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二天一早,刘琰来到了十月家。
刘琰和朱老爹、陶氏打过招呼后就说:“二舅、二舅娘,我娘请你们去我姥家一趟,有些事情与你们商量,另外,还请二舅把贵子舅也一同请去。”
朱老爹心知是要说一下昨天晚上的事,就说:“行,我们这就过去。”
接着对陶氏说:“你和琰哥先去吧,我去请贵子哥。”
陶氏应了声,三人就一同往外走去。
十月虽然知道刘其芳被找到了,但具体么回事就不知道了,就问朱栋:“大哥昨晚到底是咋回事呀?”
朱栋就笑了笑说:“这事具体的经过我也不清楚,你问你二哥吧,他当时就在边上。”
朱林就说:“想知道啊?那帮我做双鞋吧。”
十月知道朱林是逗她呢,王氏现在把朱林侍候的舒舒服服的,就说:“行啊,我给你做,可做完完你别嫌我不如二嫂做的好。我也答应给你做鞋,这回可以说了吧?”
朱林就说:“小丫头少找借口,你要是做了我就穿。”
接着就把昨天的事情说了一遍,朱林是个孩子气的人,而且极有讲故事的天赋,这件事在他嘴里说出来,那叫一个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把十月和刘氏、王氏听得欲罢不能,老问“然后呢?”
朱林都说完半天了,王氏还在回味呢。平时朱林小俩口,也好逗他闷子什么的,王氏每次都把朱林说的当真,让朱林十分在成就感。
不过十月觉得朱林说咋有点不对味呢,他说的好像不是寻人记,而是西厢记。十月也就想由衷的对朱林说一声:革命工作不分贵践,八卦事业不分男女。
陶氏到了朱老爷子家后发现家里来了好些人,不过也都是亲戚,有朱保贵大哥父子,还有材子媳妇的几个哥哥。陶氏一看这样就进了西屋,朱玉冬母女及小吴氏母女都在西屋。
陶氏和朱玉冬、小吴氏打过招呼后,就看了看刘其芳,发现真像朱老爹说的那样,脸上神彩弈奕的,没有受到惊吓后的憔悴样子,她边打量刘其芳边说:“芳儿,没啥事了吧?”
朱玉冬愁道:“今天我找你和二弟过来,就是想说芳儿这个事不要传出去,毕竟对名声不好。昨天帮忙找人的也都是亲戚,今天我也都找过来了。”
陶氏还怕刘其芳连累十月的名声呢,就连忙说:“我们当舅舅、舅娘的肯定不能把这事往外说,孩子们我回去也会告诉他们不人往外说,栋儿他们都是大人了,知道轻重。”
小吴氏和陶氏一个心思。所以也说:“都是自家亲戚,打声招呼,谁也不能往外说这个事。”
朱玉冬其实担心的另有其事,就说:“我也知道大伙都知道轻重,不能往外说。就怕有人心打听,毕竟昨天那大的阵仗,瞒也瞒不住啊。”
陶氏和大娘互相看了看,不知道她这话是啥意思,昨天的阵仗地确大了些,难道她是埋怨大伙不应该大张其鼓的找人?
小吴氏心说帮忙还帮出错了来了,就没好气的说:“那你说咋办呀?”
