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十月点了点头,陶氏领着十月走了出去。到朱老爷子家时,小吴氏跟朱玉冬都陪着朱老太太,在炕上烤火盆呢,小吴氏看见陶氏进来,就站起来说:“弟妹来了,快坐吧。”
边说边拉着陶氏的胳膊,将陶氏拉到了她刚才坐的地方坐下,朱玉冬比小吴氏慢了半拍,就对着陶氏笑了笑,陶氏和十月就跟朱老太太和朱玉冬打了招呼后坐下了。
坐下后,小吴氏趁着朱老太太不注意的时候,对着陶氏使了眼色,又小声的说了句“别答应”。几人坐了会儿,大姑领着小兰、刘其芳走了进来。朱玉冬和小吴氏又是一同站起来的,朝着大姑走了去,后面的刘其芳见状就将大姑拉到了朱玉冬的身边,说道:“娘,我把大姨请来了。”
大姑就跟众人打了个招呼后,挨着朱老太太坐下了,小吴氏在刘其芳将大姑拉向朱玉冬的时候,就转身走到陶氏身边坐下了。
朱老太太从刚才就一直在烤火盆,屋子里发生的一切好像都不关心似的。直到大姑坐下后,朱玉冬拉了朱老太太一把说:“娘,人都来齐了。”
朱老太太抬眼看了看,又低下头烤上火盆了,边烤火盆边漫不经心的说:“都来了。今天喊你们来,没别的意思,就是玉冬想向你们借点儿钱,她盖新房子后手里没钱了,你们看看能不能帮帮她。”
朱老太太说完后,抬头看了看众人的反映,又对朱玉冬说:“这是你的事,你跟你嫂子她们说吧。”
朱玉冬听到朱老太太这么说,感到很诧异,昨天朱老太太明明答应帮她的。十月看到她连连向朱老太太使眼色,刘其芳也抱着朱老太太连喊了几声“姥、姥”,可朱老太太就是低着头烤火盆。
十月又转头看了看陶氏身后的小吴氏,心说小吴氏难道说动朱老太太了,果然发现小吴氏面露得意,冲着朱玉冬笑了笑。
朱玉冬看小吴氏这样,脸色十分的不好看,不过看朱老太太是肯定不会帮她了,朱玉冬就勉强笑了一下,对众人说道:“大姐、大嫂、弟妹,我那屋子你们也看着了,要啥没啥也不像个过日子的样啊,就寻思你们能不能帮帮我,最码有个桌凳,琰哥和珏哥读书得有个书桌啊。”
朱玉冬说完后,看了看陶氏等人的反映,陶氏和小吴氏都没有吱声。大姑看着没人搭话,心里不落忍,就开口说道:“玉冬,你看差多少啊?”
朱玉冬见终于有人理她这茬了,就赶紧说道:“五两银子就够了。我也不弄啥好的,就能用就行了。”
小吴氏听完这个气,就冷笑了一下,阴阳怪气的说:“哟,一开口就是五两银子。五两银子不用花力气赚啊,谁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嘴唇碰碰就有银子,这好事我还是头一回听呢,再说,刚秋完收就说没钱,骗傻子呢。还有,这五两银子算是借的还是又要打水漂,我们心里也得有个数啊。”
十月就看朱玉冬和刘其芳听完小吴氏的话后,脸都要绿了,眼睛里像要喷火的样子,这时刘其芳突然嘤嘤的哭上了,她还不是那种大哭大闹,而是静静的淌着泪,任眼泪在脸上流她也不擦,看着让十月有种她们是恶霸,在欺负可怜的小白花的感觉,但刘其芳一开口,说话的却很犀利:“娘,我们还是回刘家吧,在这儿低声下气的像个要饭的。当初,你还说姥姥家决不会不管我们的,你看人家现在怎么说你啊,你不难过,你都替你伤心。娘,咱们走吧。”
朱玉冬在刘其芳这番话的刺激下,一下子就扑到朱老太太怀里嚎啕哭,边哭边说:“娘,你是不是真不管我们了,是不是要让人把我们逼死呀。娘,你说话呀。”
小吴氏怕朱老太太又被她说动了,也拉着朱老太太说:“娘,你看二妹说的什么话呀,谁要逼死她们了,合着我们的钱任她花,全家给她扛大活她就痛快了,就是神仙日子了。再说,当初”小吴氏还要说下去,陶氏就拉了她一下子,摇了摇头。大姑这时正在劝朱玉冬娘俩,小兰则和十月一样,站在一边看热闹呢。
十月还边看边在心里点评各人的表现,刘其芳是煽风点火装可怜,朱玉冬是连哭再闹往前冲,这二人配合的可真好。而且十月觉得刘其芳不是一般的有心机,她装柔弱、装可怜是手到擒来,说话咄咄逼人,而且说闹就闹,不在乎脸面,这简直就是吵架复合型人才,相比之下朱玉冬和小吴氏就落了下乘,这二人都是直来直往型的,战略、战术相对比较单一。
朱老太太看着失控的场,心里也很难受,朱老大和朱玉冬是她最喜欢的孩子,没想到这两家却要闹得势同水火,就开口呵止正闹挺的朱玉冬和小吴氏,说道:“都住嘴吧。要闹都出去闹去,我岁数大了经不得你们这么闹,你们是不是要把我气死呀。”说着揉了揉心口,一副喘上不气的样子,歇了歇又说道:“玉冬,你大嫂说的也对,是借是帮,你说个准话,让人家心里也有个数。虽说是亲兄妹,但借是人情,不借是本份,你也不用要死要活的。老大媳妇,你也是,她们孤儿寡母的,别说是亲妹妹,就是要饭的要到你门口了能帮的也该帮一把,别把事情做绝了。”
朱老太太说话的功夫,朱玉冬和刘其芳在大姑的劝解下都住了哭声,她们十分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
朱老太太说完话,就看了看朱玉冬,朱玉冬知道今天闹成这样,要是说帮,那肯定弄不出银子来了,就十分不情愿的说:“是借,等粮卖了我一定会还的。”
