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192章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4702 2024-03-23 01:32

  “说是我们许久没有上朝了,这么怠慢下去朝中的文臣也看不下去了。”

  “你想回去上朝?”

  好不容易这段时间有充足的睡眠,自然也不想回到那种早上强行起床,还要上朝的日子。

  站着睡觉的感觉很不好受。

  张阳盘腿坐着道,“不去上朝也是为了社稷。”

  李孝恭叹道,“呵呵呵,把不去上早朝说成了是为了社稷,你小子比老夫还要不要脸。”

  “一个奋发图强的人才是威胁。”

  朝野都知道礼部是六部中最不着调,也是最为被人看不惯,人人得而诛之,这样的一个府衙才会让人觉得没有威胁。

  皱眉看着张阳,李孝恭瞧着他,“你小子变了。”

  张阳笑道,“此话怎讲?”

  “这也是张公瑾那个家伙教你的?”

  “非也非也,因为我小时候有个朋友。”

  张阳惆怅道,“我小时候的这位朋友是一个读书很厉害的人,可我呢又是一个读不好书的,两家孩子一起比较挨打的一直是我。”

  “嗯。”李孝恭稍稍点头,示意接着说下去。

  “我那时候心想呀,受委屈的人不能一直是我,而我的小朋友他是一个十足的书呆子,我带着他领略了一番世间的美好,这世上有很多好玩的东西,用尽方式方法,让他沉迷其中。”

  “而我陪着他玩,看着他一天天堕落,暗地里我奋发图强努力用功读书,终于我的成绩超过了他。”

  李孝恭倒吸一口凉气,“好毒的计谋,你那时候几岁?”

  张阳回想着,“大概十岁的年纪。”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城府,老夫佩服。”

  “当然那也只是权宜之计,他被父母教训之后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再次成为了那个所有人都看好的孩子,而且考入了一个很好的学校,有了一个很好的前途,说来感慨。”

  张阳抿了一口酒水。

  听完这样一番话,俩人推心置腹聊了很久。

  李孝恭不解道,“你说的名校是很好的书院?老夫走遍中原也没见过。”

  “都已经成为了往昔,只在我的记忆中了。”

  “也对,那几年中原大战,毁了太多。”

  又和李孝恭聊起了关于高昌的事情。

  张阳介绍着那边种种好处,“棉花是一种很好的作物,它是御寒的好东西,如果有了它,以后我们大军北上就可以不用怕酷寒了。”

  “高昌有这等东西?”

  一直站在一旁的李崇义回话道,“父亲,孩儿在古籍中有看过对高昌一些阐述,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虽,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想必张侍郎说的就是此物。”

  张阳诧异地看了看李崇义,没想到他读过不少书吗?

  “有学识是好事,崇义公子以后可要小心点带着你玩的朋友。”张阳拱手道。

  李崇义咧嘴笑了笑,“张侍郎的故事,在下一定铭记于心。”

  张阳清了清嗓子,“这不是故事,这是我的经历。”

  李崇义点头道,“在下定用功读书,绝不荒废。”

  对自己的儿子,李孝恭还是很满意的,“老夫这儿子要是能有你半分机灵,便也放心了。”

  李崇义连忙拱手道,“父亲,孩儿会跟张侍郎好好学的。”

  李孝恭坐到张阳的身边,“你说的这个棉花?高昌有多少?”

  “不只是高昌,西突厥应该也有。”

  “那这东西能和奶粉一样挣钱?”

  “奶粉只是钳制突厥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必需品,但棉花可以成为一种必需品,如今人们衣着用丝,麻,裘作为衣料,如果有了棉花那衣服便会更加的保暖,甚至还可以作出更好的衣料。”

  李孝恭低语着,“早就听陛下和朝臣议论过高昌这个地方,还真是一块宝地。”

  “如今高昌往派了他的儿子麴智盛来长安,下官打算和他聊聊。”

  “要不找高昌买些棉花?”

  张阳笑道,“就怕高昌知道了棉花的价值挟棉花自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目的不是一件好事。”

  “你说得在理。”

  “不如先请河间郡王派人去一趟高昌探明情况,以购买西域珠宝为由,顺便看看棉花的情况,再去买一些棉花种子和少量的棉花,再给我在渭南安排一块地,试种棉花。”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防止高昌挟棉自重,当中原也种了棉花之后,他们自然也会放下价格。”

  “老夫明白了。”

  “此事宜早不宜迟,现在正是播种棉花的季节,过了十月就来不及了。”

  李孝恭给李崇义一个眼神。

  李崇义连忙拱手道,“孩儿这就去办事。”

  又和李孝恭说了一些对高昌使者的安排,张阳跟着他来到军中打造军械的地方。

  大唐的锻铁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且还会在后世沿用很久。

  现在锻造兵器的时候主要用得还是灌钢法,这也是劳动人的智慧结晶

  之前在铁匠铺打工的时候,张阳就试过用熔化的生铁来浸透熟铁,那时候的试验很成功,家里的菜刀就是这么做出来的,在后世的《天工开物》中有记载这种做法叫作生铁淋口。

  这种方式简单也高效。

  又在这里呆了一会儿,张阳便回家了。

  用纸给李玥做了一个小风车和纸飞机,她就可以玩得不亦乐乎。

  尤其是风车转起来的时候,她目不转睛地看着。

  张阳翻看着账本,不想对李世民这个皇帝付出百分百的信任。

  瞧着张阳眉头紧锁看账本的模样,李玥手里拿着风车,把双手搭在他结实的肩膀上低声问道,“夫君在想什么?”

