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8章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大罗罗 9531 2024-03-23 01:34

  其中那矮个子其貌不扬,胖胖的身体略显臃肿,细眉大眼,厚嘴唇,一眼看去极是忠厚朴拙,他也不知遇到了什么伤心难过的事儿,居然在那里吧嗒吧嗒流着眼泪。

  那俩高个子的中年男子似乎是他的朋友,看见他伤心落泪,都在那里好言相劝。

  其中一个吊眉小眼,一脸凶相的三十来岁男子嚷嚷着道:“吴大哥,莫哭了,男儿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嘛!就算你阿玛真要造反,也用不着哭啊!你看看你阿玛的藩下壮士,多精锐啊,没准那就成了……”

  边上另一个浓眉大眼的高个子青年连忙打断道:“俺答公,你就别吓唬吴叔父了,平西王现在只是向朝廷示威,目的只是想多要俩钱,怎么可能造反呢?平西王要真造反,就不会让吴国贵那么大张旗鼓来北京了。到那时平西王一定会表面恭顺,暗中遣人接吴叔父回云南一起做大事。”

  “精忠贤侄,你也别乱说了,我能做什么大事?”那胖子哭丧着脸,“如果我阿玛真的,真的反了,我也不会跑去云南的……我是大清忠臣啊!”

  两个高个子一块儿摇头,表示不相信。

  “怎么能不跑呢?不跑是要杀头的!”那吊眉小眼的汉子说,“不是杀你一个,连你家的老婆孩子都要杀的!”

  那个浓眉大眼的青年连连点头:“就是……必须得跑,不跑那就是死全家!吴叔父,我和您说,这间茶馆的主人杨三可是个有门路的,他可是直隶罗教的一个头头,暗中主持一个什么三郎香会,在运河漕工当中有许多门徒,北京外城这里也有他的徒弟。您送他个一二千两,再许他一场泼天富贵,他就有办法把您从北京城里弄出去,然后再沿着运河一路送您去江南。只要到了江南,那可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那胖子眼泪汪汪,只是摇头:“俺答公,精忠贤侄,你们别说了,你们越说我越害怕!而且,我老婆是和硕格格,她是太宗皇帝的女儿,怎么肯跑?又怎么跑得了?”

  听着三个人对话的内容,就知道他们仨不是什么好人了。其中那个矮胖子就是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他娶了皇太极的女儿,顺治的妹子当老婆,就是那个和硕建宁公主。论起辈份,可是康熙皇帝的姑父。

  那吊眉小眼的高个子则是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他和顺治皇帝混得很熟,还被顺治皇帝封了个俺答公,意思是“好兄弟公”!这要论起辈份,康熙皇帝都该管他叫一声“尚叔叔”的。

  而那个浓眉大眼的青年,当然就是耿精忠了。他是第一代靖南王耿仲明的孙子,论起辈份比吴应熊、尚之信要低一辈,所以称吴应熊为吴叔父,不过管尚之信还叫“俺答公”。这个“俺答公”可是顺治亲口御封的,北京城里头的旗人、包衣人都这么称乎尚之信。

  这三位都在北京当人质,也算是同为天涯沦落人,处了那么多年,关系不好也难了。不过他们的身份毕竟敏感,不方便明着会面,所以就常常换上便服溜出府邸跑到珠市口的杨三茶楼喝茶聊天。

  而这杨三茶楼的主人可是个黑白两道都能走得通的“大混混”,祖上据说还是锦衣卫里面的大佬,直隶京师一带吃公门饭的汉人有不少还是他家的故旧。

  另外,这杨三还和北京内城里头的不少八旗权贵和内务府的大包衣有业务上的往来——这些权贵和大包衣手里头都有大把的闲钱用来放印子钱,但他们不会自己出面,只会出点本钱,同时在幕后当保护伞。而被摆在前台的,就是杨三这样的大混混了。

  而吴应熊、尚之信、耿精忠和这个杨三就更熟悉了,他们到了他这里,内务府粘杆处派出的“耳朵”一准就聋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真要有什么万一的时候,也有可能走杨三的路子逃一条活命。

  但也只是有可能而已,而且吴应熊可是一大家子人呢,老婆建宁公主还是康熙的姑姑,家里面全是内务府派出的耳目,他要一个人跑,成功的可能还有点。但是想要拖家带口一起跑,基本就是做梦。

  看见吴应熊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尚之信和耿精忠也不忍心再劝他跑路了。尚之信叹了口气:“可惜先帝不在了,要不然何至于此?说起来还是先帝对咱们四藩好啊!”