朱玉冬没理小吴氏,对陶氏说:“二弟妹,你看这么的行不行,就说是十月丢了大伙帮忙找,毕竟十月年纪小。”
陶氏听她说完脸色就变了,说道:“我们十月今年也九岁,也是大姑娘了。你们要名声,我们就不要了?你要是敢这么往外说,我现在就出去把这事说出去,让爹给我们做主。”
朱玉冬和刘其芳听陶氏这么说,脸色也不好看了。说十月丢了这个主意是昨天刘其芳跟朱玉冬提的,昨天母女俩回西屋后,朱玉冬先给她压压惊,接着娘俩就歇下了。
可毕竟出了出了这么大事,母女俩哪能睡得着,而且朱玉冬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这事对姑娘家的名声毕竟不好。特别她们还想跟杜家结亲,杜家是官宦人家,把名声看得很重。
朱玉冬就语重心长的说:“你以后可不能这么冒失了,这事杜公子回家不能跟他爹娘说吧?他爹娘要是知道了对你还能有好印象吗?不行,明天娘得把今天帮忙找人的都叫过来,跟他们说一声,这事可不能传出去。”
刘其芳也想名声的事了,所以她也后悔了这事办的太冒失了,愁道:“杜公子应该不能说,他不是那种爱说闲话的人。昨天那么多人都看到了,肯定昌瞒不住了,那咋办呀?娘。”
朱玉冬就安慰她说:“没事,娘想办法。”
刘其芳心思来快,心说不如找个替罪羊,就说:“要是说没事,肯定没有人信。不如跟二舅说说,就说十月丢了,大伙帮忙找人的。一是十月年纪小,以后大伙也就都忘了这事了,对她也没什么影响。二是二舅家毕竟不像咱家,是耕读之家把名声看得重。”
朱玉冬一想也对,今天就对陶氏说了。但她和刘其芳没想到陶氏根本就不答应,她俩也料到陶氏不能轻易答应,但以为只要好言好语的劝劝陶氏,再允诺刘琰中了功名就帮十月找门像样的亲事,陶氏就能答应,但没想到陶氏回绝的这么不留余地。
其实换了谁都不能答应,这事不论对谁都不是个好事。而且她们也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凭什么她自己犯的错要别人替她承担。
陶氏气得不行,说完连看都不看她们一眼就走了出去。
小吴氏看陶氏出去就说:“这二平媳妇脾气还是这么急,不行就不行呗。芬儿,走跟娘去劝劝你老婶去。”
说着领着朱芬也出去了。
刘其芳看陶氏这样,就着急的说:“娘,二舅娘不同意怎么办呀?我姥爷能同意吗?”
朱玉冬顿了一下说:“你别担心,娘不会让你出事的。等会儿你二舅来,再说。”
小吴氏走出去后,一脸鄙夷的说:“你二姑和芳儿也太不要脸了,我一会儿要劝你老婶不能同意这事。”
朱芬怕刘琰为难,毕竟是刘琰把刘其芳弄丢的,就想让小吴劝劝陶氏答应了,但她也知道小吴氏对她已经起了疑心了,好几次敲打她说她的亲事必须她点头才行,要不谁答应也不好使。小吴氏是怕朱老太太被朱玉冬说动,将她嫁给刘琰。
朱芬小心翼翼地说:“娘,你就劝劝我老婶,让我老婶答应了吧。芳儿到了说亲的年龄了,十月毕竟还小,过几年她说亲的时候人们都忘了。芳儿现在要是没个好名声,能有什么好亲事呀?”
小吴氏看了她一眼,就说:“傻孩子,这次的事她能拿十月顶缸,下次再有事她就能拿你顶缸,不能给她开这个头。”
母女二人说话之际,陶氏却走到院门口等朱老爹去了。可巧,她刚出去,朱老爹和朱保贵就走了过来,陶氏就迎上去说:“大哥,过来了。他爹我有点事跟你说一下,大哥你先进去吧。”
朱保贵说了声“好”就走进去了,朱老爹说:“啥事啊,这么急。”
陶氏这时红着眼圈说:“还不是你的好二姐,说怕芳儿这事说出去名声不好,就让咱说是十月丢了。你说她是啥人呢,她们要名声,我闺女就不要名声了。”
朱老爹听完也很生气,毕竟连同七月那次,朱玉冬已经算计他家孩子两次了,就沉着脸说:“没事儿。这事说到哪去我都不能答应,你放心。”
陶氏擦了擦眼泪说:“我刚才也跟她说了,她要是敢跟大伙这么说,我就把这事说出去,让爹做主。还有,以后她家的破事,咱不管了。”
朱老爹说:“行了,进屋吧,看爹咋说。”
二人刚走到院子,朱玉冬母女就迎了出来,朱玉冬走到朱老爹跟前刚要开口,朱老爹就说:“二姐,你要是想说拿十月顶芳儿的事,那就别开口了,孩他娘的意思就是我意思。你的孩子是宝,我的闺也是我捧着长大的。”
说完看也不看她们就跟陶氏进了屋子,把朱玉冬母女留在了原地。
朱玉冬从没见过这么强硬的朱老爹,一下子就愣了,眼睁睁的看着俩口子从自己身边走过去,一句话没说出来。二人走远后,朱玉冬才反映守来,拍了拍刘其芳的手说:“走,进屋去。放心,娘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刘其芳听朱老爹这么说,真害怕了,以后自己的名声怎么办呀?
