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七年
正宣二十四年九月,后宫芝贵嫔产下帝姬后意图刺杀皇贵妃未遂。待到服侍皇贵妃的宫人发现时,皇贵妃郑氏已然倒在了血泊中。
从醉酒中被唤醒的皇帝知晓了这件事之后大为光火,立即下令所有的御医必须全力医治皇贵妃,同时将行刺的芝贵嫔打入大牢,连带着突厥小王爷阿史那翔也被扣在了京都。为了防止突厥生变,又将二十万大军调往西南,四川总督也带着十万大军奔赴西南。
太医们会诊的结果并不乐观,芝贵嫔那一刀差一点就刺到了皇贵妃的心脏中,加之来势突然,等到太医赶到时,皇贵妃的血已经流了不少了。最要命的是,那个时候皇贵妃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孩子自然是保不住了,而且还大大的损害了皇贵妃的身体。
皇帝自然是不会接受这个结果的,他甚至放出话来,若是太医不能救活皇贵妃,那么便要所有太医跟皇贵妃一起去陪葬。与此同时,皇帝下令京都中各大寺庙开始为皇贵妃祈福。
终于,在皇贵妃昏迷之后的第二十日,太医来报皇贵妃的伤势已经控制住了,保命已是不成问题,只是能否恢复到以前的身体状况就很难说了。
再过了十日,皇贵妃终于醒了过来,由太医院正连盛文一点一点的进行调理。直到此时,皇帝的心才终于安定了下来。
终于放下心来的弘烨又想起了芝贵嫔刺杀我的事情,他对此事一直怒不可遏,待到我的身子恢复了些许,他便开始着手处理此事。
大牢之中的人已经将芝贵嫔审问了个七荤八素,不过芝贵嫔也只有一句话。她只说她的心爱之人死于我兄长之手,而我又是弘烨的宠妃,只是因为这些原因,她就拼了命的要杀了我。弘烨自然是不信的,可无论那些人如何审问,芝贵嫔也不再多说什么了,最后趁着人不注意,她在大牢内撞墙而亡。
芝贵嫔刺杀我的事情按照弘烨的意思传到了突厥。因着大军压境,阿史那鹰被迫上表请罪,言称芝贵嫔之事与突厥王庭无关,芝贵嫔已经不算是突厥的人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不过,阿史那鹰提出自己的叔父,小王爷阿史那翔与此事无关,是否可以放阿史那翔回朝。弘烨思考再三,终于同意放阿史那翔回突厥。
至于芝贵嫔为何会血崩,慎刑司调查的结果是容嫔因为嫉妒芝贵嫔而在芝贵嫔喝的花露中下了红花才导致芝贵嫔血崩的。弘烨因为早就厌倦了容嫔,便下令赐容嫔三尺白绫。容嫔为此还跑到乾清宫前哭求,只是这些都无济于事,最终她是被小内监们给拉下去的。
这件事情过后,后宫开始越发的平静起来。弘烨终于想起了芝贵嫔为他生下的小女儿,弘烨为她取名叫做佩烟。不过弘烨并没有为她指定一位养母,而是单纯下令将她放在钟粹宫内抚养,对于曹贵嫔时有时无的关心,弘烨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无法做到像对其他女儿一样对她,也无法完全忽视她,就这样也就罢了。
只是,自我醒转之后,身子就彻底的虚弱了下来。各色补药都飞进了承乾宫,却是无法让我康复起来。
后宫之事我大多数都交给了淑妃她们处理,除了一些宫中大事我会决定之外,我都不会参与一点后宫之事。因为就算是每日的晨昏定省对我来说都有些吃力。我曾经问过连太医,为何我的身子这个样子。他的解释是,当初芝贵嫔行刺我,我本就已经流血过多,而且当时我腹中还有个孩子,胎儿因为外力掉落本就损伤母体,加之流血,所以我的状况便更加严重了,已是大大的伤了自己的元气。以后的日子里必须要慎之又慎的补养自己的身子,不能有一丝的加快。
我听罢,长叹一声,如此也只能这个样子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我的影响,弘烨的身子状况也不是很好。那年舒晖和舒玮相继离世,他情急之下吐血,连太医曾私下里跟我说过,这样也是伤及根本的行为,所幸那时候他还年富力壮,尚还不碍事,可是到了如今连番事情来袭,弘烨的身子也开始坏了起来。
不管弘烨是否希望自己的臣子知晓自己的身子不好的事实,朝臣们也已经或多或少的有些猜出来了。先是弘烨在正宣二十五年正式宣布,自己为帝剩下的岁月里不会再有一次选秀了。其后弘烨一方面让翰儿继续跟着自己听政,他开始让翰儿试着处理政事了。其后的两三年中,有许多政令上印着的并不是皇帝之宝,而是太子之宝。这么一来,众人的猜测便也越来越多了