  耿精忠听见尚之信提起“四藩”,眼前忽然一亮:“我怎么给忘了,我贞姑姑前些日子已经到北京了,她可是太皇太后的干女儿。吴叔父,你不如去求求贞姑姑,让她在太皇太后和皇上面前说点好话……总要让太皇太后和皇上知道你和你阿玛是不一样的,你是忠大清的。”

  吴应熊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连声道:“对,对,贞妹子一定知道我是忠大清的,我对大清可是赤胆忠心啊!”

  尚之信也点点头说:“其实太皇太后向来是知道吴大哥你有多忠心的……你要是能袭了平西王,那可就天下太平了。”

  “我袭平西王?”吴应熊苦苦一笑,“但愿有这一天吧!”

  耿精忠道:“一定会有的,你阿玛都快六十了,还能蹦跶多久?”

  “精忠,怎么说话呢?我可是孝子!”

  耿精忠两手一摊:“这不是忠孝难两全吗?叔父,您到底想当忠臣,还是想当孝子?”

  “我,我,我还是当忠臣吧!”

  ……

  “吴叔父,我们就在这儿散了吧,小侄家住内城东边的豆芽菜胡同,得走崇文门入内城才顺溜。建宁公主府在内城西边的石虎胡同,您得走宣武门进内城……咱们不如就在正阳门外分头走吧。回头等小侄安顿好了,再去建宁公主府上拜见。”

  北京外城的正阳门外大街也没多长,王忠孝骑着大马唱着歌,一会儿就走到了正阳门箭楼外头了,到了这里可就不能再耀武扬威地前行了。因为入了正阳门可就到了皇城正门大清门了!你这一百多个平西藩下的骑士要是背着大枪,挎着弓刀,直接开到大清门外……这是想干嘛?惊了康熙小麻子算谁的?所以这一行人就得夹起尾巴,拐弯进城了。

  而王忠孝也不打算跟着吴国贵一起去石虎胡同见吴应熊,他来北京可是为了帮康熙打鳌拜,当大清终臣的。所以必须得和吴应熊保持距离,在他如愿以偿之前,最好别跟吴应熊见面,所以才提出要和吴国贵分头入城。

  吴国贵这一路上和王忠孝处得不错,这小子嘴挺甜的,能说能唱能逗乐,武艺也好,还能一块儿打个猎改善一下伙食。所以这会儿也没想到王忠孝马上就要翻脸不认吴了,还乐呵呵一挥手道:“去吧,去吧,等你安顿好了再来石虎胡同,咱俩再好好聚聚!”

  “好好,”王忠孝笑着冲吴国贵一抱拳,“叔父,小侄就在此别过了!”

  说完,王忠孝又和刘玄初刘大军师道了别,就朝着自己的伙伴们一招手:“于师爷,王麻子、王大炮、小李子、小安子、小全子,咱们回家去!”

  第十八章 我在北京有大院!

  这大清治下老北京的内城和外城,几乎就是两个世界了。

  外城充斥着人间烟火之气,街边全是各种买卖,来来往往的都是三教九流,摩肩接踵的,叫卖吆喝之声不绝于耳,还有不计其数的戏园子和青楼楚馆,天天都热闹得都跟过节似的。满北京的旗人、包衣人大爷们都乐在其中。

  而内城则是一片冷冷清清,大街上行人和车马都不大多,街边也没商铺,大好的地段都是深宅大院,除了院子的门脸儿就是高高的围墙。偶尔也能看见拉着大车货物或挑着担子进城贩卖的商贩,卖得都是些油盐、米肉、果蔬……还有什么都不卖也收钱的剃头挑子!

  这北京内城,除了有朝廷、有皇上、有紫禁城,其实就是一座无趣的睡城。不过当王忠孝骑着赤兔驹,背着丈六枪,大摇大摆从崇文门入北京内城的时候,这心情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他上辈子最大的理想,这辈子都已经,或即将要超额再超额地完成了!

  他上辈子在北京念大学的时候,一共有三大人生目标,一是留京……不是当北漂,而是拿到户口!二是在北京考公,为全国人民或是为北京人民服务都行;三是买房……北京的房,不是老家的房。结果到了积劳成疾了账了,都没完成一个,真是太失败了。

  而这辈子他可是赢在起跑线上了,北京户口早就有了,还内城的!