朱老爷子和朱老大正跟着众人寒暄,朱老爹和陶氏进屋后都没吱声,二人找个地方就坐了下来。
朱玉冬进屋和众人打过招呼后,就行了个礼,礼毕说道:“昨天是我们芳儿贪玩,和她哥走散了,晚上回家我也骂她了,咋这么冒失呢。”
说着打了刘其芳的后背一下,又接着说:“我今天在这儿谢谢众位兄弟、侄子们,昨天让各位跟着受累了。是我这个当娘的教导无方,才出了这么档子事,可孩子毕竟还小,我想请各们再帮个忙,昨天的事请不要传出去,姑娘家的毕竟名声不好听。谢谢兄弟、侄子们了。”
说完领着刘其芳兄妹又行了个礼。
屋里众人就都站了起来,说:“这是当然、这是当然,妹子(姑姑)快起来吧。都是自家亲戚说这些就太见外了,这事我们保证不能外说。”
朱老爷子这时开口说:“当然昨天那么大的阵仗,人家也不是瞎子,咱说没事人家也不能信。我想了,就说昨晚是二平家的”
朱老爷子的话刚说到这儿,陶氏就站了起来,朱老爹也站起来拉了陶氏一把说:“爹,刚才我二姐让我们说十月丢了,拿十月月顶芳儿,你也是这个意思吗?反正这个事我不能同意,芳儿是你外孙女,十月也是你孙女呀。”
朱老爹说完,朱老爷子就瞪了朱玉冬一眼,朱玉冬当时脸就通红,众人惊讶的看着朱玉冬。
朱老爷子说:“二平,你多想了,我是说就说三小儿丢了。他一个男娃,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朱老爹顿了一下说:“那行,就说是三小儿吧。”
说完就拉着陶氏坐了下来,众人又说了会儿话就都告辞走了,朱老爷子不让走,说要留大伙吃顿饭,可有人说家里有事,有人说要去蹿门,都没有留下吃饭,朱老大、小吴氏和朱材将众人送了出去。朱老爹和陶氏也要走,朱老爷子喊住了他们。
人都走后,朱老爷子就沉着脸说:“玉冬,跟你弟弟、弟妹道歉。你还是当娘的呢,有你这么干的吗?你要名声,我们老朱家就不要名声,以后再有这邪门歪道的心思,你就回你们老刘家。”
朱老爷子说完,朱玉冬就哭了。
朱老太太到底心疼姑娘,就说:“老头子,你也别怪玉冬了,她是着急了就没多想,你这么一说她就知道错了,是不是?玉冬。”
朱玉冬说:“二平、弟妹,你们别怪我,我不是有心的我错了。”
刘其芳也哭着说:“二舅、二娘,你们别怨我娘,都是我的错,我娘也是心疼我才这么做的。”
朱老太太就拉着刘其芳的手说:“行了,都是一家人啥错不错的。二平也是当着那么多人面就顶撞你爹,我从小是这么教你的,我看你是越活越回去了,还有你当那么多人面说这个干嘛呀?你爹能不顾着你们吗?”
朱老爹一脸愧疚的说:“爹,刚才是我错了,我就是怕十月受委屈。”
朱老爷子就说:“十月不是我孙女啊,我能让她受委屈吗?”
朱老爹就说:“是我莽撞了,爹。你别怪我。”
朱老爷子摆了摆手说:“没事,你也是着急。不过,你也是当爹的,栋要是当着这么多人给你没面子,你咋办?下回别这么莽撞了。还有,别和你二姐生气了,她是个没脑子的想啥说啥。”
朱玉冬边擦泪边说:“二弟,我以后一定想清楚了再说,再不干这没脑子的事了,你别跟我一样。”
朱老爹其实还生气呢,但当着朱老爷子的面只好说:“没事。那爹,我俩回去了。”
朱老爷子点了点头,朱老爹和陶氏就回家了。
在路上陶氏说:“还是你说的对,以后我得拘着十月让她少来,要不说不定有啥事让咱顶缸呢。”
朱老爹“嗯”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喜欢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