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是今天收到万民请愿书。”礼部的王大人,将手上的长卷呈上。小邓子走下来接过长卷,递呈给宫若殇。
“请愿书?是关于什么的。”宫若殇此时还是十分平静的。
“回皇上。百姓们听说皇上将三位议政大臣革职后,反应强烈。今天就有民众代表将请愿书交给微臣,请求微臣递呈给皇上。”
王大人是倪震的门生,对于倪震很是服从。他能够有今天的位置一方面是自己有点本事,但大都是靠倪震一手提拔的。
王大人本人很会拍马屁,能说会道的。在朝堂上,长期立于无对手的境地。宫若殇对于此点也很是头疼;只要王大人一开口,再加上那些附和的人,吵的他是不可安宁,有些时候真的有想要把他们都费了的冲动。
小邓子将长卷在宫若殇面前展开一部分,上面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名字;看来将近数万名。哼,竟然用这招来逼我。宫若殇现在很想骂人。
“众卿家怎么看此事呢?”
宫若殇话一出,立马就有王大人的同伴们出来帮腔作势。
“皇上,微臣也认为应该顺应民意。民乃万国之本,若是因为这件事而引起民愤就不太好了。”一名大人首先站起来说道。
“皇上,三位议政大臣是由先皇选出来的;经验丰富;对于现在的紫国是百利而无一害呀,皇上。”
“恳请请皇上顺应民意。”
“恳请皇上顺应民意。”跪倒一大片的大臣,异口同声地说道。宫若殇很难相信这不是他们提前演练好的一出戏。
“吴十一,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宫若殇见新任的状元还是站在那儿,应该说是这次科举考试选出来的人都站在那儿;心里刚才的愤懑好了很多。听杨光说这个新科状元表现不错,倒想看看他会如何回答;想到这儿,宫若殇莫名的心情很好。
“回皇上。微臣认为皇上不应该重新招回三位大臣。”十一话一出,满朝文武都将目光聚集在这个长相有点丑陋、平时也很沉默的状元郎身上。他的这一举动倒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从来都没有当回事的人竟然会违背大家的意愿!
“哦,说说你的理由呢?”宫若殇期待的眼神看着十一。
“回皇上。臣以为三位大臣年事已高,而且紫国现在的国情同先皇在的那时已经不一样了。三位大臣的思想难免有点固步自封。更何况我堂堂紫国人才辈出,像在站的王大人(十一看向礼部王大人)、杨大人(杨光)等,臣并不认为他们就比三位议政大臣差。若是皇上重新请回三位大臣,会给邻国一个假象说紫国青黄不接、无人可用。”
这个瘦小的状元;看来是小看他了。刚才一席话即反驳了他们的提议又不会显得十分的尖锐;说的恰到好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朕觉得刚才王大人说的有道理,可是吴大人说的也不应该忽视。各位爱卿还有什么想法的,尽管说。”
“皇上,都说君无戏言。皇上昭告天下罢免三位大臣的职务;若是现在又反悔的话对于皇室的尊严有很大的影响。况且这份万民请愿书,也不能完全代表天下百姓的心意。如果皇上真的想要知道百姓的反应的话,不如让大家投票吧。看看有多少不支持罢免,又有多少人不支持的。”于谦也紧随在十一的后面发表意见了。
“皇上,臣也觉得应该给更多的人机会。三位大臣年事已高,该让他们安享晚年了。臣等作为晚辈的,该多做点事让他们好好休息。”
杨光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其他的人怎好反驳?
反驳不就是明显地暗示大家你一点都不体谅老人吗?
“恩。朕听了众卿的意见。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朕从紫国的将来多方考虑,还是坚持罢免三位议政大臣的决定。朕觉得应该给你们更多的机会,为紫国做更多的事情。这样子我紫国才会更加稳健地发展。”
“皇上英明。”杨光带头跪在地上高呼。满朝文武都跪在地上高呼,响彻云霄。
其实除了个别特别忠诚于倪震等人的人,就好像王大人一样,其他的人都是见风使舵的。听到皇上说要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当然是要站在皇上这边了。自己前程的事还是比较重要一点,皇上才是老大,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不过,倪震等人还是会继续借由其他人的手干涉朝政的,这点宫若殇很不喜欢。幸好,现在有了以杨光为首的新势力能够跟他们抗衡;宫若殇自己也显得不会那么被动。要不然,他难保某天不会“被迫“做某些他不愿意做的决定。
从那天后,十一就一朝成名。户部的人都对他另眼相看;以前以为这个状元郎只会闷在房里算账,原来说话不输给任何人。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不骄不躁,毫不恃才傲物;关心下属,更得民心。
到状元府拜访这位状元的人也渐渐多了。大家也逐渐忽略十一容貌的缺陷,因为他的人格和智慧而朝他慢慢靠近。十一还是云淡风轻;与谁都保持着一样的距离,除了于谦和杨光以外。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对谁好了都不行,在他还没有弄清形势的情况下还是小心一点的好。这样子谁都不会得罪;以后他在朝堂上说话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人赞同。就算不赞同,也不会为了报复故意反对。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现在状元府渐渐吃香了,为何还是没有人上门求亲的呢?
于谦可是每天光是躲媒婆都要费好大的劲的。小辣椒偶尔拿这件事开十一的玩笑;都会弄的十一很窘迫。
P.S如果最后他们两没在一起,亲们会不会怪我呀。。。。。。
喜欢皇后复仇记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皇后复仇记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