  至于在北京考公,他这回从云南赶回来不就是为这个?而且他这次考公是必中的!他是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旗分内、旗鼓佐领下包衣汉军,生下来有个编制,吃奶的时候就可以领一份口粮了,况且他爹还是正二品总兵官,拼爹他可不怕谁!

  所以他这次应挑根本没有“不中”这个选项,无非就是中个什么?反正肯定是能走进大清官僚队伍的,等抓完鳌拜,他大概率就是大官了……这可是封建官僚啊!想想就让人激动!

  不过最让他感到惊喜的,则是他在北京有房了!还不是什么五环外、六环外的一居室、两居室,而是东二环内,朝阳门内,好像就是中海油大厦、北京电信大楼那一块儿的大房子……那一块儿现如今叫什么豆瓣胡同、豆芽菜胡同、豆咀胡同、豆须胡同,总之都跟豆子干上了。

  至于这大房有多大?一座标准的三进大四合院,北房五正二耳,东、西厢房各三间外加厢耳房各一间,南面大门边上有倒座房七间,正房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和一排后罩房,当中围着一大一小两个庭院,占地差不多有一亩!

  这房子要搁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一个亿能到手都不算贵!

  而在大清康熙年这会儿,有银子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这座宅子是王辅臣的超级粉丝,“榜一大哥”顺治皇帝赏给王家的。要不然凭着王辅臣当年的一等侍卫顶天能分到一座二进的四合院。

  另外,顺治皇帝还在北京城西北,属于宛平县管辖的海淀勺园旁边给王辅臣赐了三百亩地,王辅臣还在那里修了个庄子,说是以后就在那里养老——王忠孝早就查过地图了,发现那一块儿将来会变成清华大学的一部分,这可是海淀区的黄金地段!

  王辅臣那个“反复无常爹”还说了,等他什么时候寿终正寝了,北京城内的宅子就传给王忠孝,海淀的庄子则由王吉贞继承。

  所以豆芽菜胡同的四合院,现在就是王忠孝的产业了……对,现在就是了!反正王辅臣也不会住北京内城。这老家伙有八房姨太太,一个三进的四合院可住不下。

  正想着老爹那点房产的大孝子王忠孝不知不觉间,已经跟着在前头领路的于师爷拐进了又长又细的豆芽菜胡同。这个豆芽菜胡同位于北京内城的正白旗地盘的边缘,距离高大巍峨的北京内城的东城墙很近。整个胡同非常的长,北起何家口,南抵朝阳门内大街,胡同又分为北豆芽菜胡同、中豆芽菜胡同和豆芽菜胡同三部分……好多豆芽菜啊!

  而王忠孝的宅子就位于豆芽菜胡同,距离朝阳门内大街也不大远,以后王忠孝要是得了小麻子皇帝的信任,当了“大终臣”,从豆芽菜胡同的四合院去紫禁城上班路也不远,步行四五里就到了,真是挺方便的!

  正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出门步行去紫禁城上班,顺带着帮小皇帝捉一个满洲第一巴图鲁刷点功劳值的时候,耳边突然有人大喊:“这不是王大头吗?王大头,你可回来了。半个月前我就听李管家说你要回来了,今儿总算是见着了……王大头,你怎么不理我?我是小包子!”

  王忠孝还在琢磨谁是王大头的时候,在前面带路的于师爷已经“吁吁吁”地勒住胯下一匹矮脚走马了,然后回头对王忠孝道:“二公子,小包子叫您呢!”

  啊,我是王大头?王忠孝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的,“王大头”是他小时候在豆芽菜胡同一带当小霸王时候的绰号。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长得挺大只的,脑袋当然也大,看着特别聪明,所以小伙伴们都叫他王大头。

  还别说,这个“大头”的绰号和“世凯”的字号还是挺搭的。

  想到这里,王忠孝也轻轻一拉缰绳,停住了赤兔驹,然后翻身一跃,就从马背上落到地面上了。他刚一站稳,一个眉清目秀,矮了他大概一个“大头”的小伙子就扑到他怀里了!

  这下可把王忠孝整不会了,他这辈子是个的“大帅锅”,投怀送抱的女子倒是遇见不少,可是这男子怎么也……这长得帅难道也有错!

  他这正为自己的玉树临风感到困扰的时候,他怀里自称“小包子”的大男孩已经把推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道:“大头,你这几年都吃什么了?怎么长那么大个?抱见礼都变成抱腰礼了,这平白无故矮一辈了,以后我再不抱你了!”

