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不久,基于德国x-4空空导弹的概念基础,美国和苏联都发展起了自己的空空导弹,并且在制导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方式。
冷战时期,最著名的红外制导导弹当属美军的ai9b“响尾蛇”和苏联的k13“环礁”空空导弹,这两种导弹均采用了非致冷硫化铅红外探测器,同时使用了超小型的电子管信号放大器,所以能尾随敌军战斗机进行跟踪攻击。不过,这相对后世的先进空空导弹都略显笨拙,攻击距离最大也仅为3公里左右,即便是同时期的美军雷达半主动制导的“麻雀1”空空导弹的性能也不过如此。
到了60年代,是空空导弹发展最快的时期,世界各军事强国均有了更新换代的新式空空导弹。比如法国的马特拉r530,苏联的r-60t和美国的ai-9d响尾蛇空空导弹,都是第一代红外制导的改进型第二代空空导弹。
第二代采用了晶体管电路信号以及近炸引信等处理技术,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打击距离上都有了空前的提高。而此时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发展到了第二代,比如美军的麻雀3a空空导弹相比较第一代麻雀1而言,增加了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技术等。
在这个时期,世界各国的空战武器设计师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未来空战中的导弹必将会替代航炮武器,同时战斗机空战模式也将简单化。当时的美国战斗机设计师们尤其看重这一点,比如后来美军研制的f105雷公和f4鬼怪等战斗机,初期均没有安装近战航炮武器。
正是因为美国空军对空空导弹的过分迷信,导致后来的越战中出尽了洋相。很多参加过越南战争的美军飞行员都经历过这样的状况:战斗机在空战中发射红外制导格斗导弹后,空空导弹竟然无视敌机却朝着太阳“飞奔而去”。
这是因为当时的战斗机都还不具备锁定特定红外源的技术。通俗讲,就是此时的空空导弹只会追寻明显的红外源,比如晴天的太阳,它发射的明显红外源会吸引空空导弹径直飞去。这看起来挺搞笑,但对于空战中的美军飞行员而言,是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的。
有人会说了,那不是还有“麻雀”雷达制导的导弹吗?当时的美军飞行员听到这个名字会爆粗口,麻雀空空导弹发射步骤太过繁琐,往往会错失战机,而且命中率极低。据统计,美国空军在越战期间共发射了589枚导弹,而命中率仅有可怜的10,也就是说有将近530枚落空,而按照美国记载:越战期间美军却被击落了2600余架战斗机。
以此就可以看出,美国空军在越战中遭受了多大的损失和侮辱,因为同期越方参战的米格系列战斗机都装有航炮,经常会打的美军战斗机狼狈逃窜。
当时的美国战斗机只装备了短距格斗导弹,红外制导发射经常会逐日,而雷达制导命中率又非常低(没有多目标锁定攻击,只能一枚对一机,而且是半主动雷达制导,需要战斗机飞行员后续控制制导,此时战斗机极易受到攻击),对方战斗机相对静止还好说,如果稍微在空中玩点花样,导弹往往会扑空。
所以在面对空战的时候,美军战斗机往往在短时间内发射多枚导弹,很快就会弹尽粮绝,此时面对带有航炮的战斗机没有丝毫还手之力,只能呼叫支援或尽快逃离战场。
结果就很显然了,美国在越南一下子损失了一票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剩下的飞行员哭着要求给飞机上机炮吊舱。
可是上了机炮吊舱之后情况还是没有特别的好转,因为当时美国人的对手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掠袭战术,鬼怪的性能在面对这种掠袭战术时非常的乏力。但俗话说,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另外要给你开扇窗户,美国人突然发现鬼怪用来进行近空支援非常的好用,炸地面目标(俗称洗地)各种爽。
相应的,美国海军发现a4天鹰的低空空战反而表现比较好。
然后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是攻击机的a4天鹰拿着机炮追着越南人的米格格斗,是战斗机的f4鬼怪却在疯狂洗地。
也正是因为美军空空导弹在越南空战中的不堪表现,所以战后美军着重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马上开始了第三代空空导弹的研制。至此就到了90年代前后,美军研制出“响尾蛇”第三代空空导弹,同时俄罗斯的r73和以色列的怪蛇3等等三代或三代半导弹相继出世。这些新型空空导弹主要是引用了数字处理技术,增强了导弹的攻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这时候的空空导弹才算的上可堪大任。
而现在才39年,离90年代还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算雅尼克的知识能大大推动德国的科技发展速度,这五十年时间折半折那也得等到60年代中后期才能弄出像样的空空导弹。
只是,雅尼克也拿不准米格-15和f-86佩刀中到底要选哪一款作为德国空军未来的主力机型。
至少在他看来,米格-15和f-86都是不错的飞机,起码是一代机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米格15似乎是垂直机动能力更好一些,能看出来德军东线空军给毛子留下的深刻的印象;f86水平机动更好,航程略大一些,能看出来美帝的炸逼属性,战斗机要能跟上轰炸机护航。
因此雅尼克更倾向于f-86佩刀,毕竟德国将来需要一种远程护航战斗机为自己的战略轰炸保驾护航,况且实战表现中,f-86的表现并不比米格15差,这就让人非常动心。
但是德国战斗机飞行员的实战经验更贴近于米格15战斗机的性能表现,大多数德国飞行员更喜欢高空高速俯冲,打完了就跑的这种突击打法,所以使用米格15之后,德国空军的实际作战表现可能会更好也说不定。
思来想去,雅尼克干脆将两款喷气机的图纸都整理出来,交给梅塞施密特;让飞行员们自己选。