  “我在想买下整个高昌需要多少银钱。”

  “买下高昌?”李玥吃惊道,“那可是一个国!”

  “我知道。”

  现在家里也不缺钱了,好歹也算是长安城一个富户,也有了自己的村子,吃穿是不愁了。

  “夫君之前还打算要拿下整个骊山,现在还要买下一个西域的国?”

  张阳收起账册,“如果你父皇真有眼光的话,高昌是一个朝中势在必得的地方,如果我比你父皇早一步拿下高昌,等你父皇再想要的时候,我就有了足够的本钱和你父皇谈买下骊山的事情了。”

  “就算是花几千几十万贯的银钱想买下骊山,你父皇也不见得会答应,可要是用一个高昌来交换,你父皇为了施行自己的宏图大略,说不定真的会答应。”

  李玥观察着夫君的神情,似乎也不像是在说笑,她低声嘀咕着,“买下高昌要多少银钱呐。”

  “先从积累我们的财富开始吧。”张阳笑道。

  突厥的使者不日就会到长安城。

  李孝恭的动作很快,已经派人去了高昌。

  这些也都是听着许敬宗汇报的。

  张阳带着李玥再次来到村子,孙思邈招收了七个大夫,其中三个来自太医署。

  挖李世民的墙角风险很大。

  鬼知道这个皇帝急眼了会做出什么事情。

  要是把整个太医署掏空了,李世民会不会先急眼还不好说,卢照邻肯定会疯的。

  将医馆交给孙思邈打理,张阳不打算过多插手。

  带着张公瑾和孙思邈打着太极拳,张阳听到身后的话语。

  “军中又派来人来问金疮药的事情了,都被贫道回绝了,那毕竟是你做出来的东西,贫道不好做主。”

  张阳一边打着太极拳,“朝中想出什么价钱?说了要多少吗?”

  孙思邈跟着迈腿,缓缓作出太极推手的动作,“都没说。”

  “那就不给军中答复。”

  张公瑾也讲道,“前两天朝中派人来问过社办官学的事情,有老夫在村子里教书,朝中自然不必过多追问,可那日朝中派来的人不仅仅是看了办理私塾官学的事情。”

  “他们还看了什么?”

  “能看的都看到了。”张公瑾低声说道。

  “有劳老师照顾村子。”

  “你是老夫的弟子,老夫自然会帮你做事,都是应该的,上官仪是一个很好的苗子,你的眼光很独道,老夫觉得栽培上官仪,他日必定会有不小的成就。”

  对骊山封地的查问很快就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桌案上放着的都是对骊山封地的记述。

  李世民一份份打开来看着,“这个叫作水轮车的东西也是玥儿做出来的?”

  李君羡回话道,“据村子里的人所交代,都是汝南公主让村子里的村民打造。”

  李世民脸上带着笑意,“朕的这个女儿还能造出如此利国利民之物?”

  “回陛下,村子里的人都说汝南公主心思巧妙,这个水轮车都是公主殿下一手要求村子里的人所造,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叫做代耕架的东西,因为村子里没有牛来耕地,便造出来这个东西。”

  李世民越看越惊喜,以前怎么没觉得朕的这个女儿还有如此本领,真是便宜那小子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礼部不一样了

  给了他权力,他又不好好用,这小子无心朝政却是在封地的建设上非常地上心。

  “如今他每天都去封地吗?”李世民颔首问道。

  “倒也不是每日都会去,隔两三日就会过去看看,倒是魏王殿下每日都会去做苦力,听魏王府的护卫说这是为了减肥。”

  李泰确实很胖,甚至连太医署的卢照邻都说过这么胖下去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殿外的太监小步走来,“许国公来了。”

  闻言,李君羡躬身道,“末将告退。”

  李世民面带难色,“把许国公请进来。”

  高士廉走到殿内,看到李世民行礼道,“陛下,臣年事已高,时常忘事也会时常昏睡,吏部之事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世民连忙扶着高士廉坐下,“朕每每想到当初太原起兵,舅父能够不留余力相助,朕如今还铭记在心,不敢忘当年。”

  高士廉低着头拱手道,“陛下如今正值壮年,朝中才俊众多,臣只盼陛下与皇后安康,天下安宁。”

  握着高士廉的手,李世民笑得像是当年少年时,“朕深知舅父为社稷为天下所付出的心力。”

  这话说完李世民又对一旁的太监讲道,“拿酒。”

  李世民亲自给高士廉倒上一杯酒水,“舅父在吏部数载,但凡舅父所任官吏,皆能施展才华,能有如此识人之明,才有如今之朝堂。朕敬舅父。”

  说完李世民将酒樽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李世民的一声声舅父,将感情谈得很重。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父,李世民同样叫一声舅父也是应当,放下作为一个皇帝的架子,与高士廉促膝长谈。

  皇城旁的魏王府,李泰焦急地等待消息。

  好一会儿之后,府中下人这才回来。

  “有消息了吗?”李泰着急问道。

  “回魏王殿下,陛下和许国公正在甘露殿长谈,想必不用太久就会有消息。”

  “好,本王等着消息。”李泰在自己的府邸中坐下。

  甘露殿内,李世民继续对高士廉说着,“舅父就觉得杨师道此人如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