  啊,原来是抱见礼。

  王忠孝这时候已经想起来了,这个小子不是看上自己了,而是在行一种盛行于旗人之中的“抱见接面大礼”……有点西洋“贴面礼”、“亲嘴礼”的意思,而“抱腰礼”也是“抱见礼”的一种,只不过是晚辈打个千儿,然后再抱长辈的腰。

  不过王忠孝已经在云南那边混了五六年,那边儿男男之间不兴搂搂抱抱的,所以他都快忘记这些旗人礼了。

  这时候他也想起眼前这个“小包子”是谁了?这小包子姓张,名叫张小包,和王忠孝一样,都是正白旗包衣汉军,也住在豆芽菜胡同里。和王忠孝都是“从小玩到小”的胡同孩子。在王忠孝有点模糊的记忆中,他那时候经常带着豆芽菜胡同里面一群小包衣去和隔壁几条胡同里面的小旗人打架,每战必胜,成了远近闻名的小霸王!

  后来惹祸太多,王辅臣才让于师爷把他带去云南军前教导……不过好像也没教好!打架的毛病没改,又染上调戏良家少女的恶习了。

  想到这里,王忠孝终于笑着打量了这个在豆芽菜胡同口巧遇的儿时玩伴一番,的确是个挺清秀的大男孩,要是女的,送进宫里头没准能混个贵妃。另外这小子穿得也挺体面,浑身上下都是上好的绫罗绸缎,头上还戴着一顶做工考究的瓜皮帽,腰带上还系着不少“零碎”,还插了把折扇,身后还跟着两个家奴,一个给他提着鸟笼,一个给他夹着个绣花蓝布书包。看样子这小包子不是放学归来,就是逃学归来……不错,有点八旗子弟的上进模样了!

  “啊,你真是小包子,”王忠孝时候半开玩笑对那大男孩说,“你怎么还那么小?是不是你阿玛不舍得给你吃好的?”

  “什么?我阿玛不舍得给我吃?”张小包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大头,你忘了我阿玛是干什么的?”

  “你阿玛是……”

  听王忠孝这么一问,这个张小包一脸的得瑟,“我阿玛张忠清现在是御膳房副庖长兼点心局主事……小爷我吃点喝点还用花钱?”

  “御膳房副庖长?点心局主事?你阿玛升官了?还是肥缺,那可恭喜了!”

  王忠孝这下记起来了,这个张小包的阿玛张忠清原本是关外汉民,从小就被满洲兵捉去当了包衣阿哈,不过他可没有范文程的能耐,更没有能拿得出手伺候多铎的老婆。所以就一直在底层挣扎,出兵打仗的时候不是推盾车就是当伙夫,一直熬到大清定鼎中原都没捞到一官半职,倒是因为经常当伙夫,跟着一个被从明军那里捉来的厨子把做包子的手艺整明白了,连多尔衮吃了都说好——包得实在,扛饿,一个顶俩!

  所以后来大清朝廷迁到北京,成立御膳房的时候,多尔衮就把他派进去包包子给布大妈吃了……没想到这个张忠清打天下的没出头,后来包包子却包得出人头地了。

  御膳房副庖长……可是个正五品的官儿,而且还是点心局的局座!

  这地位,这油水,就给个知府都不换啊!

  张小包听见王忠孝恭喜自己,就笑着对王忠孝说:“大头,这几年咱们内务府正白旗的人都混得不错,不仅我阿玛升了,郭金宝那祸害的爹也升了,现在都正七品的鸟枪长了。不过运气最好的还是那时候一直跟在咱们屁股后当跟屁虫的小曹子,他额娘可厉害了!当了小皇帝的奶妈,他阿玛跟着沾光,放了江宁织造!对了,我听我姐说过的,这小曹子的额娘和你阿玛关系不错,都在阿济格府里当过包衣……这路子要走得通,你阿玛还怕升不了提督?”

  什么?王辅臣和康熙的奶妈关系不错?王孝忠都给惊讶到了,还有那个……那个打小就跟他屁股后面玩的小曹子居然是曹寅?

  不对啊,王辅臣那个不学好的老东西和康熙不会是一奶同胞吧?这现成的路子,他怎么就不知道走一走呢?真是不知道上进啊!不行,我一定得和曹雪芹他爷爷拉一拉关系!

