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月末,临近阿清的婚期,洪悦景亲自来苏家帮忙做准备。
洪悦景私下里问郑晴川:“阿清就要出嫁了,阿韵的亲事还没有眉目,苏牧不急吗?”
郑晴川答道:“阿韵今年十六岁,二十岁之前出嫁都不算晚。苏牧不是不急,但是不能因为急切就自乱阵脚。他每次都亲自见那些求亲的人,可是都不满意。”
洪悦景摇头道:“不能太挑剔了!对了!二嫂也真是奇怪,才从苏州回来,在京城没呆几天,又回苏州去了!我以为这是因为他们夫妻俩吵架,我找二哥来劝,二哥却不高兴,还不耐烦!”
洪悦景口中的二嫂,指的是洪峥长的妻子付氏。
郑晴川不想谈付氏勾结福妃的事,毕竟有些秘密最好是埋葬,翻出来就容易节外生枝。于是她敷衍地答道:“夫妻两人之间的事情,最说不清楚了!外人很难劝和的!”
然后,两人齐心协力,帮阿清整理嫁妆。
事有轻重缓急,现在郑晴川把小娃娃交给奶娘、阿清和阿韵照顾,除了亲自喂母乳以外,大部分时候都在筹备阿清的婚事。
忙碌的时候,她心里想念娃娃,思忖:可惜这里不流行裸婚,否则,岂不是轻松多了?
就连普通的山里人嫁女儿或者娶儿媳,都要办得喜庆热闹,何况京城中的高门大户呢?这重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庆祝国庆节!
郑晴川忙碌的同时,腰上的肉也越来越少,双下巴也渐渐看不见了。
四月初六这一天,嫁妆走在前面,然后一顶花轿从苏家出发,付家大少爷付庭骑汗血宝马陪伴在大红花轿的前面,衣袍鲜明,笑容可谓是意气风发。
郑晴川和苏牧送亲完毕,不能亲自去新郎家,只能站在自家的门口,望着花轿越走越远,望眼欲穿。直到看不见花轿了,他们转身回家中招待宾客,虽然满面笑容,然而心中却稍有沉重之感,挂念出嫁的阿清。
到了点灯的时辰,白水从福国公府出来,回苏家见苏牧,禀报道:“少爷放心!拜堂之后,入了洞房,一切都顺利!”
白水和他的妻子青瓜这次随阿清出嫁,给阿清做陪房,苏牧吩咐他们以后帮阿清打理嫁妆中的铺子和田庄。陪嫁的大丫鬟是小青瓜和绣球,陪嫁嬷嬷是经验丰富又精明的云嬷嬷,另外还有六个小丫鬟。云嬷嬷还有儿子和儿媳,她的这些家人也一起做了陪房。
云嬷嬷本来是苏家的女管家,能顶起苏家的半边天,苏牧和郑晴川这次让她陪阿清去福国公府,一方面是不敢小觑福国公府内部的人际关系复杂程度,另一方面是担心阿清年幼,不放心她。
未雨绸缪,苏牧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自己提前做的准备还不够。
阿韵这是第一次和阿清分开,尽管有一个全身奶香的小娃娃陪她,但是她仍然不开心。
郑晴川看着花轿走了,也觉得心中少了一块。
因此,阿清出嫁,苏家的人都高兴不起来,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挂念和祝福,就好比一家人原本走同一条路,忽然道路分岔,阿清和他们不再一路同行了,却跟着陌生人走了。
喜欢嫡女有晴天请大家收藏:(321553.xyz)嫡女有晴天艾草文学阅读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