
“娘,我一会儿去带着大妞儿去看看大哥一家子去。”
白氏这才放心了许多,“嗯,就是应当的。你大哥,其实一直不好意思对你。当年,真不关他的事儿啊。”
白氏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要让女儿明白,当年的事情,真不是大儿子的过错儿。看见她现在过的好了,亲人们也乐意啊。
也不会觉得,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
转身,李氏拉着大妞儿去看自己的大哥。
毛玉溪对于这个大舅舅,其实内心还是没啥意见的。
大舅舅这人吧,看着是个实诚的人。
也是干实事儿的汉子。
据说这些年也一直在外面收购东西做货郎。
小舅舅之所以会跟着在外面做营生,也是因为这个大舅舅带出去做的。
只不过,自打她们一家子回来后,大舅舅也不怎么过来。
大舅娘来,也被娘冷落着,没怎么接腔儿。
她知道,这是娘一直心有成见的。内心对于当年的大哥,许是还有怨恨。
可是明天就要离开家归家了,娘却要她一起去看大舅。
“娘,你能放下心结,真好。”
李氏握紧了她手,“唉,我也想好了,这些个事儿,你说我再去计较有何意义呢?与其这样纠结不休,还不如,让一家子愉快生活着。我现在过的好了,没道理再怨着。甭管怎么着,你爹呀,对我是极好的。”
其实,就冲毛三儿对自己的好,她也没必要怨恨的。
是她走不出来,一直觉得最亲的人,却把她换了粮食。这令她极度不满。其实,换过来想想,若是当年她们把她平白无故送与那一家人,只怕,人家更觉得她是不值钱的哩。有一口袋的粮食,至少,当时还能让娘讨个活命儿。也是那一口袋的粮食,在逃难中的李家人,才能勉强度活。
她呀,就是思虑太多,太过于着相了。
吼开门,李智乘没想到她们母子俩要来。
到是毛玉溪甜甜蜜蜜叫了一声大舅舅好。
“啊,好好……”向来能说会道的男人,这会儿却小心站在一边儿。
李氏气不打一处来,瞪他一眼。
“合着,我这当妹子的来,你还不愿意了。”
被妹妹一瞪眼,李智乘却笑的眼中含泪。
“欢迎,欢迎哪,我大妹子来看我这当哥的,我能不欢迎么。”说完,男人冲身后大吼,“孩子娘,咱大妹来看我们了呢。你赶紧把我屋里的果儿,还有那一坛子酒拿出来,我要与大妹子喝酒哪。”
……
喜欢农门长姐会种田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农门长姐会种田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