  想到这里,王忠孝就对张小包道:“小包子,明儿晚上我做东,你和金宝还有曹寅都得来……上哪儿合适?”

  张小包哈哈大笑道:“上哪儿合适?当然是御膳房了!”

  “什么御膳房?”王忠孝愣了下。

  “大头,敢不敢去?”

  “怎么不敢?”王忠孝一瞪眼,“就是龙潭虎穴,我也敢闯上一闯!”

  “好!”

  第十九章 回家看看

  在和张小包约了个碰头的时间之后,王忠孝就跟着于师爷,带着他的一大队人马,直奔自己在豆芽菜胡同的四合院而去了。

  这可是占地一亩的,位于北京东二环内的四合院!虽然这宅子和王忠孝在曲靖总兵衙门里面的住所没法比,后者不仅更大更宽敞,而且还是新盖的,装修和里面的家伙什都是新的。而王忠孝在北京豆芽菜胡同的宅子就是个普普通通、破破旧旧的四合院,和同一条胡同上的点心张家、火药郭家翻新过的宅子根本没法比,更别说织造曹家的宅子了。差不多是整条豆芽菜胡同里最破旧的宅子……这条豆芽菜胡同上住得都是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人,不差钱!

  不过王忠孝也不在乎宅子破旧,他就稀罕这个地段,实际上他还想着将来再往西边挪个几里地呢!

  当王忠孝再一次从马背上翻下来,正笑呵呵看着自己的“大院”时候。于师爷已经笑呵呵上去拍了拍大门,院子的大门忽地就打开了,门里面出来一个满脸春风,青衣小帽的矮胖中年,见着于师爷就问:“这位爷,您找谁?”

  “李二爷,是我啊,于得水!”于师爷显然认得那人,满脸堆笑着就来了个作揖拱手。

  那胖子愣了一下,也认出是于师爷了,连忙打还了个作揖礼,然后才一脸激动地道:“于师爷,真是您啊!二公子他们到了没?”

  “到了,到了,都到了……李二爷,您看看,这不都来了吗?”说着话,于师爷就指了指身后。

  胖子瞧了眼,就看见人高马大的王忠孝了,然后二话不说就从门里头冲了出来,到了王二公子跟前。

  这胖子虽然是一身下人打扮,但是看见王忠孝却不打千请安,而是上来搂搂抱抱,还用长辈的口吻说:“忠孝啊,你总算是是回来了!可想死叔叔我了,这些年你在云南那边还好吗?吃了不少苦吧?哎哟,都长那么高了!”

  这胖子原来是王辅臣的亲弟弟,名叫李辅汉……好名字!辅弼汉室嘛。可惜他光有好名字,却没好能耐,所以辅弼不了汉室,就只能沾哥哥王辅臣的光,当了王辅臣的大管家,替王辅臣管着北京的一摊家业。

  李辅汉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为人还是不错的,当年王辅臣跟着洪承畴出征的时候,王忠孝还是个小娃娃,而他亲娘又因为产后风早早的死了,所以王忠孝就被托付给了李辅汉夫妇俩。这俩夫妻后来可没少为王忠孝这个小魔头操心,最后实在教不好了,才写信给王辅臣,让王辅臣派了于师爷来北京,把王忠孝带去了云南由王辅臣亲自教。但是这两夫妇还是担心王忠孝一个人到了云南没有伙伴,于是就让自己的儿子李吉祥,也就是小李子跟着一块儿去了。

  王忠孝虽然换了魂,但还是记得这个叔叔对自好,于是就和他行了抱见礼后,才笑着回答道:“好,我好着呢!叔,你看这杆长枪,都到一丈六了!”

  “真的吗?我看看。”

  王忠孝马上就把自己背着的长枪取下展示给叔叔看。

  真的一丈六的长枪啊,折算成米那就是五米一都出头了!这么长的枪由步兵来使用都很难,何况还要在马背上耍?所以王辅臣、王忠孝父子练得“杨家枪”都得从丈二枪开始练习,一点点往上加,到丈六封顶。

  而能使丈六长枪的骑士如果练得是“杨家枪”,那必是高手了!

  王忠孝不到十八岁,就已经能使用一丈六尺的长枪,可见他习武的天份有多高了。不过王忠孝换了魂以后,却也懂事儿多了,在给叔叔展示了长枪之后,马上又把堂弟李吉祥叫了过来,然后当着叔叔的面夸奖道:“叔,吉祥这两年也精进了不少,您看他使的长枪也到一丈四了!”

