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他接任总理这个位置时,唯一可做的一件事就是投降!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兰西是在他的指挥下陷入败局的么?当然不是!是那些雷诺,甘末林,戴高乐这些无能之流葬送了法兰西;也不知道那位戴高乐先生怎么还有脸跑到国外去煽动法兰西人民去死的。
而贝当元帅保住了巴黎免遭战火的荼毒、保住了置身大战核心区域的法国没有变成满目疮痍;保住了本该应征入伍的一代法国青年得以幸免殒命疆场……然而这一切,贝当元帅换来的却是83岁高龄还必须得背负的万世骂名!
有句话叫做‘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而是你的对手’,在我看来贝当元帅在履行着一个老绅士该有的责任,同时背负着法国都不能承载之重!他是当之无愧的法国英雄!同时还是一位极富责任感、令人尊敬的绅士!”
他这番慷慨激昂的精彩辩护,让全场掌声不断,连贝当元帅都不自觉的挺直了腰杆。
第二百九十一章 巴黎阅兵(1)
如果在后世上个网搜索一下“巴黎景点”,那你能看到近200个著名景点,在如此繁多的景点中最著名的四个建筑就是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巴黎凯旋门(圣母院跟凯旋门并不是巴黎独有,不仅是欧洲各处,连华夏境内都有凯旋门跟圣母院)。
其中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筑师让・夏格伦的设计开始动土兴建,但后来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凯旋门终于在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欧洲有一百多座凯旋门,但是巴黎凯旋门是最大的一座,坐落在巴黎市中心,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因此被称为“星形广场”。
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门高366米,宽146米。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
从凯旋门的设计上就能看出来,这里,代表着法兰西的荣耀,而德国国防军选择在这里作为阅兵的主席台,那就更是意味深长了,甚至是充满讽刺意味。
雅尼克已经否决掉了在巴黎贡比涅森林列车车厢里签署停战协议的请求,如果连这阅兵仪式都否决掉那那些军方高层恐怕真得找个拐角蹲下来画圈圈了。
他也就决定满足那些军队高层小小的虚荣心。
此时准备接受检阅的德军士兵正聚集在一公里外的广场,街道两旁以及大楼阳台上早已聚满了观看热闹的法国民众。只是这些民众带给德军士兵的并不是压力,反而是自豪感。而且像雅尼克亲眼见证的一样,对德军士兵抱有敌视的只是极少数而已,这些准备出发的禁卫军的身上不知道聚集了多少年轻男女羡慕的眼神。小青年注意到的是禁卫军身上那帅气的制服,而小姑娘的注意力当然不会只停留在制服上了。
最前面的三个方阵是禁卫军方阵,后面五个方阵是国防军防方阵,后面还有装甲车,坦克之类的。
一辆辆的坦克,已经被洗刷干净,整齐地排列着在阳光下相当的耀眼。
禁卫军副指挥莱因哈德唰的抽出随身携带的佩剑,指向了空中。“我们的父亲、叔叔、伯父,甚至哥哥,在二十年前曾经离胜利只差一步之遥!可惜他们最终功败垂成。而今天,在殿下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终于完成了当年先辈们未完成的夙愿。此刻,我们要用这一场阅兵来祭奠那些逝去的英雄们,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让他们看看他们为之献身的德意志再次崛起了!!胜利将永远属于我们!”
“伟大的德意志万岁!!”
震天的欢呼声响彻在巴黎上空。
聚集在周围的年长一些的法国人面色复杂的看着这群士气高涨的德国士兵。二十年的时间让巴黎人几乎已经忘却了德国那钢铁般的军队,但是今天重新出现在巴黎民众面前的军队,让无数参加过一战的法国老兵想起了当年自己面对的可怕对手。
这种士气加上先进的武器装备,就等于是天下无敌了,谁能打败他们?英法联手都打不过德国的情况下维希政府的反攻似乎是指望不上了,更别说跑到英国的那什么戴高乐了。看来他们这些这些平头百姓今后只能乖乖的当德国人了?
已经有不少人打定主意在阅兵结束后去书店买本德语词典,毕竟要在人家的统治下生活,多学点他们的语言总不会是坏事吧。
“阅兵开始!禁卫军,前进!!”
莱因哈德耍了个剑花,剑锋指向前方,大声下令道。
莱因哈德本来就是个大帅哥,配上帅气的制服,再加上如此帅气的动作,瞬间就在围观的年轻男女之间引起了一阵骚动。而他却目不斜视的站在车上,领着队伍走向香榭丽舍大街,远远地,已经可以看到凯旋门。
香榭丽舍大道是巴黎最著名的大街,它横贯首都巴黎的东西主干道,全长1800米,最宽处约120米,为双向八车道,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
在后世去巴黎旅游,这里是必来之地。世界一流品牌、服装店、香水店都集中在这里,火树银花、雍容华贵是世界上美丽的大街。
现在,这条大街,正在德意志的铁蹄下颤抖!