第三百二十三章 割让印度
伦敦首相府会议室里,从苏联返回的艾登正向丘吉尔和在场的众人汇报苏联人的要求。
“这些贪婪的毛熊!!”帝国总参谋长威廉埃德蒙艾恩赛德一脸愤愤道。“当时就该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他似乎忘了当年苏联刚成立时他们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就联手围困苏联,企图将星星之火扼杀于摇篮状态。
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列宁就指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互相争夺的战争,并提出“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建议,希望退出这场不义之战。
作为同是协约国一方的英法是绝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的。而在苏维埃掌权前执政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张继续作为协约国一员参加战争,就更加加深了协约国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敌对情绪。
苏维埃政权建立不到三个月,美国驻俄大使弗朗西斯即建议本国进行武装干涉,英国外交大臣寇松也在国会呼吁对俄国采取行动。这样的仇视情绪和俄国国内的反对势力从表面看得到了共鸣。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腾出手来,决定集结兵力联合打击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美国甚至建议先扶植建立一个军事独裁政府。苏俄以原协约国的身份与同盟国德国签订和约,给协约国提供了干涉的理由,协约国正好利用《布列斯特一立陶夫斯克和约》作为苏德勾结的证据公然干涉俄国。
在协约国和国内反对势力的军事实力相结合之初,他们的兵力远在布什尔维克之上,但令协约国没有料到的是布什尔维克强大的组织能力和战斗意志。由于协约国内部的钩心斗角及各路白军的各自为政,最终使苏俄红军各个击破了白军,并将外国干涉军队赶出了俄国国境。
现在这些混蛋翅膀硬了,竟然狮子大开口要印度殖民地?!真是岂有此理!!
丘吉尔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着雪茄,会议室里的空气早已被污染得不成样子,但那些个将军和元帅都并没在意,只是静静的等待着。
如果仅对付一个德国,丘吉尔还能咬着牙坚持,对苏联人的要求嗤之以鼻。可现在德国、意大利、维希法国已经结成了联盟,丘吉尔不得不慎重对待。更要命的是现在意大利和维希法国对英国可谓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尤其是意大利,全军上下战斗意志可谓空前高昂;前两天新上任的那个小丫头女王正式向大英帝国宣战并下达了战争动员令,意大利正加紧扩充军备。
想起这件事丘吉尔就觉得荒诞,意大利全国上下都是猪么?这么明显的栽赃陷害都看不出来?!
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丘吉尔灭掉手里的雪茄,无比严肃道。“我们现在需要时间。这种时候,只有苏联能给我们时间。我们必须要让苏联加入进来!”
原本想拉拢的意大利却成了没有任何商讨余地的死对头,美国那边还没有明确的消息,对如今的英国来说能指望的只剩苏联。如果苏联能够加入进来,在东部挑起战争,那德国人肯定要全力应付东部的威胁,能给英国缓冲的机会。
前文说过对英国来说,印度是相当重要的。
印度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恒河流域土地肥沃,可以说印度即是英国重要的廉价原料产地,也是英国重要的产品倾销地。同时,印度在地理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守着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交通要道,是英国侵略东南亚的前沿阵地。
可现在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为了将来的胜利,所有的殖民地,都可以抛弃;为了保全英国本土,各种利益都可以舍弃!
“如果英国本土被德国拿下来了,那些孤悬海外的殖民地,又有什么用?大英帝国已经没有了!”丘吉尔这句话已经很明显了,他是准备割舍印度,来换取苏联的出兵。
可仅仅凭借一个口头上的出兵承诺,就要将印度殖民地拱手让给苏联,这样的做法,议会根本不会通过!好在现在是战争时期,根据大英帝国紧急法案,必要的时候丘吉尔是可以绕过议会的,不过至少得有战时内阁高级人员支持他才行。
在场的众人当然也知道这个程序,可他们面面相觑,没人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
出于帝国的荣耀,丢掉印度的殖民地,是很难接受的,而且这种决案要是传出去肯定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成卖国贼,就算将来胜利了说不定还要遭到清算。
就在气氛沉重得几乎快要让人窒息的时候会议室的犄角旮旯里响起一个嘶哑的声音。“我支持首相的看法。”此人正是侥幸躲过德军鱼雷袭击,安然回到国内的蒙哥马利。虽然是败军之将,但至少有了跟德军战斗过的经验,而这种经验是相当宝贵的,所以他还是被提拔了一级。
蒙哥马利也知道,对目前的英国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所以他是支持丘吉尔的决定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好预防手段,毕竟苏联人和我们不是一条战壕里面的。要防止苏联人拿了我们的印度,却不和德国人开战,或者只是用边界的小骚扰来糊弄我们。”
蒙哥马利考虑的很周全,英国并不能信任苏联,即便英国同意这个交易,那也需要等到苏联真的向德国大举进攻再说!
要不然苏联人趁着这个机会把印度吞了,之后又翻脸不认账,那英国岂不亏死。