  “是吗?”李辅汉扭头看着亲儿子,满脸都是喜悦。他刚才和王忠孝说话的时候,就分了点心,从跟着王忠孝的几人中找着了自己的亲儿子——亲儿子虽然矮矮胖胖的,但虎头虎脑的,看着就喜欢。

  “爹,孩儿给您叩头了!”李吉祥已经留着眼泪扑上来叩头了,“爹,我娘呢?我娘还好吗?”

  “好,好,当然好了,”李辅汉看着儿子也有点泪汪汪了,一边扶他起来,一边说,“你娘和你妹子都好,她们都在家里呢……哎哟,怎么还在门外站着?瞧我这糊涂劲儿,快快快,快进屋,快进屋。孩子他妈,春妮……忠孝和吉祥他们到了!”

  说完这话,就一手拉一个,把王忠孝和李吉祥拖进了大门。至于跟着王忠孝一块儿来的王忠贤、王忠义、王安、王全他们,都是王辅臣在云南时帮儿子张罗的手下,全是王辅臣亲兵家丁的子弟,李辅汉并不认识他们,就没和他们一一招呼。

  王忠孝跟着李辅汉进了大门,大门里头是这座二进四合院的前院,前院的南边是一排倒座房,就是靠南一堵墙,门窗朝北开的房间,因为采光不好,所以一般都给仆佣居住或用来待客,四合院的厕所也会摆在这排倒座房中。不过现在这排倒座房都空着,李辅汉夫妻二人和他们的闺女春妮都住在西厢房里面。

  倒座房的对面是一道看着有点破旧的垂花门和用来区隔前院和庭院的游廊。垂花门已经打开了,门里面站着两个穿着旗装的女子,其中一个是中年妇人,和李辅汉一样,都是胖乎乎的,不过五官非常端正,皮肤也挺白的,如果能减减肥应该是个美人儿。而另一个女子则是个十五六岁的小丫头,白白净净的,脸蛋圆圆的,有点婴儿肥,还挺讨人喜欢的,正眨巴着一双大眼睛盯着王忠孝在看呢!

  王忠孝已经认出这中年妇人就是自己的婶婶李张氏,那小丫头当然就是自己的亲堂妹李春妮了……亲堂妹可不能下嘴儿!

  想到这里,王忠孝就大步上前,给自己的婶婶又行了作揖礼,开口道:“侄儿忠孝,见过婶婶。”

  李张氏则还了个“蹲儿安”。因为王辅臣认了后爹,所以她这个婶婶没名没份,不能在王忠孝跟前充长辈。还礼之后,他又对自己的闺女道:“春妮,这是你堂哥忠孝。”

  “春妮给您请安了。”小丫头也学她娘的样子,给王忠孝行了个蹲安礼。

  王忠孝则抱了抱拳,笑着道:“真没想到,春妮都是个大姑娘了……叔,婶,春妮可许配了人家?”

  “还没呢,”李辅汉笑道,“上门提亲的不少,织造曹家、御膳房张家、火药郭家都托人来说了,小妮子都快挑花眼了。”

  听了李胖子的话,王忠孝很有点吃惊,他这堂妹虽然长得还行,但也就那样了,比吴小菟可差太多了,怎么就那么吃香?难道是因为有北京户口?可是昆明户口的吴小菟她爷爷是平西王吴三桂啊!

  不过王忠孝就想想,没有多问……也许并没有那么香,只是人家就是自我感觉特别好呢?

  而和他一块儿来的李吉祥却是个嘴上没把门的,张口就问:“爹,我妹子怎么那么香?她长得也没多漂亮,而且咱家连个包衣人都不是,应该也没多少嫁妆可陪吧?”

  李张氏和李春妮听了这话,都有点不大高兴,嘴巴都嘟起来了。不过李辅汉却笑着和儿子解释道:“吉祥,正因为咱家不在旗,所以春妮才吃香。咱家要在旗,春妮就该选秀去了。斜对门御膳房张家的小玉姑姑十五岁就选秀入宫,眼看着都八年九年了……等放归了都二十五了!都老了!就算老了,也不一定能轮到包衣人家的子弟,包衣人的闺女可以上嫁,还可以给八旗贵胄当妾。而旗人家的闺女却不会下嫁包衣人,外城的汉民家的闺女好好的也不会嫁给包衣人。家世不好,品貌不端的,包衣人又瞧不上。你说,咱家的春妮能不香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