此时阅兵主席台上,雅尼克正和坐在旁边的贝当元帅聊天。“元帅阁下,不知道您看没看今天巴黎的报纸,有不少是同情你的文章。其中两三家还是我们没来得及整编的报社。看来我昨天那番话起了不少作用呢?”
“不过我昨天也说了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朋友,而是你的对手。那些话不过是说给外人的场面话而已。你也许真的是热爱你的祖国,不过在你眼里正被宫合派侵蚀、走向左倾的祖国;背叛这样的祖国对他来说是没有多少心理顾忌的。不是吗?”
也就是说,贝当卖国,在他眼里是修补左派对国家的损失,是在挽救这个因为“无可救药的个人主义而颓废堕落”的国家,当时在当驻西班牙大使的贝当跟佛朗哥说得很清楚“他们是要我回去收拾残局的”――这其中未必是为了个人权力,反倒可以说是军官团对宫合国一吐恶气。
贝当愣了半天,终于无奈的苦笑道。“我之前听说殿下是如何英明神武,以为是那些人的奉承而已。啧,要是法国的执政者有殿下一半,哪怕有三分之一的英明,也不至于沦落至此啊。”
雅尼克微微一笑。“元帅阁下是选择留名青史还是遗臭万年?”
这时候,远处传来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仿佛连大地都产生了震动。
第二百九十二章 巴黎阅兵(2)
硬底军靴踩踏地面时发出的声响如战鼓一般,不断的敲击着人们地心魄,那整齐的脚步声如同一个整齐一般,上千人似乎凝汇成为一人,让人都能感觉到大地的颤抖。配上德军士兵那刚毅冷漠的面孔,让人感觉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群已经没有了自己思想的战争机器。
整齐划一的皮靴,踩踏着广场的地面,就仿佛踩踏到了落后腐朽的法兰西的心脏上一样。
正步,是一种队伍行进的步法,主要是军人在阅兵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行进中采用。同时也是一支军队实力的展示,是提振军威士气的重要手段,它的历史几乎和军队一样长。
18世纪90年代,正值军事天才拿破仑执政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彼时法国的军事实力如日中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按照惯例,胜仗之后必然要进行举国大庆,显耀辉煌,而阅兵仪式自然少不了。据说,在阅兵仪式上,法军的骑兵方队和炮兵方队在高头大马与钢铁炮车的映衬下显得威风凛凛,煞气腾腾,加之观众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呐喊声,令一代天骄――拿破仑皇帝的豪气油然而生,兴奋不已。
骑兵方队和炮兵方队通过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步兵方阵。然而,由于几百名徒步士兵是迈着齐步通过检阅台的,相比骑兵与炮兵而言就显得软绵绵,无精打采似地。
正处于兴奋状态之中的拿破仑看到步兵方队的表演之后,立即面露不悦之色,对参阅步兵有形无神,毫无气势的表现非常气愤。阅兵式结束之后,拿破仑在寓所内召集属下的将军开会,一番严厉训斥之后,限期令其想方设法要使步兵在来年阅兵的时候威武雄壮起来。
这的确是个难题,怎么办呢?那些将军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但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是他们突然发现:有一种动物走起来趾高气扬,显得非常气派,这就是“曲项向天歌”的鹅。
因为鹅走路时昂首挺胸,且膝盖不弯曲,故此给人一种精神非常振奋的感觉。这些能征善战的法国将军们从中得到启发,于是在队列中就严格要求士兵们伸腿前行时绝不能“迈”出去,而是要膝盖不弯曲的“踢”出去,并尽量抬高腿再狠狠地全脚掌砸向地面,同时手臂大幅度用力摆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地刻苦练习之后。步兵方队的精神面貌果然焕然一新,威风八面。这令将军们高兴不已,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交差”了。?
又是一年阅兵时。骑兵方队和炮兵方队虽说依然英武,但形式老旧,缺乏新意:而步兵方队踢着步调一致,铿锵有力的新式步伐通过检阅台时,拿破仑眼前一亮,为这种崭新的步伐所感染,振奋不已,连连称赞,满意之情溢于言表。当他高兴地问这是一种什么步伐时,将军们灵机一动,齐声说是“鹅步”,英文为goose ste。此后“鹅步”就成了步兵队列的标准叫法,阅兵踢“鹅步”逐渐演变为“正步”。随着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所向披靡,“正步”这个概念也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
可笑的是,当拿破仑终因战败被流放后,法军的正步也作为拿破仑的“余毒”而一并被取消。但是正步却在欧洲的其他很多国家被发扬光大了,尤其是当时法国最大的敌人普鲁士,更是将其作为自己士兵队列训练的重点。
不过早期的正步,手臂是不摆动的。正步行进时,双臂要紧贴裤缝,僵硬地把步伐踢高。如此一来,也许是有些另类美感,但是步行最优美而自然的摆手动作,就被牺牲了。
好在德国人发现了不摆手的不科学,大概到了一次大战期间,德军正步确定为手臂曲肘摆动,这显然较适合人体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