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十七)
宣政殿上,大理寺少卿上奏天子:皇贵妃楚音勾结太监,毒杀楚国公,证据确凿。随即,谏官进言,皇贵妃楚氏生性善妒,对先皇后大不敬,且平日苛待宫妃和宫婢,德行有损,实在难为天下表率,请陛下收回凤印,另择贤淑女子管理后宫。
不等高浩成表态,殿中官员便三三两两附和谏官之言,请求他另择贤淑女子管理后宫。甚至有落井下石的臣子直接说道:“毒杀楚国公乃是死罪,陛下圣名,万不可因为一个妃子寒了天下良臣贤人的心,务必要还柳家、还柳老一个公道。”
转眼间,高高在上的楚音成了众人口中的罪妇,一半以上的臣子跪地要求高浩成严惩楚音。
高浩成将视线放在柳燃身上,沉声问道:“柳卿家以为呢?”
柳燃垂首,答:“臣父死得冤枉,臣请陛下将真凶绳之以法。”
他这话说得巧妙,只字不提楚音,仅仅要求将真凶绳之以法,至于这真凶到底是谁,却不是他能说得算。
尽管如此,依照现下的局势,大部分皆认定了他口中的真凶就是楚音。等他话落,群臣再跪地叩首,齐道:“陛下,请将真凶绳之以法,还柳老一个公道!”
殿中立时安静下来,众人皆等着高浩成的决断,就在这时,一人忽然出声道:“诸位说得极是,臣也请陛下将真凶绳之以法。”
大家诧异,循声望去,说话的是骠骑将军楚寒生。他是楚音的堂兄,康王之乱时,高浩成逃到蜀中,楚翔虽答应出兵平乱却并没有将手下的兵力悉数交给高浩成,而是自己带领五万,另外五万则由楚寒生率领。楚寒生是第一个攻入北部的将领,一举歼灭了康王高子明的三万精兵,论功行赏时高浩成封他做了将军。
大伙心中都清楚,楚寒生就是楚翔的爪牙,代替他在京城掌握局势。
如今,听他这样说,众臣难免惊讶。
高浩成自然不会以为楚寒生会帮助他对付楚翔,眼神变幻莫测。
“陛下,难得楚将军深明大义,请陛下下旨治楚氏的罪!”殿中一官员见状忙朗声请求。
那楚寒生微微一笑,解释道:“陈大人,你误会本官的意思了,本官是说要将真凶生长之以法,可没有说皇贵妃是杀害国公的凶手!”
“大理寺已经详细查明,人证物证皆在,楚氏不是真凶,还有谁人是真凶?”楚寒生话落,立刻有官员反唇相讥。
楚寒生不以为意,对高浩成行礼鞠躬:“陛下,皇贵妃身份高贵,国公为天下、为我大齐鞠躬尽瘁半生,臣以为此事兹事体大,万不可草率行事。”
高浩成点头:“卿家所言甚是……按照卿家之见又该如何?”
“臣以为,不可单凭大理寺官员片面之词定皇贵妃的罪,应当传证人上殿,由陛下当面审问,这样方能服众!”
高浩成知道楚寒生定然有计谋,本欲找话拒绝,谁知殿中官员不等他说话,便纷纷道:“陛下,楚将军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传证人上殿询问,定然要让凶手心服口服!”
就连主审此案的大理寺少卿也附和道:“陛下,臣请陛下传证人上殿亲自问案。”
高浩成瞳孔凝缩,面上却毫无变化,命戴立国传证人上殿。
所谓的证人包括柳家的家奴和当初到柳家传旨的太监和宫奴。柳家家奴的说辞与在大理寺时说法一致,仅仅是将柳贺服用了皇贵妃所赐予的美酒后便中毒身亡的事情叙述一遍。但传旨的太监们却改了口供,当初大家一口咬定亲耳听到胡姓太监承认酒里的毒是楚音指使下的,可现下却有两人大喊其中另有隐情。
听闻他们大喊,大理寺少卿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声喝斥道:“尔等刁奴,在大理寺时分明不是……”
“陛下,大理寺中官员对奴才严刑拷打,奴才实在是害怕了,这才不敢说真话呀!”一个年级只有十五六岁大小的太监跪趴着大声喊。
高浩成闭了闭眼睛,沉声道:“你所谓的另有隐情是指什么?”
“陛下有所不知,胡公公与奴才是同乡,平时对奴才很是照顾,还曾与奴才戏言要认奴才为义子,因而他待奴才比旁人都亲近许多……在离宫的前一晚,他曾找奴才喝酒,向奴才提及有人要他陷害皇贵妃,借皇贵妃的手杀害楚国公……”
高浩成脸沉如水:“他可有提是谁要陷害皇贵妃?”
“这……他说那人身份尊贵,越多人知道越不好,并且告诉奴才。”
大理寺少卿冷笑:“如此说来,不过是你一面之词,如何能证明你没有撒谎?”