朱老太太看朱玉冬还算明白,就点了点头,说道:“那你们一人借她一两吧,剩下的我借她。玉冬你也说了,算借卖粮后还,你说过的话可得算数。”
朱玉冬有气无力的保证道:“娘,我指定还你们。”
陶氏和大姑互相看了一眼,就说:“那我们待会儿就把钱送来。”
小吴氏这时也不敢再闹下去了,她怕真把朱老太太气出病来,那自己的罪过就大了,也不甘情不愿的说:“我也一会儿送来。”
陶氏看这样也没法再待下去了,就领着十月走了,大姑在留在这儿劝劝朱玉冬。小吴氏也跟着陶氏娘俩走了,到了屋外,小吴氏就一脸得意的说:“早上从你家回来的时候,我把玉冬昨天说的话,告诉咱爹了。”
说完冲着陶氏做了一个你懂的笑容。十月这才明白,刚才朱老太太为啥没帮着朱玉冬说话,肯定是朱老爷子说什么了。
十月猜对了,早上朱老爷子听了小吴氏的话后,虽没对小吴氏说什么,却转头回了屋子,对朱老太太说以后再不许帮朱玉冬,跟其他儿女要钱。朱老太太起初不服,认为朱玉冬现在过的不行,那兄弟姐妹帮一把有什么的,再说琰哥要是有了功名,大伙也都好借光啊。
朱老爷子就对她说:“你当这是好事呢,先不说孩子们都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要养。就说玉冬这么做就不对,没钱有没钱的过法,她没钱还讲究排场,你老让安子他们帮她,她就养成习惯了,以后遇到事就伸手,谁能总帮她一辈子。再说你总这么做,其他人怎么想,时间长了对你都有想法了。至于琰哥,咱们都供他读书了,他还想咋的,他要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就赶快给我回老刘家去。”
朱老太太仔把朱老爷子的话细想了一下,觉得也对,她了解小吴氏的性子,也知道小吴氏对供刘琰读书的事一直耿耿于怀,跟朱玉冬处的也不好,所以她就怕朱老大家对她不满意,那可是她后半辈子的依靠,刚才就没帮朱玉姑说话。
十月却在刚才看见刘其芳看小吴氏、陶氏的眼神不对,那是一种愤恨的眼神。十月就想到前世的一个远房姑姑,她有一次来自家借钱,老妈那时真没钱,就没借她,她却恨上了老妈,以后总在背后讲老妈的坏话,她忘了以前老妈对她的好。看来刘其芳就是这样的人,她这是恨上自家了,十月心里暗暗想着,以后跟刘其芳的往来还真的要注意,防着她点儿。
小吴氏回屋后,对着朱芬把今天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说:“今天让你去帮娘说话,你不去。你看刘其芳那小贱人,多会整事,要不是早上你爷跟你奶发话了,你奶今天指不定怎么说娘呢。你跟你奶最好,今天要是你在那儿,哪有那个小贱人站的地方。”
朱芬就劝小吴氏说:“娘,你别小贱人、小贱人的,多难听啊。我都说了大家都是亲戚,二姑跟你借钱你就借她点儿呗,闹成这样以后见面多难看呢。”
朱芬早就劝过小吴氏把钱借给朱玉冬,特别是刘其芳说刘琰还没有书桌呢,朱芬更是着急,她已经把自己的私房钱偷偷给了刘其芳,但刘其芳说不够。朱芬就回来劝小吴氏借钱,但小吴氏就是不听劝,还让朱芬和她去跟朱玉冬她们闹,这朱芬哪里肯啊,这不是得罪了未来的婆婆了嘛,所以今天无论小吴氏怎么说,朱芬都没去朱老爷子屋。
小吴氏听朱芬说完,就说几句“借她钱?那你的嫁妆从哪出呀,真是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之类的话,朱芬这时心里正难过呢,这事要是叫刘琰知道了,自己还哪有脸再见他呀,就没理小吴氏的话,任小吴氏说去。小吴氏自己说了几句也觉得没意思,就不说了。
回家后,陶氏就将钱给朱玉冬送了过去。朱玉冬还得寸进尺的,让陶氏的二哥来给她做家具。陶氏没答应说陶老二现在正做活呢,而且这活估计得半年左右才能完成。朱玉冬虽听出陶氏这是假话,但她也没办法,只好另找人做了家具。
十月就想,这朱玉冬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啊,先前闹成那个样子,还能有脸跟陶氏说让二舅来帮她做活,这肯定是白做工啊,她肯定不能给钱呀。朱玉冬是不是以为她是太阳啊,所有的人都得围着她转啊,还是她就是传闻中那种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人,真是想不明白。
时间转眼就到了朱栋成亲的日子。陶老太太领着陶氏娘家的亲友团是在前一晚到的,大舅娘陶氏说小姨不能来了,让她帮着把礼钱给陶氏,并说小姨的老婆婆怕是不太好了,都好几天没起炕来了。陶氏问大舅娘怎么知道的,大舅娘说前些天小姨来庙上替她婆婆祈福时说的,并把小陶氏的礼钱给了大舅。
当晚连朱栋新房子的西屋都住上人了,不过东屋是不能住人的,那是新房。朱栋领着陶家的男孩都住在了新房子的西屋,早上起来后听到大喜说晚到他们玩是一晚,都没有睡觉。让陶老太太将他们骂了,并问朱栋一会儿迎亲没事吧,朱栋笑着摇了摇头。
喜欢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穿越之幸福农家女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