正宣二十五年初,惠安长公主佩仪生下一子,弘烨大喜,亲自赐名为康安,顺带着想起佩仪的生母当年是被冤枉的,弘烨顾念旧情,特地下旨,追封倪选侍倪宛为恭顺淳妃。贤妃固然是有些介意的,但是佩仪却是十分高兴。她如今已是皇家的长公主,自己的夫君是名门出身,而且前途无量,她今后的日子只会更好,自然是志得意满了。
正宣二十六年,冷宫之中的冯贵人自尽而亡。
正宣二十七年,工部之人来报,早在弘烨即位之时选择好的泰陵筑造完成,早先几位过世的嫔妃择期被安置了进去。对于孝敬皇后的灵柩安放于哪里还引起了朝中的一番争论。最终弘烨决定,孝敬皇后灵柩安放于主墓室的左首,而主墓室内将会安放我和弘烨百年之后的灵柩。
正宣二十八年,太子舒翰满了十五岁,弘烨甄选了数十位名门淑女进宫以作太子妃之选。最终,太子将手中的玉如意交到了妙妃齐涟漪的侄女齐容月手中。因着有废后胡碧儿母族之事在先,弘烨并不希望太子选一位世家女子做太子妃,这齐容月的确就是一位好人选。除此之外,弘烨还为翰儿择选了两位良娣。
正宣二十九年,弘烨以身子不适为名将政事彻底交由太子处理,而自己则带着一众嫔妃长居丹阳宫。同年,魏国公病逝。
正宣三十年,镇国大将军因旧伤复发在西北过世。连着两位郑家人的离去,让我颇有唏嘘之感。
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就已经过了七年了,我的身子似乎是终于撑不住了,饶是连太医拼尽医术为我补身,却仍旧无济于事。我的身子一点一点的虚弱了下去。
七月初七是佩予的生辰,我强撑着起身去参加她的生辰宴,终究是撑不住,因为体力不支而晕倒。
等我醒来的时候,便看见憔悴的弘烨,还有他身后红着眼眶的几个孩子。
“七郎真是了解兰儿,没有把舒尔也带过来。”我勉强说道。
“他也叫着要过来看你,朕没同意,朕怕他吵到你……”
“比起这个,兰儿更怕他十岁就要知道自己的母妃要走了。他是咱们的小儿子,自小受尽兄姐宠爱,哪里能够接受的了这个呢。”我喃喃道,“七郎,你别哭,你不记得当年兰儿说过什么吗?兰儿愿意用十年寿数换你展眉如初,永不皱眉。”
弘烨握住我的手,“可朕,现在愿意用自己的寿数换你能够再陪朕,哪怕就一年。”他的眼泪止不住的流着。后面几个孩子也是一样,哭的泣不成声。
“翰儿,你过来。”我示意翰儿上前来,像往常一样轻轻抚着他的头发,“你是母妃和父皇的长子,从小你就比别的孩子懂事,以后,佩尔、佩予还有舒尔就统统交给你了,你要替母妃好好地照顾他们。”
“母妃,母妃,别这么说,你不会死,不会死的。”翰儿哭着说道,“翰儿还需要母妃,需要母妃陪着我们几个。”
“傻孩子。”我笑道,“母妃何尝不想陪着你们。佩尔也是一样,你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需要你照顾。”
佩尔强撑着眼泪,“母妃,佩尔明白!佩尔一定会好好帮助太子哥哥,一定会好好照顾弟妹,好好孝敬父皇。”
“那样便是最好了。七郎,你可还留着那个香囊。”我的力气已经一点一点的消失掉了,我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了。
“这个朕从未离身过。”弘烨含着泪将那个香囊取了出来,“这是你我的结发之证,朕怎会丢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真好。”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拂过弘烨的面庞,我安静的阖上了眼睛。身边顿时响起了一片哭声,而这一切,我都已经听不到了。
正宣三十一年七月初九,皇贵妃郑兰醉薨于丹阳宫鸳鸾殿,享年三十七岁。帝大恸,下令追封皇贵妃为孝瑾皇后。帝于灵前哀哭,为孝瑾皇后守灵二十七日。
不知是皇帝太过伤心还是身子真的不好了,那一年的十一月,正宣帝也驾鹤西去了。去世之前立下遗诏由太子即位。泰陵中帝后二人的棺木早就备好,遵照正宣帝旨意,帝后同葬于主墓室中。
太子舒翰于灵前即位,改元平章。大行皇帝庙号太祖,谥号为文帝,新帝生母追谥孝文瑾皇后。
如此,便是正宣朝的所有故事了。
喜欢美人夺宫:凤阙谋请大家收藏:(321553.xyz)美人夺宫:凤阙谋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