不等那小太监搭话,旁边一个三十来岁的宫奴便出声答道:“奴才,奴才能证明……胡公公说那话时,奴才刚好进屋给胡公公送酒。”
柳燃冷眼看着这一切,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高浩成机关算计,可却没有楚音心神缜密。她是堂堂的皇贵妃,不需要去寻找已经不存在的证据,只需要找那么一两个太监改口供,让大家知道这个案子有疑点。既然有疑点,莫说是皇贵妃,便是普通的布衣百姓,也不能稀里糊涂给人定罪。
经过一个早上的争论,高浩成不得不承认此事疑点重重,责令黑衣卫查明。
退朝后,高浩成私下召见柳燃,不等柳燃走到万寿宫内,便听到噼噼啪啪的打砸声。他进去一看,原来是高浩成手持利剑正对着院中的石器和树木发泄怒气。
柳燃也不上前劝他,静静站在一旁等候,待他精疲力尽,这才从戴立国手中接过汗巾递了过去:“陛下这是何苦,对付镇南王府有的是机会,今日不成还有明日,陛下不可操之过急。”
“朕并非沉不住气的人,只是今日的情景你也看到了,那两个太监一直被关押在大理寺内,大理寺上上下下的官员向朕保证过无数次万无一失,结果呢?结果就是镇南王府的人不止是在南方,就是在京城也可以一手遮天,将手伸到了大理寺内!”
柳燃默然,镇南王府的势力确实越来越强大,竟然可以令一直关押在大理寺内的证人改口供。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依着你……”高浩成懊悔不已,话到一半又忽然住了口,这世上从来没有‘早知如此’的事情。
柳燃心里一寒,对高浩成的恨意和嘲讽差点就遮掩不住,忙低头道:“陛下不必耿耿于怀,家父若知道陛下的宏伟目标,也定然会同意陛下的做法。”
高浩成嗯了一声,叹气道:“本以为借着这个机会可以打压镇南王府,可如今看来……”
柳燃沉吟片刻,试探道:“陛下,臣有一事,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你问就是,现下没有外人,子赞不必顾虑。”
“臣不明白,既然陛下有心打压镇南王府,为何还要宠爱楚氏,还让她怀了皇嗣……”
高浩成凝视一旁被他砍成两半的石椅,淡淡反问:“你以为呢?”
“臣以为,陛下是为了安定皇贵妃的心,是为了安抚镇安王府,也是为了对付楚翔。”
“哦,那你以为朕会如何对付楚翔?”
“若皇贵妃得皇子,楚翔必得进京朝贺,陛下可趁机……”
柳燃说到这里一顿,小心抬头打量高浩成,见他没有反对,心下明了自己说对了大半,忙道:“陛下,此计未必可行。”
高浩成点头,他其实也知道若楚翔不想来,大可以再次编造谎言找借口。就如同他登基时论功行赏一般,楚翔不也是找了借口不进京的吗?
两人都是明白人,柳燃自然能猜到高浩成的想法,他心思微动,只觉得自己的计策指日可待,却也知道现下不能操之过急,便陪着高浩成一起沉默。
时间仿佛过了很久,柳燃忽然长叹一口气。
高浩成回神,看向他:“子赞为何叹气?”
“臣昨日遇到青青身边一个叫做晓凡的侍婢。”
高浩成对这个晓凡有些印象,却不太深。她当初在凤宁宫里当差,但不是柳青青的贴身丫鬟,在她面前也不是十分说得上话。
柳燃继续道:“她本是青青宫里的人,后来陛下离京,她因为并不得主子器重而幸免于难,被派到了御膳房侍候。后来高子明抓到青青……为了讨好青青,他将晓凡招到凤宁宫中继续侍候青青……”
高浩成并不喜欢提及这段往事,在他心里,这是他的伤痛,也是他的耻辱。他阴沉着脸,打断柳燃的话:“子赞,一个小小的奴婢而已,不值得你……”
“陛下,请听臣说完,臣要说的事情极为重要,事关青青的名誉和节操。”
高浩成一惊:“你……”
“小帆到了凤宁宫后,一直贴身侍候青青。她说,旁人不知道,可她对青青的心思极为清楚,青青心里一直惦记着陛下,一直不愿意屈身于高子明,更未与他做过一天的夫妻。”
高浩成双眼圆睁,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喜悦,可这喜悦随后有沉淀下去:“没有做过一天的夫妻,那她腹中的孩子……”
“这臣也不知道。可晓凡说,青青高热不退时曾呓语说那孩子是陛下的。”
“是朕的?”高浩成狐疑的看着柳燃,柳燃毫不回避:“晓凡还说,按照太医的诊断,青青若还活着,她腹中的孩子正是这个月出生。”
轰的一声,高浩成只觉得有什么东西狠狠砸了他的脑袋一下,砸得他双耳嗡嗡作响,眼前一片黑暗。那孩子是他,是他的……
柳青青为何要对他撒谎,为何不告诉他实话,是对他绝望了,不再相信他吗?
是了,定是这样!
她对高子明无情,但是却对高子明信任有加。她对他有情,却不愿意再陪伴他一天,或者说她不会相信他的心意。
所以,她宁愿怀着他的孩子,和高子明一起共赴黄泉。
喜欢逃离龙床:弃后很抢手请大家收藏:(321553.xyz)逃离龙床:弃后很抢手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