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将军卸甲归公主

第97章

将军卸甲归公主 安家 2164 2021-04-02 20:30

  张拓奕盼着娶朱孝宁,不知盼了多久,说起来好像也就三年而已,可他总觉着已经过去了一辈子。但偶尔想想,他又觉着不太久,一辈子怎么可以这么短。

  他一直记得她第一次对他笑,那双眼睛如月牙一般,比星星更亮,比星星更美。他也记得她扑在他怀中痛哭,那样伤心,那样悲恸,他不愿她悲伤,却不得不陪着她一起难过。

  初时,朱孝宁并不愿意与他分享她的故事,他也不勉强,只想留在她身边照顾她,希望她能开心地笑,无忧无虑地笑,仅此而已。所幸,她慢慢地接受了身边有他,接受他的鲁莽,接受他的粗心,接受他的傻气。

  从第一次在皇宫的转角相遇,再到后来的将军府相识,太子府相知,林中赏红枫看夕阳,救她于刀下,直至最后的相爱定情,中间不知有多少曲折。

  他不喜欢看她在南京的风雨中飘浮,有时候,他宁愿她还是那个小乞儿。因为这样,她就不会受到来自亲人的最沉痛的伤害。可是她若不来南京,他就不能遇上她,爱上她。真是矛盾。

  还好,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他最终还是拥有了她。

  今日,她终于成了他的新娘。万事俱备,只欠掀盖头。

  朱孝宁的俏脸隐于大红的颜色下,眼前一片一片泛红的光晕飞舞着,心也扑通扑通直跳。直至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双男子的鞋,心咯噔一下就止住了跳跃。

  他来了……

  她爱的他来了……

  她即将成为他的女人……

  他们从今天起要相守一生相爱一世

  他们即将为彼此做出最美丽最现实的承诺……

  盖头被缓缓揭开了,对上彼此最深情的眼。不知是谁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心里都已甜蜜激动得,几乎晕了头。

  他的手是颤抖的,她的心是雀跃的。

  他终于艰难地握住了她的手,轻轻地在她耳畔呼唤着:“孝宁吾妻。”

  “张拓奕……。”朱孝宁害羞地低了头,粉面飞霞,比跳舞的红烛更红更闪耀。

  “叫夫君好吗?”

  今日便满足他罢,而且迟早要叫的,朱孝宁略略抬了头,声若珠玉,吐气如兰:“夫君。”

  “娘子。”张拓奕的手比方才抖得更快,却还是轻轻地将她压倒了大红的喜被上。

  “我们还未喝合卺酒呢。”朱孝宁推开他猴急的脸。

  张拓奕愣了一瞬,窘迫一笑,起身取了合卺酒来,双双饮下,相视一笑,眼中是化不开的喜意。

  “孝宁,现在可以了吧?”张拓奕笑着,含了含她圆润的耳珠子,轻解罗裳,动作虽笨拙,速度却不慢。

  朱孝宁哪里还会阻止他的行进,含羞带怯,闭了眼。

  “孝宁,你怎的了?”张拓奕盯着她的脸,她秀眉攒蹙,面色煞白,担忧万分。

  “我,我。”朱孝宁猛地坐起身,果然,癸水来了,懊恼地按了额头。

  张拓奕诧异之极,也坐了起来,一看,便懵了。原来是为这个难受,倒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这般,他们还如何洞房。他绝对是这世上最悲催的新郎官了,居然在新婚夜遭受这种事儿。而且,他低头看看自己,胯间已胀得如苞谷了,可如何是好。

  朱孝宁也是十分抱歉,可也无法,只得起身吩咐人送了热水来擦洗身子。

  张拓奕则彻彻底底泄了气,直挺挺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了。

  第二日,他洞房未成的事情还被中山王给知道了。他并未告诉他,是因为朱孝宁的原因。他还当是张拓奕没找着门路,或者是那方面不大成,毕竟他都二十七了,还未碰过女人。中山王便送了许多补品和相关书籍过来,差点没臊死朱孝宁。

  山北王和山南王也不甘落后,相继送了东西过来,还特地让人带话安慰他。此事不宜操之过急,美人在侧,哪一日洞房不成呢。

  孟远是知道内情的,只哈哈大笑,然后问张霓的好日子去了。他可得挑个黄道吉日,还要算好日子,省得步他后尘。

  张拓奕在府内,左右也无事,便日日看着朱孝宁,琢磨这事。洞房得挑好日子,挑好风水宝地,还得避过她那几日。

  这府中不成,他便去外头。

  啊,他听说,中山王在城郊有一处温泉池,特别合适。

  有了这想法,他便去做。中山王听说他有此意向,当即大手一挥,别说借一天,借他一个月,一年都成。他可等着好消息,抱干儿子呢。

  朱孝宁知晓张拓奕自那日洞房不成后一直就在琢磨着盘算着,可是他突然带她出城是为何?奈何张拓奕神秘兮兮的,怎么都不肯说。她就白他一眼,随他去,左右他也不能把他给吃了。

  待到了温泉别庄,朱孝宁却是愣了,张拓奕也愣了。

  张拓奕是说借中山王的温泉池一用,可没说别的。哪知道他如此懂他的心思,连着都安排好了,哈哈。

  朱孝宁看着眼前的大红喜字,一应的红木家具均缠了红绸,便是被子都是大红的百子千孙被。

  “孝宁吾爱。”他默默地在她耳畔落下一吻,低声道。

  “吾爱。”朱孝宁抬头,吻了吻他的唇,“便在眼前。”

  “一生。”

  “一世。”

   喜欢将军卸甲归公主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将军卸甲归公主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